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助攀艺术高峰

2017-03-29 10:09奚晓阳
电影评介 2017年5期
关键词:梅长苏文化

奚晓阳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多方位多层面切入,体现相关特质的文化产品往往容易产生特殊的影响力。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视连续剧《琅琊榜》于2015年9月播出以来创造了颇高的收视率,至今不少观众仍念念不忘其义薄云天的英雄情结、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悬念迭出的精彩故事、水墨韵味的视角设计、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以及蕴含其中的思想和文化含量。以往形成很大社会影响的《渴望》《霍元甲》《四世同堂》等优秀电视连续剧,都是从不同角度映射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光芒。《琅琊榜》的成功,同样因其独具的文化价值。

一、 史诗气质

编剧海宴,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李雪,主演胡歌、刘涛、王凯等,以及其他演员和相关艺术创作人员,共同倾情创作出一部让人荡气回肠的54集电视连续剧《琅琊榜》——

“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江湖上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領,梅长苏有着江湖至尊的地位,却背负着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11年前,北魏兴兵南下,大梁国的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帅林燮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因奸佞陷害全军含冤埋骨梅岭。林殊意外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江左盟的宗主梅长苏,等待时机复仇雪冤。11年后,年近30的“麒麟才子”梅长苏重返帝都,整个人透着一股深邃的沧桑与悲凉。他周旋于权高位重身份不凡的各色人等,短短两年左右,于看似不经意间,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掀起血影惊涛昭雪多年冤案,辅佐明君靖王登太子位,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为解突然出现的敌军压境之困,为解国内无帅危机,他又毅然束甲出征,以最后的三个月生命极限变梅长苏为林殊,平定国家边患,一了英雄心愿。

以上电视剧故事概略,无从生动形象地反映这部剧的悬念迭出、引人入胜。《琅琊榜》通篇充满智慧谋略的张力,各方势力的较量错综复杂,白热化的对峙不时出现。梅长苏运筹帷幄酣畅淋漓,各色人物的智谋应变也丰富异常,对话尤具吸引力,其间不乏情趣与诗意。配乐和主题歌或典雅或激越,动人心弦。考究的古装礼仪,淡雅的整体画面,都呈现出雅致隽永的中国风。全剧铺陈大气磅礴,艺术设计匠心独具,其文化魅力艺术风格需直接观剧品味方能真切体会。

家国情怀的思想情感蕴含在鲜活的剧情中。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家国在中国人心中,是永不衰竭历久弥新的精神资源和精神核心。影视艺术的感染力影响力,关键在于剧情是否有独树一帜的精彩内容、情节架构,有力透纸背的人文情怀人性风骨,有独特的思想和文化价值。《琅琊榜》作为虚构历史故事,在艺术上的想象和表达空间十分广阔,纵横捭阖。有生死契阔的男儿情义,有血雨腥风的皇权霸业,更有滔天风云深处的悲悯情怀。虽为虚构,却虚中有实。纵观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这部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会给人带来一种真实的认知感受。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虚与实、强与弱、浓与淡、重与轻、有情与无情、过去与未来、真善美与假丑恶……“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故事中种种价值取向高下冲突,形成了缓缓道来又跌宕起伏的一幕幕活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并破解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有着今天的时代价值。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追求真相、鞭挞丑恶,拨乱反正、公平正义,无私无畏、重情重义,是蕴含在《琅琊榜》这部古剧中的当下思想文化价值,能够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与共鸣。即使面对年轻观众,也因其凸显的史诗般的正面导向,以及唯美的艺术语言而富有润物无声“以文化人”的作用。也因此,这部剧便有了一种独特魅力,能够同时吸引几代人的目光。

二、 情智交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琅琊榜》情智交融,多处细节峰回路转动人心魄感人至深。林殊与萧景琰、霓凰、蒙挚、萧景睿、言豫津、沈追、蔡荃、夏冬、宫羽等人的关系和情感既错综复杂又深厚至纯。诚如制片人侯鸿亮所言:海晏将浩气给了萧景琰,将仁恕给了萧景睿,将旷达给了言豫津,将荣光给了霓凰,将疏狂给了蔺晨,将纯粹给了飞流……最后将一颗不灭的赤子之心给了林殊,在人性的漆黑夜色里,这一盏心灯明如皓月。

曾是林氏麾下一员的禁军大统领蒙挚,得知梅长苏实为因病易容的林殊后便忠心耿耿全力助其成事;霓凰以女性的敏感聪慧觉察梅长苏即是自己青梅竹马早有婚约的林殊,最终洒泪相认却不能对他人言说;正直睿智久经沙场的萧景琰,偶然间发现梅长苏的一些动作与挚友林殊相似,感觉他就是与自己从小一起长大情感深厚始终不能忘怀的林殊,却苦于得不到证实,还因一次深深的误会怒让梅长苏另择其主。梅长苏为了匡扶正义忍受着不能相认、不能解释、不能畅所欲言的内心诸多苦楚,义无反顾为景琰出谋划策直至时机成熟明了真相共成大业。

以一介布衣身份从江湖之远飘然而入庙堂之高,梅长苏深谋远虑、刚毅坚韧、睿智机敏,巧妙依托昔日人脉,殚精竭虑,探寻置敌于死地的路径,以坚忍不拔的过人毅力支撑病弱之躯,步步为营,甚至深入虎穴命悬一线,最终昭雪历史冤案,还受害者以公平。

剧中主角所阐释的故事扣人心弦传神有味,其他正、反角色的表演也精彩纷呈。故事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不同人物的性格刻画极其鲜明而又生动自然,深深吸引着观众持续观剧欲罢不能。

这部剧无论是情理交融的人物故事,还是场面的大开大合或小桥流水,均体现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底蕴,体现着创作团队的深厚功力。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其价值正在于自身的美感强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

三、义薄云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爱家、忠孝仁义、嫉恶如仇、伸张正义、士可杀不可辱等有着根深蒂固的传承坚守。《琅琊榜》能够赢得普遍认同,正在于有着义薄云天这样的灵魂。这也是这部作品充满吸引力、能够成为优秀作品的核心所在。概言之有如下三点:

其一,英雄气。 从孟子的“浩然正气”“舍我其谁”到王阳明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让人看到自古以来,家国的使命、内心的光明,总是一股“沛乎塞苍旻”的浩然正气,带给人的是无限超越的现实可能。慎终追远,《琅琊榜》有一股浩然之气贯穿始终。剧情达到高潮时,撼人心魄的英雄气感天动地。无论是梅长苏、萧景琰,还是其他正直有良知的知情者,都不能忘怀当年的那段历史,历尽艰险也要还历史真相于天下,还七万忠魂一个公道。天道昭昭,人间真情,慷慨悲歌,义薄云天。文学艺术有娱乐消费功能,但立意高远、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的作品,更具有时代、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体现着也充实着、提升着受众的灵魂。

其二,儿女情。国家历史的大情大爱往往会覆盖个人的儿女情长,在特定环境中、在重大使命面前,古今皆然。《琅琊榜》中翻云覆雨间,麒麟才子逢招拆招,似乎游刃有余,但面对挚友疑云、兄弟情义,他却屡屡逃避。对于近在咫尺的霓凰郡主,林殊也是一瞒再瞒,三缄其口。除了身负雪耻重任,也自知病体难久于人世,自然把情感深藏于心。虽然后来被霓凰一再追问无法继续隐瞒,仍义无反顾坚持自己的选择,理性中是一往情深。林殊与萧景琰的深厚情谊是这部作品的重头戏。同名小说中有一个感人细节,那就是林殊在景琰房里阅读文案时,头也不抬伸手取自己吃了会严重过敏的点心榛子酥,在递进嘴的瞬间,手上点心被景琰出其不意抢下扔掉。挚友从小就知道他的身体状况要保护他,他经此一试后确切判断景琰已知自己是谁,隐忍着心中的痛楚借口家中有事迅速起身回府。萧景琰与林殊是表兄弟,年龄相仿志同道合手足砥砺从小一起长大。林殊深深了解景琰,清楚他一旦知道自己是谁势必竭力保护,依自己的性格难以接受。更何况自己全力扶持的这位新君,会因知道真相增加太多心理负担,于大局不利。林殊宁可把更多重压艰险担在自己肩上。同名小说写到太子景琰无意中得知梅长苏就是林殊时,内心的震惊如山呼海啸,立即策马狂奔苏宅又中途强行勒住缰绳使马身几乎直立,自己被重重的摔落下来,而后强忍不能前去相认的痛苦掉头徐徐返回这一节,尤其撼人心魄,动情深处催人泪下。电视剧限于篇幅未能展示这些细节,显然留下遗憾。

其三,赤子心。从精神层面来感受,《琅琊榜》主角林殊尤其打动人的是至死不渝的赤子心。始,是为数万名含冤者正名还公道于天下;终,是为国家社稷心系苍生赴汤蹈火。拨开沉沉眸色,抛去诡谲莫测的谋算,纵然容颜大改,不变的是光风霁月的胸怀,是家国天下的信仰,是多少黑暗和磨难也掩盖不了的赤子之心。其赤子心可从“天、地、心”的视角来解读。在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人类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精髓涵盖多方面,其中又以“天”“地”“ 心”“ 道”为最,历时数千年影响至今。宋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历代有宏图大略者的人生价值选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的境界少有人企及,却也不乏仰慕追求者。“天人合一”的天既指自然规律,也指天道常理,代表着人类精神和道德的终极,是美德的源头和衡量人类行动的标准。涵盖天地,可积聚人生之精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至于王阳明的心学更是博大精深,心即理,强调立志,力行,致良知,知行合一。《琅琊榜》“既见天地,又见众生”。林殊集天地心于一体,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其精神力、意志力过人,不忘初心,克服万难将抱负付诸行动,百折不挠终达目的,使理想人格具体化,可触可感有血有肉,可歌可泣呼之欲出,赤子情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这部剧也因此让观众赞叹不已久久回味。

成功的电视剧,演员的表演极为关键。英雄归来,洗雪沉冤;心怀百姓,拥立贤明;扭转朝政颓势,开创政治清明;追求公平正义,智慧谋略服务于治国平天下之抱负。对这样的诉求,主演表现出色,其他演员显示出与主角很高的契合度又各得其所,同样表现不俗。电视剧在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语言个性化、丰富生动而又简洁干净颇具功力。服饰、礼节、建筑、道具、内景、外景等均为精心构建,磅礴而不失诗意。整体画面特色鲜明,极富视角和心灵的冲击力,很好地服务于主题。《琅琊榜》没有悬念地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短时间内即获好评无數,赢得国际国内诸多荣誉。

结语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其优秀的艺术水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助于实践养成和文化培育,美美与共,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观众会从同一部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中感受不同的艺术气韵,发现不同的文化价值,体验不同的精神享受。从主流报刊上不难看到关于《琅琊榜》见识深刻的剧评,各抒己见风生水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便捷,好作品更容易得到推广,吸引并满足不同受众的精神需求。“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坚持文化自信,不断打造艺术高原上的高峰,需要创新和持续不断的追求,《琅琊榜》无疑是一个主题定位精准、形式内容协调、文化价值丰厚的成功案例。

猜你喜欢
梅长苏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形象分析
你的性格像《琅琊榜》里的谁
剧吐槽之《琅琊榜》
叮!投喂时间已到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