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盘点

2017-03-29 05:54王泱
国际人才交流 2017年3期
关键词:省区市试点工作许可证

文/王泱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盘点

文/王泱

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历时半年。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山东、广东、四川、云南、宁夏,10个试点省区市,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实施。

目前,试点工作已进入尾声。2017年4月1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将在全国正式实施。在过去的半年中,各试点省区市的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实施了哪些各具特色的具体措施?下面,本文将为您做出简单梳理。

来龙去脉话试点

2015年12月,国务院审改办决定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以下简称“两证整合”),中央层面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实施,地方实施部门由地方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2016年9月8日至9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天津召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对“两证整合”试点任务及实施工作进度进行部署。决定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10个试点省区市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10月1日起,试点地区做好用人单位培训、宣传工作,组织在线注册账号。11月1日起,正式启用《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试点期间,现行有效期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专家证》继续有效。非试点地区外国人来华申请工作许可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2017年4月1日起,全国将统一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不再发放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有效期内的《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继续有效。

做好“规定动作”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是实施试点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试点工作做出了部署。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试点省区市严格按照文件的要求,做好“规定动作”,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打造“火车头”:各试点省区市均成立了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领导或外国专家局领导担任组长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因地制宜细化方案”:各试点省区市均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对本地区试点实施方案进行细化,按照关键时间点拟定试点工作推进计划表,重点事项倒排工期,分工协作。

“统筹协调,加强沟通”:各试点省区市均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了多方沟通协调机制,以工作例会、协调会、培训会、座谈会、工作月报简报等形式,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外交外事、公安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外国专家局与各用人单位之间沟通,外国专家局系统内部的沟通,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保证各环节顺畅衔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加强宣传,营造气氛”:各试点省区市以新闻发布会或专稿形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

创新“自选动作”

不同地方在外国人来华工作问题上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试点省区市因地制宜地创新了许多“自选动作”,体现了他们自己的特点。

北京:用信息化提升外专管理服务水平。截至2017年1月上旬,共有121人通过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申请,28人办理了《境外申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93人办理了《境内申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为更好地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北京市外国专家局与市公安、市外办、市商委等部门共同签订了信息共享协议,商定通过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并确定在实现数据交换前,通过加密邮件的形式发送相关信息,确保试点期间工作的安全、有序运转。

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北京市外国专家局还计划在外籍人才相对集中的朝阳、海淀和顺义3个区增设外籍人才工作类证件受理点,将现场材料受理、证件办理(延期、变更、注销、补办)的审查工作下沉,进一步提升外籍人才引进管理服务水平。

上海:“机构整合+两级联动”,践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海市将原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分别负责的外国人就业与外国专家经办职责进行整合,由市人才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台港澳人员来沪就业事宜,并增挂“上海市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中心”牌子;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机构增挂“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科”相应牌子,各区设立统一经办窗口,配备专人负责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预审、受理和审核工作。目前,上海市区两级已实现紧密联动,形成了包括16个区县、3个功能区(张江、自贸区、虹桥商务区)和市人才服务中心1个市级受理窗口的“1+3+16”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窗口服务体系。

在构建完备管理服务体系基础上,上海市积极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从多个环节对“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的数据导入和功能对接进行了两轮系统测试,梳理汇总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共126条;完成了用人单位账户注册、用人单位申请许可和工作人员后台操作3个版本的系统操作使用说明书和境外、境内申请2种对外服务办事告知单;分别建立预审、受理、审核人员微信群,按辖区建立用人单位人事微信群,适时答疑解惑,并采用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网站开辟“两证整合”专栏,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手机APP不定期推送“两证整合”相关信息的方式服务试点工作。

2017年2月16日至17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广州市召开“两证整合”工作研讨会

天津: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务求“细致与严格”。“细致具体、贴心服务”是天津市创新试点工作服务管理的一大特点。天津市外国专家局面向公众设立4条政策咨询专线,安排专人接听,提供中英文双语服务,即时解答用人单位和外国人的有关咨询;设立集中答疑日,确定每周二、五下午在市外国专家局接待室开展现场答疑,用人单位和外国人可以现场咨询了解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政策;设立申报指导室,在受理机构开辟专区,对用人单位的经办人员及外国人进行一对一指导,特别对不具备网申条件的单位,帮助其掌握操作系统,现场完成网上填报;实施容缺受理制度。

2016年11月10日,银川卡瓦心脏中心塞尔维亚籍伍科曼诺维奇博士拿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张A类《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摄影:高辉)

在此同时,天津市外国专家局也以“严格管理”为原则,制定实施了多项有效措施,以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比例抽检制度,以网上预审和窗口受理两个审批节点作为风险防控点,每月初对上月发生的许可经办事项,按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取,形成抽检日志,重点审查资格条件、分类情况、申报要件等内容,对异常审批将及时纠正,并对审批当事人进行违规追溯、限时整改等处置;建立外国人及聘用单位诚信档案,及时归集奖励和失信信息,并对诚信信息给予赋值,根据诚信分数认定诚信等级为A、B或C,认定为A级单位将鼓励其自主管理,开展工作创新,享受“绿色通道”,帮助引进外国人才,优先参加国家及天津市重大涉外活动。

安徽: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服务外国专业人才。在服务外国专业人才方面,安徽省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老人”“新人”分情况区别对待的方法。他们对“老人”适用老办法:一是2016年11月1日前已办理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或《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证》,持工作签证入境的B类或系统评分不足60分的外国人,参照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外国专业人才(B类)第一至第四条款进行“对号入座”,为其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二是对在工作合同期及居留许可有效期内,所持《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需延期的,原持有的《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注销后在新系统为其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三是所持《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需转聘的外国人,原《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注销后,用人单位在新系统为其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新人”采用新办法:外国人在境外初次申请许可通知,按照《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严格审查条件;外国人(非高端人才)在境内持其他签证,须按境外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程序办理;持其他签证或有效居留证件已入境的高端人才(A类)直接办理工作许可证;在华工作外国人的家属持有效签证或在有效期内的居留许可直接办理境内工作许可证,但须提交经我驻外使领馆或申请人所在国驻华使领馆或所在国公证机构或我国学历认证机构认证的最高学位(学历)证书、无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资历证明。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涉及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和调整,涉及外国人才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变革,涉及引智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未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本文在4月1日这个关键时间点即将到来之际,对各试点省区市的试点工作进行简单梳理,希望能够为非试点省区市在因地制宜地细化实施方案、实施具体措施时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省区市试点工作许可证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复课
新一轮中央巡视组全部进驻
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西部10省区市谋划开发新格局
减贫成效显著 安徽等8省份获中央32亿元奖励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排污许可证如何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