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腊肉香

2017-03-29 15:52欧阳思航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五花肉腊肉工序

欧阳思航

每到寒冬腊月,在我的家乡,准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喷喷的腊肉味。它之所以这么香,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每道制作工序都透着浓浓的情意吧!

立冬伊始,家家户户把自家养的大肥猪杀掉,精挑细选出上好的猪肉,开始制作起五花腊肉和火腿来。第一道工序是“腌”。人们把猪肉放到一个大缸中,撒上盐,给肉来了一个“盐浴”,然后盖上盖儿,把它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进行腌制。我曾奇怪地问过奶奶:“为什么要給五花肉抹盐呢?”一提腊肉,奶奶便来了劲儿:“因为要入味呀,每寸地方都要抹遍,而且还得适量,多了太咸,少了没味儿。你爸爸妈妈、姑姑姑父们最爱吃我做的腊肉了……”“我也爱吃,我也爱吃!”我生怕奶奶忘了我,一边咽口水,一边抢着说。“是,你这个小馋猫还用说吗?”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肉腌制好了。奶奶便把五花肉和火腿分别用绳子和铁丝穿起来。开始了第二道工序——“醺”。这时的奶奶显得特年轻,特有力。只见她像个年轻小伙子,挽起衣袖,把穿好的肉一块一块挂在灶台前早已准备好的横梁上,准备用烟火醺制。看着整齐排列的十几块形状各异的白白的肉,我打趣道:“奶奶,您今天真像个将军,您在沙场点将!这些肉就是您的兵。”“就你嘴甜。”奶奶爱怜地说。熏制腊肉的时候,是我们最开心、最期待的时刻,因为我们能闻着腊肉香一边烤火一边听奶奶讲各种故事,渴望着立刻吃上那油汪汪、香喷喷的美味。看出了我的心思,奶奶慈爱地对我说:“乖,腊肉日夜不断火,烟熏二十天左右才能好,再忍忍,你爸爸妈妈打完工回家,我们就可以吃了。”于是,我们又整天盼着爸妈回家……

被烟火熏制了二十来天,腊肉成了个黑乎乎、脏兮兮的调皮孩子。奶奶给这些调皮孩子洗起澡来一点儿也不含糊。她一手提着它们,一手拿着钢丝球、菜刀和食用碱来到河边。我也好奇地跟着奶奶,只见奶奶好像使出全身力气帮这些“孩子”洗澡。看着奶奶用力地一会儿刷,一会儿搓,一会儿又用菜刀刮,我担心地问:“奶奶,累吗?”奶奶立即绽放出笑容,和蔼地说:“不出力,怎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呢?”腊肉被清洗过后,一改原来的模样,皮变得黄黄的,像抹了一层酱油,瘦肉变成了粉红色,白白的肥肉也染上了淡黄,看着就想咬上一口。

爸爸妈妈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帮奶奶烧火,准备蒸腊肉。只见奶奶把腊肉切成一片片的,放到碗中,再把碗放到锅里,对我说:“加柴火,火越旺,蒸出来的肉也就越香。”一听这话,我便拼命地加柴火。每次奶奶蒸完腊肉端出来的时候,望着眼前这香气四溢的食物,我的小手就再也管不住了,情不自禁地捏起一块就往嘴里放。哇,浓浓的香汁在舌尖溢开,当喷香的瘦肉遇上饱满的肥肉时,我的味蕾已被折服,真好吃!

大年夜那天,村子里到处飘着腊肉的味道,这味道是那样的浓,是那样的诱人。这浓郁香味中还弥漫着厚厚的亲情,在外打工的人,每到过年,无论多忙,都会赶回家吃腊肉;出远门时,亲人总会记得在他们的行李箱中装上一袋子腊肉;即使是有人实在不方便回家,家人也不会忘记给他邮寄一袋腊肉。

腊肉既是家乡的美食,更是家乡人亲情、友情传递的纽带。

指导教师:彭雪忠

教师评语

腊肉是萍乡芦溪县家喻户晓最有特色的家乡美食之一,曾以多种品牌远销全国各地。春节前后,在农村,腊肉是餐桌上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小作者是个留守儿童,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他将家乡腊肉的整个制作过程写得详细具体,通过“我”与奶奶的对话写出了腊肉中饱含的浓浓亲情和“我”对故乡的热爱。

猜你喜欢
五花肉腊肉工序
腊肉和臘肉你肯定搞混了
闲话“腊肉”
修铁链
五花肉,我想对你说
减少无效工序提高作业效能的认识与方法
五花肉先煸再炖,不腻
南昌的佳肴
五花肉先煸再炖,不腻
电缆行业成本核算中原材料损耗算法分析
寒冬腊月,腊味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