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策略探讨

2017-03-28 08:37
成功 2017年10期
关键词:趣味性数学知识数学

王 飞

利川市柏杨坝镇第二小学 湖北恩施 445418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广大数学教师的追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设计科学提问,激活学生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合理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深入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掌握课堂提问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那些同学能够说出三种物体以上。”同学们很快会回答:“篮球、闹钟、乒乓球等。”教师再提问:“同学们继续思考这些物体为何是圆形的呢?”这时采取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不断的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本性质。然后教师根据小组学习情况,分组鼓励积极动脑动手、勇于发表意见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的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而且枯燥,学生在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时就会感觉比较吃力,难以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可以创设三个同学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如买1元笔记本时,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使学生明白1元=10角。同时,学生会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如此的课堂设计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其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比较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师生合作学习,增强教学趣味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学生质疑。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么教师就要带领、参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例如,教学《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先把学生分成10个学习小组,依次出示实物由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各种物体的样子,通过观察后学生会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分?每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看、摸、比、写等方法,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这时教师要到相应学习小组中参与动手动脑活动。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适时进行补充。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有6个面,这些面的大小不完全一样,但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圆柱像柱子一样,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圆的平面;球是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由此可见,师生在合作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数学知识数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