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儿女的英雄赞歌

2017-03-29 16:29
青少年日记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雄传语汇石柱

由吕梁市民间艺术团、临县道情研究中心创作演出的四幕十场舞剧《吕梁英雄传》,采用了全新的创作手法,以连环画式的叙事风格,线条清晰,环环紧扣,艺术地呈现出一部吕梁人民抗击日寇、保卫家乡所经历的血与火、生与死的英雄史诗,它是根据山西著名作家马烽、西戎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吕梁英雄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当年,这部反映山西晋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在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下,同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文学作品,就曾鼓舞和激励了众多读者对山西吕梁地区抗日军民的敬仰,小说的故事也深入人心,在众多读者之间相互传诵。如今,这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又搬上了舞台,使更多的群众通过感人的艺术形象,看到了当年斗争的艰苦和吕粱儿女的英勇顽强。

舞剧的重点表现了呂梁儿女对敌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将歌颂以雷石柱、吴秀英、孟二愣和康明理等民兵英雄在抵抗日本侵略军时的事迹作为主线。剧中吴秀英的扮演者山种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舞剧表演艺术家,她依靠自己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丰富的舞蹈语汇,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的抗敌女英雄的光辉形象。尤其在第四幕第九场“不屈不挠”中,吴秀英被敌人抓去,雷石柱乘着夜晚从窑洞上面准备救她出去,不幸被敌人发现。爬到窑洞墙壁中间的秀英拼命拉着石柱,而石柱也尽全力要把秀英拉上去。就在这生死的关头,俩人的手仿佛把观众的心拉到一起。这段戏的表演可以说是空中芭蕾的完整体现,在剧情的规定情境之下,吴秀英的威武不屈和优美的舞姿身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欣赏演员的漂亮演出之中,很好地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雷石柱的扮演者于建伟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青年演员。在这个舞剧中。雷石柱和吴秀英从第一幕开始就有好几段非常精彩的双人舞表演。比如第一幕第二场“鬼子进村”中,俩人在鬼子岗哨的眼皮底下、围墙后面的双人舞,既有中国民间舞蹈的大量语汇,又增加了许多杂技的托、举、叠等动作,把人物的情感和敌情的危机,烘托得淋漓尽致。这段戏也使我们看到中国民间舞蹈的拓展与成长,使中国舞蹈融入了许多全新的世界舞蹈语汇,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舞蹈欣赏窗口。

该剧的反派人物也是可圈可点的。不得不说的是由山西省晋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工架子花脸扮演康财主的金小毅。金小毅的戏我看得很多,当然是看的晋剧。当开演之前看到演员表里面还有一个晋剧演员出现,不禁有些怀疑:怎么让晋剧花脸演员跳舞?看了演出,才认识到,舞剧里的这个人物,非金小毅不可。剧中的康财主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物,他卖身投靠日本人,对康家寨的百姓犯下了累累罪行。这样一个人物,单靠舞蹈语汇是无法体现的。而金小毅从一出场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因为他的形象就是观众心目中的“康财主”,高高的鼻梁,佝偻的身材,再加上他那特有的经过几十年舞台锤炼的把握人物气质的功力,使我们看到了舞台上一个活脱脱的汉奸地主的形象。这个人物不需要多少舞蹈动作,单靠他在舞台上的行走和形体动作,就把人物的内在个性和心理动作刻画塑造完成了。佩服小毅的表演,佩服剧组的慧眼!

真诚希望舞剧《吕梁英雄传》成为吕梁市民间艺术团、临县道情研究中心的一个艺术高峰,盼望看到更多更好的吕梁民间艺术大发异彩!

猜你喜欢
英雄传语汇石柱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蘑菇石柱
射貂英雄传
张志民作品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蜀人南迁留遗踪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