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者的觉醒
——浅析哈珀·李的成长小说《守望之心》

2017-03-28 05:12
成功 2017年6期
关键词:库特汉克露易丝

段 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异类者的觉醒
——浅析哈珀·李的成长小说《守望之心》

段 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继《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之后,美国作家哈珀·李出版又一佳作《守望之心》。《守望之心》塑造了天真浪漫的斯库特成长为成熟稳重的露易丝。本文主要探讨露易丝经历“异类者”、“觉醒者”和“守望者”三种身份的转变,分析家庭等因素在其成长中的作用。哈珀·李对斯库特的角色塑造,为所有年轻人的成长树立了范式,对年轻人成长故事做出了高度的总结。

《守望之心》;成长;身份转变

《守望之心》的写作早于《杀死一只知更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珀·李完成创作《守望之心》。哈珀·李的编辑读完《守望之心》之后,鼓励其从“斯库特”的儿童视角继续创作另一部续集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2014年,在朋友和律师的帮助下,哈珀·李找到了失而复得《守望之心》的手稿,并以2015年7月将其出版。根据尼尔森图书监测统计的数据,《守望之心》出版后第一天的销量刷新了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巴诺书店的销售纪录,仅仅一周就发售了110万册,成为亚马逊2015年年度最畅销的新书之一。(李霄垅,2016:27)

哈珀·李在《守望之心》中塑造了天真浪漫的“斯库特”到成熟稳重的“琼·露易丝”的形象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主人公琼·露易丝·芬奇由“异类者”到“觉醒者”最后成为“守望者”的成长角色变化,分析家庭因素等在斯库特成长中的作用。

一、异类者

“主人公在小说的公式里是一个常数,而其他所有因素,如空间环境、社会地位、命运等都可能是变数。”(芮渝萍、刘春慧2005:1)

在穿着上,即便是从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回家的露易丝,她丝毫未被大都市的时尚气息影响,曾经只穿背带裤的“假小子”斯库特如今打扮还是以宽松便裤、平底鞋为主。刚一回家的露易丝和淑女做派的姑姑亚历山德拉起了冲突。露易丝将自己和姑姑的关系比喻成“这场百年战争已快走到它的第二十六个年头了,完全没有结束的迹象,最多就是断断续续的勉强休战。”(张芸2017:22)

在和汉克恋爱中,露易丝依然未曾收敛自己天真烂漫的本性。“爱你想爱的人,嫁则嫁你的同类”(2017:9)成为露易丝的恋爱格言。当姑姑亚历山德拉对露易丝和汉克的感情因为“门第”问题持反对意见时,露易丝忍受不了姑姑用“白人败类”来指称出身卑微的汉克,再次和姑姑冷战。就连亨利也承认他眼中的露易丝“你就是个异类,甜心。你掩饰不了。”(2017:16)

露易丝成长成为一个敢爱敢恨、不活在他人眼光里的“异类者”形象可以追溯到家庭在她成长中的影响。

家规在个人成长中起重要作用。正像科伊尔所声称的“在孩提时代的所有形象当中,没有比父亲的形象更重要了。”(芮渝萍2004:168)斯库特过早失去了母亲,阿迪克斯在斯库特年幼时试图弥补她最需要的母爱。“平日里,阿迪克斯几乎从不评价自己的女儿。”(2017:53)阿迪克斯正直、幽默、耐心对斯库特的教育起了引路人的榜样。“她不是形单影只,而在背后支撑她的,她人生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是她父亲的爱。对此,她从不质疑,从不考虑,甚至从未意识到,她在做任何重要的决定前,都会条件反射似的在潜意识中问自己:阿迪克斯会怎么做?”(2017:119)父亲阿迪克斯的形象在“异类者”斯库特眼中是完美上帝,斯库特把父亲的地方放在偶像的位置,斯库特一点都没意识到父亲也只是人,也会有缺点和软弱。

黑人保姆是斯库特母亲角色的替身。斯库特在女性意识方面开窍甚晚,卡波妮充当了她的启蒙老师。姑姑亚历山德兰“做事总是带着她那帝王一般的特权”(2017:29),姑姑成为“规矩”和“权威”的代名词,这正是年少的斯库特所反叛的。

二、觉醒者

马库斯认为,成长小说可以揭示年轻的主人公对世界或对自己的了解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或者性格有了巨大的变化,或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引导他走向成人世界。(Marcus221)

在《守望之心》中,斯库特儿时最大的玩伴父亲阿迪克斯的形象变化对成长中的斯库特产生了巨大影响。“6岁到9岁时,父亲是完美的形象,可26岁时,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父亲就不再完美了。”(Keller)卡波妮的孙子弗兰克被指控开车撞死白人,露易斯去探访卡波妮,而卡波妮冷漠的反应令她备受打击。曾经一个百分之百信赖的父亲,曾经教会她公平和同情心等一切的父亲,如今也成为疯狂反对取消种族隔离者和反对黑人的疯子,甚至是参加经三K党会议的种族主义者。对于汉克,露易丝也发现自己不能忍受他的“变化”。汉克参加了支持种族隔离公民会议。汉克对露易丝说,自己与她不同,露易丝是芬奇家的一员,生来就为小镇人所认可、尊重。汉克是“白人败类”的儿子,必须付出代价和努力才能得到梅科姆人的认可。经历种种变化的露易丝迷失了自我,否定了父亲阿迪克斯,拒绝了汉克的友好,而姑姑的敌意和保姆卡波妮“虚礼”的寒暄都刺痛了露易丝单纯的心。

年轻的露易丝对父亲偶像式的崇拜伴随着小镇的变化而破碎了,露易丝一气之下准备出走纽约。这场夹着痛苦的改变轻易地激起了单纯的“异类者”的自我怀疑,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露易丝经历了向另外一个角色的转变。

三、守望者

当杰克叔叔劝阻露易丝时,陷入疑惑中的露易丝冷静下来。杰克叔叔指出了露易丝拒绝听小镇人想法的傲慢。她试图避开,而不是直面问题。杰克叔叔劝说到“每个人的守望者,是他的良心。不存在集体良心这种东西。”(2017:269)杰克叔叔将露易丝“肤色色盲”的缺点指了出来,露易丝从未从种族的角度去思考。当露易丝碰巧发现看似与良心背道而驰的事时,露易丝忍受不了,甚至生活也受到了摧残。露易丝必须“杀死”父亲阿迪克斯,才能够独立地思考和活动。

小说的结尾,露易丝谦卑地接受了杰克叔叔的建议,露易丝决定留在梅科姆镇,为小镇的改变作出努力。当她抬起头看见父亲笑容满面地看着她,父亲说他为露易丝感到骄傲。露易丝放下了成长过程中的任性以及在纽约大城市养成了的傲慢,最终选择成为了梅科姆小镇的“守望者”。

四、结论

《守望之心》的书名取自《以赛亚书》21:6,“主对我如此说:‘你去设立守望的,使他将所看见的述说。’”守望者要具备三种素质:首先,必须锻炼出比常人锐利的目力;其次,守望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不辞劳苦,不避艰险;最后,守望者必须时时仰望及依靠神的能力,执行神所交付的任务。(胡莹2000:35)斯库特的成长过程不断塑造她达到守望者的标准。

斯库特“假小子”在正常人眼里是异类,捣蛋鬼从不缺乏一颗单纯的心。父亲阿迪克斯的完美上帝形象被颠覆后,才促使斯库特迅速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成长都带着疼,可又珍惜这样的经历。26岁的斯库特在纽约独自经历大城市生活后和自己出身的小镇生活格格不入,但“守望者”会为了爱去勇敢面对而不再逃避。在小说中看到她从天真浪漫到真正的成熟长大,并且足以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她的成长过程也是所有年轻人成长的范式和缩影,这也足够说明哈珀·李的作品具有超越的先进性,高度概括了年轻人成长的模式。

[1]LiXiaolong.[李霄垅],Xu,Leqi.[许乐琪],《设立守望者》白人救世主形象的幻灭.外国语文,2016,(2):27-31.

[2]Hu,Ying.[胡莹],守望者.天风,2000,(12):35.

[3]Zhang,Yun.[张芸],守望之心.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4]Rui,Yuping.[芮渝萍],Liu,Chunhui.[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宁波大学学报,2005,(18):1-5.

[5]Rui,Yuping.[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Yun,Deyu.[云得煜],《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各特的成长因素分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5):60-62.

猜你喜欢
库特汉克露易丝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女性意识模态与构建
露易丝·格丽克
从今天开始,抱住今天
DC开发《超人与露易丝》独立剧集
我想住进你心里
姹紫嫣红的花儿
你比别人更优秀
我想住进你的心里
像斯库特尔一样微笑
像斯库特尔一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