中考客观题解题技巧探析

2017-03-28 13:04崔三篇
试题与研究·中考思想品德 2016年4期
关键词:家务事

崔三篇

一、时事类客观题

例1 (2016年宁夏卷)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的重要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本题属于纯时事选择题,考查对反家庭暴力法的认识。注意材料关键词“家务事”,故排除B、C、D。答案为A。

例2 (2016年陕西卷)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 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 科研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

A. 生理学界 中医

B. 医学界 中医药

C. 生理学界 中医药

D. 医学界 中医

解析:本题属于纯时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掌握。屠呦呦是我国著名药学家,从事青蒿素研究,从中药古籍中获取灵感从而获得诺贝尔奖,因此选B。

例3 (2016年湖南湘西卷)判断: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届时将联合张家口共同举办。( )

解析:本题是纯时事判断题,考查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这一时事。北京联合张家口共同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并取得举办权,因此,观点正确。

时事类客观题包括时事选择题和时事判断题,要求考生对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发生的重大国内国外事件进行判断和选择。这类题在部分省市的中考中占有一定比重,有的省市甚至出现8道时事类选择题;也有些省市是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基础知识。考生解答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相关事件不了解,导致选项张冠李戴。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多留心、多识记时政知识,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情景类客观题

例4 (2016年江蘇镇江卷)有位著名演员,爱耍大牌。有一天拍戏,独独不见那位演员。导演说:“等他!”一个小时后,那位演员终于到了。导演说:“好了,收工!”大家全走了,只留下那位演员。从此,那位演员再也没有迟到。导演让这位演员明白了( )

A. 在生活中待人要宽容友善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相互的

C. 自尊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

D.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属于情景类选择题,选取一段情景故事,考查考生对情景故事的感悟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上述情景中的关键信息在于“耍大牌”“迟到”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通过本故事让学生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不尊重他人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此答案为D。

例5 (2016年重庆A卷)郑兰是电脑公司的白领,最近她在QQ上发了一条“说说”:3个月前,我的电脑丢了,之后有个人不断的请求加我QQ和微信好友,并留言:“找你有事,请加我。”但我认为他是骗子,一直不予理睬。没想到,三个月后,他费尽周折和警察一起把电脑送还给我,并解释之所以没在留言中说捡到电脑,是怕有人冒领。我真为自己曾经的猜测感到羞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他”的行为,体现了内诚于己,外信于人 ②“他”的言行体现了理性使用互联网传播媒介 ③QQ和微信颠覆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和观念 ④郑兰的猜测说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属于情景类选择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题干中“他”的行为体现了诚信的传统美德,做到了内诚于己,外信于人,“没在留言中说捡到电脑,是怕有人冒领”说明他防范意识强,能理性使用互联网传播媒介,①②分析正确;③“颠覆了”的说法过于绝对;④不符合事实,错误。故答案为A。

例6 (2016年四川广安卷)判断并说明理由。

情景:初中生小磊平时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老师教育他,他却顶嘴说:“我又没违法犯罪,干嘛大惊小怪!”

判断( ):

解析:本题属于判断题,要求通过情景判断是非正误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注意情景关键信息。题干中小磊平时小偷小摸,绝不是什么小错误,属于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就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小磊没有认识到预防违法犯罪要防微杜渐,而且和老师“顶嘴”,没有尊重老师,不能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判断:错误。理由:小磊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立即改正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情景类客观题以其富有生活气息,得到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这几年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中,成为中考命题的一道“亮点”。考生答错原因:对于有效信息提取不全,对于似是而非的观点不能及时排除。解答此类问题要读懂材料,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多角度分析信息,对于无关的干扰项及时予以排除。

三、漫画类客观题

例7 (2016年浙江衢州卷)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合作是实现目标的前提

B. 要赢得竞争可以不讲诚信

C. 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对手

D. 竞争要遵守法则和道德

解析:本题属于漫画选择题,通过一则漫画考查合理竞争。既要理解漫画的寓意,也要关注文字的内容。合理竞争即公平竞争,漫画中“A校”抄袭答案涉嫌违反诚信,破坏法则和道德,因此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例8 (2016年江苏苏州卷)判断:下面漫画启示我们要正确理解父母的教育与监护,要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 [“母亲的心”] 解析:本题属于漫画判断题。漫画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训”打在孩子身上,痛在母亲的心里。母亲的心里装着爱,因此,漫画的寓意是母亲的教育与监护包含着浓浓的爱和责任,我们要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正确对待。答案:正确。

漫画类客观题是通过夸张、比喻、象征手法,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借以批评、讽刺或歌颂、褒扬某些人和事。考生答错原因:只看到原意没有看到寓意。解答漫画类客观题,要做到细致观察漫画的细节以及每个细节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四、思维推导类客观题

例9 (2016年河北卷)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 )

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 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 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解析:本题属于思维推导类选择题,考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维护民族团结。此题要扣住题干“新疆特色”。题肢中涉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饮食习惯、住房建筑和传统节日。酥油茶属于藏族的饮食习惯,吊脚楼属于苗、侗、土家、瑶等少数民族的住房建筑,竹楼属于傣族的住房建筑。故排除②③;新疆特色餐厅顾客以维吾尔族为主,又要面向各民族,因此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开斋节、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故①④符合题意,答案为C。

思维推导类客观题要求考生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对所罗列事物进行甄别和判断。此类题有一定难度,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考生答错原因:对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够,产生混淆。解答此类题要具备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辨能力,学会辩证思维、全面思维、推理思维、排异思维和聚合思维。

五、关系图示类客观题

例10 (2016年湖南郴州卷)下列关于刑法、宪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刑法][ 民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宪法、民法之间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据此判断B正确反映了刑法、宪法、民法之间关系;A图表明刑法是宪法和民法的母法,错误;C把刑法、宪法、民法并列起来,错误;D错误地把它们的关系表示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错误。故选B。

关系图示类客观题考查的主要是概念之间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要分辨出包含与被包含、并列等,要对具体概念之间的内涵、外延有准确的把握。考生答错原因:对基础事实把握不牢,不会分析图示中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建议解决类客观题

例11 (2016年湖南株洲卷)株洲市某社区居委会遇到一个难题:刘阿姨喂养了4只大母鸡,每天叽叽咕咕,臭气熏天,同住一个小区的廖师傅劝其处理,刘阿姨置之不理,气愤的廖师傅偷鸡蛋予以“报复”,恰巧被刘阿姨撞见,两人互相指责、争论不休。如果你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你会( )

①告诉刘阿姨,小区是禁止养家禽的,身为居民,应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②提醒廖师傅,有矛盾可以協商或请相关部门调解,但偷鸡蛋属于违法行为,切不可行 ③批评刘阿姨不接受他人意见,赞扬廖师傅履行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 ④建议他们通过起诉来解决矛盾,因为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属于建议解决类选择题,考查社区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及种类。由题干描述得知,居委会工作人员应该告诉刘阿姨,小区是禁止养家禽的,身为居民,应自觉遵守这一规定;提醒廖师傅,有矛盾可以协商或请相关部门调解,但偷鸡蛋属于违法行为,切不可行。所以①②正确,排除错误的观点③④。因此答案为A。

建议解决类客观题就是设置生活情境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情境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或提出建议或对建议进行价值判断。此类问题综合性强,信息丰富,开放性强,要求考生换位思考,融入情境,多方面调动知识储备并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考生答错原因:知识运用能力欠缺。

七、主题概括类客观题

例12 (2016年湖南常德卷)下面是今年4月发生在常德市城区的两则暖新闻:

新闻一:某中学八年级的女生兰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装有5 000元现金和身份证、驾驶证等物品的小包。她心想:“如果丢包的人是我爸爸,那他现在该多着急呀!”于是,她和妈妈一起想办法,最后找到了失主。

新闻二:75岁的丁爷爷,靠捡废品为生。可是,由于小区路窄,自己的人力车不慎剐蹭到一辆奥迪轿车。于是,他想办法拼凑了500元主动赔偿车主。可是90后男车主收而复返,事后还带水果、慰问金看望这位困难老人。

如果以这两则新闻为内容办一期黑板报,下列拟定的主题中,最合适的是( )

A. 宽容他人,从我做起

B. 换位思考,对事负责

C. 与人为善,对人守信

D. 优良品德,从小培养

解析:本题属于主题概括类选择题,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由题干描述得知:新闻一关键信息她心想“如果……那……”体现的是换位思考;新闻二“主动赔偿”“看望”体现的是对事负责,因此答案为B。

主题概括类客观题,是以一段或几段材料的形式命题,所选材料一般是社会热点、时政材料或生活情境,要求概括出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或问题。考生答错原因:提取新闻素材信息并加以综合的能力欠缺。解答此类试题,要审好材料,抓住有效信息,找出材料共同信息进行知识链接。一方面需要考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对信息进行有机提取和解读分析。

八、不规则客观题

例13 (2016年河北卷)在商场买完东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老高讲的应该是 (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③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等知识。依据题干材料,并提取关键信息“搜身”“宪法知识”。“搜身”涉嫌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触犯宪法和法律,①④符合题意;“丢钱包”与老高无关,知情权属于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因此②③与题干无关;故选A。

相对于“规则式”而言,不规则选择题选项呈现不规则状,其题肢组合二、三、四项不等。不规则组合式选择题往往难度较大,单纯用排除法是不够的,必须排错法(排除错误选项)、排正法(确认一个或几个正确备选项)、存同辨异法综合运用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考生答错原因:不能很好地排错、辨正,审题不够仔细到位。

纵观各地中考试题,题型可分为两大类,客观题和主观题。而客观题又包含选择题和判断题,客观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重要份额,客观题的分值高低直接影响成绩的高低。本文尝试就客观题的种类、考生答错原因、解题技巧进行剖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对学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提升练习】

一、判断题

1. 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世界500强排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

2. 备受瞩目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峰会)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

3. 下图漫画告诉我们承担责任既有回报也有代价。( 4. 发现有人盗窃,作为中学生应该见义勇为,伸出援手,呵斥歹徒。( )

5. 顾客就是“上帝”。因此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处于有利地位。( )

6. 学业考试前,小美在家就感冒了。妈妈打电话询问。为不让妈妈担心,她谎称自己感冒全好了。小美这样做违背诚信道德。( )

7.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祖国。( )

8.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9. 公平是绝对的,世上没有相对的公平。 ( )

10“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启示我们要把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起来。( )

二、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1. 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 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 ( )

A. 墨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孙子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 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 條例是全面 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

A. 问责 问责 从严治党

B. 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 深化改革

C. 问责 问责 依法治国

D. 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 建成小康社会

13. 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 )

A. 湖北神农架 B. 三江源

C. 四川九寨沟 D. 保定古莲池

14.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A. 人类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B. 人要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C. 动物为人类提供可靠的衣食之源

D. 保护自然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

15. 据悉,胶州偷改同学志愿的考生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 ( )

①侵犯他人受教育权 ②侵犯他人自主选择权 ③是不正义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治贫”必先“治愚”。物质经济上的扶贫,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难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列符合“授人以渔”做法的是( )

A. 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7. 用图示、表格、符号等来梳理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西同学复习思想品德时所做的学习笔记,你认为正确的是 ( ) [政治权利][监督权][公民权利]

A [国有

经济][公有制经济][集体

经济]

B

[总任务][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C[先进文化建设]

D

18. 有句公益广告语说“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存在,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二者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D.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9. 违法和犯罪存在着包含关系。下列选项中同样存在这种关系的是 ( )

①权利和义务 ②安全权和知情权 ③主刑和有期徒刑 ④公民和人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 九年级学生乐乐经常拿爸爸的手机查看空气质量状况,2016年春节,乐乐对爸爸说:“爸爸,根据前段时间空气质量,过年别给我买烟花了!”乐乐的言行说明( )

①乐乐环保意识强 ②乐乐家传承了尊老爱幼的美德 ③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 ④放烟花爆竹是违法行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 八年级(1)班开展了模拟法庭互动活动,下列案件中,小法官判断正确的是( )

①继父要求小亮改姓自己的姓,否则就把他逐出家门——继父侵犯了小亮的姓名权 ②商场保安怀疑顾客偷拿商品,对其进行搜身——保安侵犯了该顾客的财产所有权 ③未经同意,学校将李某的“三好学生”照片张贴在宣传栏上——学校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 ④王某帮助邻居在网上发帖诽谤他人——王某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2. 2016年,长征火箭“三代同堂”齐登场;量子“魅力”大爆发,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将开通;“高分”家族将添新丁,“天眼”看地球,“慧眼”识九州;“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成为“世界最快计算机……这一切都说明( )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②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④中国科技总体水平领先世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3. 目前,我国约有6 000万名留守儿童,他们缺少来自身边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引导,这一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破解留守儿童难题,可行的建议是 ( )

①规范父母职责,禁止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 ②发展寄宿制学校,学校承担起全部的教育监护职责 ③强化政府责任,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 ④扩大就业渠道,让打工者在本地就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4. 2017年河北省两会前夕,保定的小梅同学来到同楼居住的省人大代表刘伯伯家中,就本地区雾霾治理问题向他反映情况。为了让自己治理雾霾的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小梅同学还可以采取的渠道有( )

①在环保部门张贴反映情况的大字报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环保部门反映 ③向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反映,让媒体进行监督 ④在网上公布污染环境的企业主的个人信息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25.“暖男”老师柳华为了帮助困难学生家庭,坚持接送孩子一个多学期;为了帮助同事,经常忙碌到凌晨三四点,用一次次在其看來的举手之劳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由此可见,柳华这种举手之劳的温暖( )

①说明做教师不求回报 ②具有亲社会行为 ③懂得友善待人 ④承担了社会的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6. 某村开展了三年一次的村委会选举,推选以下四位村民为村委会主任候选人,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你认为不可以被推荐的是( )

A. 波波,刚过完17岁生日,田里地里是把好手

B. 小华,为人忠厚,因精通佛经名扬乡里

C. 小兰,热情大方,精明能干,其丈夫死后,与小自己五岁的小伙结婚,被老辈人说成是伤风败俗

D. 老葛,原为民办教师,因交通违章被公安机关处理,现在搞特种养殖与果园开发

27. 一霾再霾的日子里,全靠空气净化器和绿色植物了;赵熙在北京某外企做财务工作,最近他又在网上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办公室里、车里、家里,一个都不能少。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科技服务生活 ②环境污染形势改善 ③公众健康意识提高 ④外企待遇丰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初中生张康的母亲打算生二胎,张康以自杀相威胁坚决反对。张康的母亲束手无策之际只好求助上大学的张康的表哥劝说张康,你认为张康表哥的说法合适的是( )

①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过时 ②要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决定 ③学会克制情绪,理性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积极沟通 ④学会尊重父母生育权利,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9. 刀美丽是生活在云南的傣族学生,来到天津工业大学读书。当同学试图说出其民族独特风俗风情时,你认为她会指出其中错误的是 ( )

A. 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B. 住房以吊脚楼为主

C. 传统饮食是竹筒饭

D. 舞蹈是孔雀舞

30. 里约奥运女排决赛4局战胜塞尔维亚,女排胜利的消息迅速刷屏。女排精神也再次成为网络热词。正如郎平所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的目标,而为达目的表现出的坚韧、拼搏、永不放弃,才是体育的本质。对于女排精神解读正确的是( )

A. 女排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B. 女排精神是实现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C. 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唯一体现

D. 女排精神只体现在竞技体育中

猜你喜欢
家务事
我帮妈妈洗碗
我们的家务事
夫妻共同债务,难以说清的“家务事”(二)
夫妻共同债务,难以说清的“家务事”(一)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中荷小夫妻啼笑皆非的“家务事”
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务事”
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