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

2017-03-28 08:37张澳璇
成功 2017年10期
关键词:指数函数数学课程数形

张澳璇

衡水一中 河北衡水 053000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科,高中数学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水平较弱,则难以提升我们的综合成绩。虽然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但是数学成绩依然未得到明显提升。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数学语文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我们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所以我们为了真正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便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

高中数学知识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空间性,所以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就是对三维空间进行探究,对我们的逻辑思维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思考,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灵活解答。其中,在数学题的解答过程中常常会利用“数形结合法”,但数形结合的思维并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需要我们在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才能够形成的,需要我们掌握平面立体、数形结合等多项知识点。只有我们准确把握了多个数学基础知识点,才能够非常快速的解决各个数学问题。例如,在解答函数题的过程中,其所有的题目都属于一种类型,而只是解题的范围不尽相同[1]。因此,当我们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便能够灵活的解答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从而有效提升我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注重各阶段的学习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能够强化我们在数学课堂学习的目的性。通过科学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我们的数学学习效果。这点充分说明了数学学科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例如,在我们学习“等差数列”之前进行预习,能够让我们初步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过程,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等差数列的现象,从而为我们在后面课堂学习中“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归纳或迭代的方式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根据教材知识点进行预习,能够让我们提前掌握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内容,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认知,为提升我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课堂听讲

高中数学知识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做好课堂笔记。其中,课堂笔记并不等于照抄老师的板书,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进行简明扼要的记载,且不能够因为记笔记而忽略老师对下个知识点的讲解。例如,在学习“圆的方程”的知识点时,当老师在导入新课讲解圆的标准方程的知识点时,我们便可以简单明了的记录下: 这个公式,然后集中注意力继续听老师讲解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不但能够在课堂上掌握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而且还能够为课后巩固提供资料[2]。

(三)重视课后巩固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较多,虽然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会结合一些实例,但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性。因此,我们在数学课程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课后巩固,以此来加深自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逐步将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但是,我们在数学课后巩固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从“数量”上转移到“方式方法”上,不断强化各个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我们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完“指数函数”这节内容之后,我们则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巩固指数函数的定义,以及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深入理解底数对指数函数的影响。通过课后巩固来提升我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理论结合起来

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点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各个数学知识点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我们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强化课后巩固,还应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点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我们在上学或者是放学的路上,可利用学过的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来初步估计大树影子的长度。这些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场景,能够更好的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增强我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数学这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是我们深入研究数学内容和践行数学理论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和动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逐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1]赵侠,杨路易.例谈高等数学学习方法——一道习题玩转三重积分[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科版),2016,29(3):84-87.

[2]李艳霞.浅析小学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上旬,2017(2):94-94.

猜你喜欢
指数函数数学课程数形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数形结合百般好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