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控流作用的影响

2017-03-29 10:39杨茗邯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中职教育影响

杨茗邯

【摘 要】本文从学生流失的原因出发得出造成流失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职教育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而缺失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职流失学生中有50%以上都是因为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读书无用论”等原因主动放弃学业;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职校控流的影响、作用以及职校如何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用进行学生流失控制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控流作用;中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影响

中职教育是教育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了向社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的重任。而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职业教育在新的就业形势引领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较于普通教育,中职教育受限于社会、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的综合影响,广泛存在在校生流失的现象。

一、中职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自古以来,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职业观念,而职业教育强调的就是人才的技能教育,根深蒂固的思想使来自全社会巨大的舆论压力抛向职业教育。社会观念的偏差导致社会各界人士对于中职院校毕业生存在严重的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职校在校生的流失。中职学生抵御外界誘惑的能力不足,学生很容易在学习期间受到外界不良诱惑吸引,致使学业荒废。

(二)个人方面原因

1.学习动机不足。一方面,中职学校录取分数线远低于普通高中,造成学生在选择进入职校时就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以至于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是厌学、逃学。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入学门槛较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2.心理原因。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叛逆是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而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常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但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这就使得他们极其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沾染不良的习惯。学生在学校中甚至还会成立“团体”,这样的话他们日常行为更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甚至会出现集体辍学的恶劣现象。除了上述现象之外,流失学生当中还存在攀比、网瘾、早恋、酗酒和打架斗殴的恶劣行为,这些也侧面反映了扭曲的心理状态和畸形的价值观。

(三)家庭方面原因

1.对职业教育认识误区。在许多家长眼中,初中毕业之后是打工,接受中职教育的最终还是打工,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学生职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操作技能更能够让学生用系统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更有利于技能上的提高和发展。

2.家庭经济压力。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逐年递升,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但是教育支出和在读期间收入缺失使得许多家庭难以承担。而且对于来自于经济薄弱的农村家庭的学生,在校期间在生活消费上的不足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自卑心理,选择辍学打工挣钱来弥补自身虚荣心理。

(四)学校方面原因

1.学校管理不善。许多职校为了抢夺生源、完成招生指标,任意降低招生门槛,甚至在某些学校招生工作已经代替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核心任务。一方面,过低的入学门槛使生源组成鱼龙混杂,难以对其形成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招生困难使得校方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惩治多以批评教育为主,不敢开除每一个学生。但没有严格的管理,学生行为得不到约束,反过来促使生流问题更加严重。

2.教学设施落后。许多中职学校一味扩大招生规模和增加专业设置,但是与专业匹配和学生人数相适应的实验和实习设施却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了“纸上谈兵”成为某些专业实训课的真实写照,许多学生因学不到东西而选择退学。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对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学生而言,职校许多完备的管理措施往往也是无效的。此外多数职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全部学习课程开设以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为主,造成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

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控流作用的影响

学生只有从心理上接受职业教育,对自身职业生涯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教育之中。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

(一)认清自身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在对流失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这也说明了学生对在职校中的学习和自身特点并不具备清晰的认识或者与职业发展结合度较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了解自身能力类型、确立自身职业兴趣、建立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职业理想产生巨大的专业学习兴趣。职业规划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学生观察自己的另一个视角,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擅长以及社会需要对专业选择和学习做出综合选择,有效激发了学习动机。另外,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来看,职业规划就是学生在校期间为走向社会、走进职场所做的准备工作。职业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处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职校学生增加对各种职业在社会分工和经济结构中的位置,了解未来职业生存状态和职业定位,这些都给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带来丰富的指导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给学生培养职业兴趣、成功选择职业以及设计完整人生提供充足的建议,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职业兴趣方面实现控流。

(二)渗透德育教育,矫正不良心理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即为职业道德培养。职业规划强调对学生道德教育、心理辅导等多个方面。前文中提到许多学生是因为心理问题才选择退学,因此职业规划教育中渗透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培养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新一代职业技术人才。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职业发展中需求层次理论,能够鼓励学生为实现人生价值由他律走向自律,在提升自我约束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职业生涯中所要具备人文情怀,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收获更多的尊重。而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对学生的德育还能够破除学生不良的消费观,杜绝生活上的奢侈浪费,减少家庭经济压力和消除学生过度的虚荣心理。这些能够实现对学生退学心理的矫正,从心理层面实现控流。

(三)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权衡学习和就业关系

近年来,社会的人才需求方面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时许多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一现象的发生正是说明了在大部分院校教育中都普遍存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的现象,造成了学生盲目学习,盲目就业。中职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缺失较于本科、研究生院校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更大,因为中职毕业生更多地依靠技能的提升带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因此,学校方面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在自身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努力“靠近”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这样学生才不会轻易放弃专业学习的机会,权衡专业学习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观念认识层面上实现控流。

【参考文献】

[1]高玉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中职学生的导向作用观察[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2]肖建红.中职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

[3]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4(11)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中职教育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