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编排在历史课堂上的应用

2017-03-28 08:37吴若云
成功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秧田会议交流

吴若云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一、历史课堂位置编排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一)秧田式的位置编排

在班级授课制下大多学校以及教师采用秧田式的位置编排,秧田式是在教学中最常见、最传统的一种位置编排方式,主要是指以讲台为前台、以教师为主,全班学生同时面对讲台、面对教师、面对黑板并按纵横对齐的方式编排,每一纵为一列,每一横为一排,通常按照学生的身高、近视程度、成绩等来进行编排。秧田式的课堂编排方式有利于进行教学的教师高度观察下面学生的一言一行,有利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有利于有序的课堂纪律,有利于有效的利用教室的空间,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然而秧田式的课堂编排不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不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课堂上活动教学的展开。

(二)会议式的位置编排

会议式的位置编排就类似于普通会议室的布置。是指桌椅面对面地排成两排,学生依次在两边进行课堂交流、讨论以及争辩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交流,特别是靠的近学生进行交流。有利于课堂讨论和教师的讲授。但是会议式的位置编排不利于小组间的讨论和全班学生的讨论。在新的历史教学下,有很多教学也可以运用会议式的位置编排。

(三)圆形式位置编排

圆形式位置编排是指将教室的桌椅编排成一个或无数个圆圈,学生依次坐下进行讨论、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有点类似于小组式的位置编排。圆形式位置编排有助于学生与教师间的民族平等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与此同时,圆形式的位置编排若利用的不当容易形成学生小范围间的讨论,形成“党派”。在历史教学中,圆形式的位置编排也有有用之处。

(四)小组式位置编排

小组式的位置编排是除了秧田式的位置编排之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最多的一种课堂位置编排方式。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是以小组式的位置编排为主。小组式的课堂编排是指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同伴围成一个圆或是方形的方式组成一个小组,一般人数在五人左右。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即按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编排,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知识,也更有效的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课堂上有更多的相互探索、讨论、合作的环节可以形成小组式的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优势互补的发挥。

(五)竞争形的位置编排

竞争形的位置编排,在历史课堂上对于那些需要辨别、争辩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对于史学界还没有完全定论的学术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竞争形的位置编排有利于让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提高教学的积极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的欲望。却不利于教师在课上的组织,若在课堂上发生事故,教师不易处理,所以,并非所有的课堂都可以形成这样的位置编排。

(六)车轮形的位置编排

车轮形的位置编排,是指将同学分为两个圆而坐,大圆包围着小圆。车轮形的位置编排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交流能力,在历史课堂上也可以实施,但是教师不易控制课堂局面。在使用中需要做好周全的准备。

二、历史课堂中的位置编排

历史课是一门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即使讲得有多激情、多投入、多精彩,学生也不见得有多感兴趣、也不一定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历史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历史课本教学中,教材中涉及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会议”,而这些“会议”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重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有所感受,历史教师可以在上这些“会议”的课的时候采取会议式的位置编排,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同伴讨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辩论共同学习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影响、意义。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一贯的讲授要有效得多,既能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共同学习,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习、快乐学习。

位置编排的几种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可以帮助教师进行非常有效的历史课的教育教学。但是也要注意其弊端。一堂课四十五分钟,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位置的重新编排,这无疑会浪费时间,而且容易造成拖课、教学计划完成不了的弊端。这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察学生。

[1]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余晓芬.论课堂座位安排[J].教师教育,2015(1).

猜你喜欢
秧田会议交流
《八七会议》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会议通知
感怀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会议通知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