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3-28 08:37郑映微
成功 2017年10期
关键词:铺路狮子创造性

郑映微

揭阳市揭东区埔田镇 洋小学 广东揭阳 522000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极富情感、极富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爱护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二、开启求异思维,促进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展开争论,不能满足一个答案,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结论或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教学《峨眉道上》一文后,引导学生想:“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峨眉道上的铺路人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峨眉道上的铺路人,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峨眉山上铺路,你们为游人提供了方便,我敬佩你们”。有的学生说:“峨眉道上的铺路人,山上那么险峻,你们铺路时一定要小心啊!”学生不光表示了赞美,还表示了他们的关心,学生纷纷发言,开启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自然地迸发了出来。

三、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

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指点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启发创造想象,自主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大量运用语文学科这一独特优势,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是根据课文的留白进行续写,补写,如在练习试卷上,有一短文《小山羊智胜大狮子》中就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想更好的新招、高招来战胜狮子,看谁写得精彩。同学们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有的同学说:“我给狮子送一桌丰盛的饭菜去,并带上许多美酒,让它喝醉酒后,我再趁机把它杀了!”有的说:“在美食中给洒上毒药,把狮子毒死。”有的说:“扮成一个美女去刺杀狮子。”还有的更精彩,利用水中的倒影来让狮子自杀,有一个同学竟想出了小山羊苦练游泳的功夫,再把狮子引到河中,把狮子淹死的妙法。这些同学的想法富有创意,冲破了思维的束缚,迈入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点燃了创新意识的火花。

二是根据原文进行创造性复述、改写、扩写、缩写,如在《西门豹》一文中,教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练习复述,并运用上了生动形象的语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用上了西门豹当时的所思所想,当时官绅头子及巫婆吓得面如土色,声音颤抖的动作表情等,这不仅让学生再一次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像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思想和思维都得到了升华。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猜你喜欢
铺路狮子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狮子的喷嚏
分式方程铺路 不等式解题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G.654.E新型光纤为400G部署“铺路”
狮子鱼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为青年农民致富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