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调查记者王克勤的转型公益之路

2017-03-28 07:03刘成梦
传播与版权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益转型

刘成梦

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曾说:新闻是“四处搜索,永不停息的探照灯,它将一幕幕的黑幕曝光”。调查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叫作“揭丑报道”,是对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揭露。而从事这一调查性报道活动的人则称为调查记者。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调查性报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调查记者。2000年左右是我国调查性报道发展的成长期,王克勤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崭露头角。自1989年入行以来,王克勤相继完成了《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几十余篇调查性报道,引起社会巨大反响,他也被业界称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转型”一词屡见不鲜,众多媒体人纷纷选择离开转而投入转型的浪潮中。全国记协数据显示,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超过75万人,而调查记者不过300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则认为我国的调查记者还在一线调查的不超过十人。如今,在转型浪潮中,这个数字或许更少。另据《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显示,有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王克勤作为调查记者里的佼佼者,王克勤享有极高的声誉,其选择转型公益值得探讨。

一、从调查记者到公益人

1989年,王克勤正式进入传媒行业,开启了他的记者生涯。他先后在《甘肃经济日报》《西部商报》《中国经济时报》《经济观察报》任职,而其在调查性报道的辉煌成就实际是在《中国经济时报》期间十年完成的。

2010年后,国内舆论环境逐渐收紧,新闻审查逐步加严,众多报社的调查部门被撤销,诸多调查记者改走他路。2011年至2013年,王克勤在《中国经济时报》和《经济观察报》领导的调查团队也两度被解散。

王克勤在接受《南方周刊》采访时说:“以前一篇调查报道还能引起轰动、改变,现在不是这样了,很尴尬和无奈。比如现在报道强拆,但不少地方还将强拆进行到底,报道的当事人还被抓起来。这已经严重挫伤了很多调查记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没有了成就感,还做着这样一份有风险、吃力不讨好、收入又比较低的工作,大家觉得很失望、特别没劲,于是选择了放弃。”

大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衰落是王克勤离职的重要外部因素。受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新闻载体由一方报纸转向几寸小屏,随时随地的便捷化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快速阅读,相应的,长篇累牍的调查报道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调查报道所付出的时间跟精力在这个快节奏社会也是不成比例,高风险与低回报无疑是雪上加霜。

“天时”“地利”有了,只差“人和”。2009年河南农民“开胸验肺”事件打开了王克勤内心深处的记忆,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采访中他就接触过尘肺病人,他记得挖煤副矿长整日的咳嗽,后来得知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咳没了。“开胸验肺”事件影响下,彼时还在《中国经济观察报》任记者的王克勤立即发动了对甘肃古浪县尘肺病村的调查,他开始意识到中国还有很多尘肺病人的存在。王克勤曾经说过:“若没有高考制度,我可能就是矿工,也许就会成为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尘肺农民。对我的死活,当用工企业拒不负责,相关部门监管缺失,债台高筑无力自救时,我渴望有人拉我一把,从死神那里把我抢回。”①《王克勤和他的草根公益梦:捍卫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中国广播网,2014年1月10日。经过一系列公民个人救援,王克勤发现个体救援的缺陷,萌生成立组织的想法。

2011年6月15日,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大爱清尘·寻救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专项救助中国600万尘肺农民,并致力于最终推动预防和最终消除尘肺病。这一新的“为民请命之路”也就是王克勤转型公益的开始。

二、公益之路的成功模式

“彼时他去揭黑,鲜见于江湖,他高调奔波于各类公益邀请演讲会。”《北京晨报》曾这样描述王克勤。从调查记者到公益人,王克勤做得同样“风生水起”,接连获得“2011年度责任中国公益行动奖”“2012中国责任传媒年度公益记者”“2016年度中国公益年度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他所发起的“大爱清尘”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据“大爱清尘”官网介绍,截至2017年1月10日,“大爱清尘”累计筹款突破4000万,共救助2116人,累计助学4303人,累计发放制氧机1784台,在全国累计发展志愿者7500余名。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大爱清尘从最开始单纯帮助尘肺病人到现在形成以“救命、助学、助困、救心、康复、创业、制氧机”7大板块为中心的全方位救援体系,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使得传统公益组织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而微博方兴未艾,借助微博之力,更加透明、便捷的新兴公益模式开启,平民公益、人人公益成为我国公益发展新特点。王克勤看准机会,从社会化媒体入手,在微博上获得姚晨、陈坤在内的众多明星关注,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形成“两报一刊一网四微”(《大爱清尘周报》《简报》、月刊《清尘迹语》、“大爱清尘”官方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和“大爱清尘”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立体化发展格局。配合线上活动的还有一系列线下活动,如长期开展的“1元钱挽救生命5小时”活动、“世界呼吸日,大爱中国行”公益骑行活动,都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

信息公开是大爱清尘又一大特色。红十字会等传统公益组织遭受信任危机很大程度上是财务信息的闭塞,民众不知道钱款的具体流向,甚至出现“诈捐门”。而大爱清尘则定期在微博、官网、周报上发布救援简报、捐赠公示、善款收支和审计报告,透明公开的流程化操作使得大爱清尘又进一步靠近成功。

此外,在“大爱清尘”整个项目中王克勤的舆论领袖作用不得不提。“二级传播理论”中的舆论领袖是指在人们做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而王克勤则把这个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在转型公益之前,作为调查记者的王克勤深入过最底层,见识过最真切的社会底层“痛楚”,他真真知道公益帮助是哪些人需要的。而在完成了多篇揭黑报道后王克勤累积了一定号召力,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和公信力,能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调动相应的社会资源,他所发出的声音能对公众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从而达到推广公益活动、传播公益理念的目的。截至目前,王克勤微博平台已有粉丝67万,现阶段微博发布内容全部有关公益活动,在王克勤原始节点之后,又获得微博@袁裕来律师、@清华孙立平、@徐昕等大V的二次传播,扩大了传播力。从在报纸、搜狐博客发表调查报道转战新浪微博发表有关公益活动的一切信息,王克勤利用自己的微博平台极尽所能地宣传着大爱清尘的公益心。

三、“殊途同归”的调查记者转型

本就为数不多的调查记者在大势所趋下纷纷转型,大多数去了网络媒体,而转型公益的典型代表有四人。

早在王克勤转型之前,就有调查记者邓飞成功转型做公益,虽然他现在还保留着在《凤凰周刊》的职位,但与王克勤一样,同在2011年转型做“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另外两人是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何忠洲和原《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两人现在分别主持“蓝衣合作社”(为中国2.5亿农民工服务的组织)、“老兵回家”公益项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等在社会上和微博上引起一定反响的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知名调查记者发起并调动众多媒体人参与推动的,一个人做可能不会引起较大关注,但当个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肯定有必然原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王瑾认为:“中国的新公益格局已成雏形,每一个公益事业的参与主体,即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基金会、政府、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媒体、学界等,纷纷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跨界合作并发展出一条互动的生态链。”①《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9月20日,第005版。正是这种开放的社会格局形成以及公民意识的提高,给媒体人跨界做公益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大环境。

另一方面,调查记者不同于一般的记者,他们的发稿数量虽然少,但稿子质量却是上乘,经过长时间的深度调查磨炼,获得大量实地经验,培养了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敏锐感知。在“走街串巷”中知道如何跟人深入交流、如何跟政府打交道、如何走程序流程……训练了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应的,公益事业也需要更有领导力和话语权的人来执行和引导,在调查报道走滑坡路的今天,转型公益就成为调查记者一个不错的选择,非常适合其实现职业转型。正如《公益时报》副总编辑赵冠军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采访所说,是双方需求的契合将媒体人与公益事业结合在了一起,很多资深的媒体人恰恰是公益很需要的人群。回到做公益这件事事情本质上来说,做公益和做调查报道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记者做深度报道的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起社会的反响;而公益同样也是发现问题、寻找资金,通过媒体的传播呼吁社会大众关注。两者最后都是从社会生活中开始最后回归到社会大众。

王克勤认为:“从调查记者到公益,其实我的信念没有发生变化,我做的是同一件事情,捍卫生命的尊严。好多人问我,你怎么定义自己,我说我是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①《褪色的记者》,南都周刊,2013年第43期。做公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弥补在中国做舆论监督、调查报道面对的无限尴尬与无奈。用孙春龙在微博上给自己做得注脚来说就是“殊途同归”。

四、结语

在“内外夹击”下,调查记者转型已成铁的事实,尚在一线的就那寥寥几人。曾经是调查记者“标杆”的王克勤已经步入知命之年,《中国青年报》曾评论说:“王克勤他理应得到包括记者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关爱和尊敬。”的确,从声名赫赫的资深调查记者到心系天下的公益人,从揭黑报道到公益活动,以王克勤为代表的这一群人从大环境的迫使,结合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公益这条路上继续进行着“调查报道”。(指导老师:付靖芸)

[1]邢杰冉.王克勤:一个调查记者的专业坚守和困境[D].山东大学,2012.

[2]郭丽萍.褪色的记者[J].南都周刊,2013(43).

[3]魏艳华.传统媒体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N].中国报业,2016-4-7.

[4]张蕾.微博公益发展及其效果探析——以“大爱清尘”微公益为例[D].重庆大学,2015.

[5]媒体人的公益之路能走多远.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9-20(005).

猜你喜欢
公益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公益
公益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公益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