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金会的大未来

2017-03-29 03:26墨羽本刊资料库
收藏·拍卖 2017年3期
关键词:粤剧艺术史艺术

文:墨羽 图:本刊资料库

艺术基金会的大未来

文:墨羽 图:本刊资料库

何享健慈善基金会-本土电影短片项目海报。

截至2017年2月22日,我国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共5593家,其中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有575家,占基金会总数的10%。在国内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艺术基金会,他们是如何运作的?

10%的国内基金会以资助文化艺术发展为宗旨

张伯驹先生自年轻时起,为避免珍贵文物外流,和夫人潘素斥巨资购藏大量书画文物珍品。在他的藏品中,有我国传世书法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还有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卷、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宋徽宗《雪江归棹图》等,都是在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2017年2月18日,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揭牌,受到文化艺术界广泛关注。

近几年,艺术资助在我国逐渐增多并走进公众视野,除国家投入的部分项目和资金外,由民间组织的各种协会和基金会也开始发力。2016年我国首部《慈善法》出台,使得很多民间的公益慈善机构能够以独立的身份注册和运营,被认为是慈善元年。一年以内新成立的艺术基金会,还包括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北京798艺术基金会、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为蔡志松)、北京元典艺术公益基金会、隋建国艺术基金会成立、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北京国美艺术公益基金会、单向街公益基金会、王式廓艺术基金会、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上海宝龙文化发展基金会、江苏大剧院艺术基金会等。

截至2017年2月22日,我国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共5593家,其中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有575家,占基金会总数的10%。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有言,中国现在可能更关注生存、民生问题,这只是一个开端,但未来3-5年,随着财富和社会资本的剧增,中国的基金会就会走向文化艺术重构的轨道上来。

表:净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的24家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基金会

红线女曾受到扶掖粤剧艺术基金的赞助。

据基金会中心网提供的资料统计,全国31个省市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拥有的文化艺术类基金会数量,占据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江苏、浙江、河南、福建等省份紧随其后,它们在近两年的GDP排名中,也位列全国前1/3。文化艺术类基金会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但也因为多种复杂因素而催生出一些特例。云南省尽管GDP排名靠后,但近年来因旅游业和“文艺滇军”而备受瞩目,文化艺术类基金会数量跻身全国前十。2013年10月成立的云南省亚洲微电影基金会,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云南临沧政府努力抢占“微电影”新高地拉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决心。情况类似云南的,还有海南和山西,完全相反的例子是四川。四川省2016年GDP排名第六,全省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基金会仅有3家。

“亿元俱乐部”里的文化艺术基金会

500多家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基金会中,净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的有24家,大名鼎鼎的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便是“亿元俱乐部”中的一位。民生银行资助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2017年1月开始两馆合一的搬迁工作,资源整合优化,在上海民营美术馆遍地开花的竞争热潮中,布下了全新的战略格局。

令人叹服的是,24位“亿元身家”的基金会里,竟然有两家均以扶植粤剧为己任,并且都属于公募基金会。其中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建立于1992年,算得上是老牌艺术基金会了,由时任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发起创建,最初得到了林余宝珠、何鸿燊、林文恩、戴德丰、梁秋、林伯欣、梁洁华、霍林淑端、林凤娥、陶开裕等热心人士以及一批单位的支持和帮助,筹集到一笔资金,并通过管理和营运增值,在激励优秀剧目创作,支持粤剧艺术改革创新,改善粤剧演出团体的装备,活跃粤剧演出,扶掖粤剧艺术人才,支持群众粤剧活动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不同于资金来源充裕稳定的非公募的民生艺术基金会,振兴粤剧基金会近些年募集到的捐赠收入微乎其微,但仍能凭借当年的“辉煌”保障每年300万以上的公益支出。2006年成立的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从名称上看,由“振兴”到“繁荣”,显然是预备好来接下接力棒续写新篇章的。两个基金会的主管单位分别是广州市文化局、政协广东省委,政府重视、经济富庶、民意深厚,这是粤剧艺术之幸。

2013年成立的广东省何享健慈善基金会,以发起人“美的之父”何享健先生的字号命名,原始注册资金5000万元及后续运作资金主要由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捐赠。文化艺术在何享健慈善基金会关注的三个公益慈善领域中排在第一位。基金会正在运作的两个重大项目,一个是捐赠一个亿参与建设的多功能养老服务社区项目,另一个是占地总面积4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3亿,以营建岭南园林艺术的时代精品为目标的和园。除此之外,点缀式的持续支持推进的一些小而精的艺术项目,倒也分外用心,呈现出专业团队的素养。如支持“老艺术 新媒介”顺德本土艺术活化项目;资助顺德首家正式注册的影像类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梅卡媒体创作中心采集、记录、保存“当代本土民俗”;连续两年资助少儿粤剧训练计划等,逐渐对顺德本地文化艺术发展形成有益的补充力量。

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

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现场。

各省文化艺术基金会数量

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的活动中,杨澜带孩子们看展。

第九届AAC。

艺术基金会的运营技术含量

严格把握统计口径,500多家关注文化艺术领域的基金会中,重点关注艺术领域的基金会有173家,占基金会总数的3%。这里面有在行业内浸淫三十载的“老大哥”,如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潘天寿艺术基金会、黄胄美术基金会等,也有诸多新锐的后来者。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由吴作人、习仲勋、方毅、谷牧等发起,2016年因协办“世界艺术史大会”而频频曝光。“世界艺术史大会”被称为艺术史的奥运会,1873年以来从来没有在西方以外的国家举办。在中国举办,不仅有利于中国学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复兴,也有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实现。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早在2010年便决定拨款成立“艺术史专项基金”,支持中国申办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并为国际艺术史学会学刊和《中国艺术史研究年鉴》的编辑出版提供启动资金,希望通过此举能够提高中国艺术史界的整体学术水平。更加宏伟的目标是,完成国际艺术史研究领域从西方一枝独秀向西方与中国两大审美体系双峰并峙局面的重要转变。

作为中国最早的、影响力最广泛的、规模最大的名人艺术类非公募基金会,20多年来,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围绕着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中外艺术交流、艺术教育、艺术管理和社会公益等七个领域,积极有效开展了包括吴作人艺术奖、萧淑芳艺术奖在内的一系列评奖和学术公益项目资助,20年前曾经的获奖者大多已成为当今中国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同时设立各类专项基金,不仅开拓了基金会的工作领域,也吸纳了广泛的社会资源加入到推进中国艺术发展的事业中。2015年基金会与北京城建琨廷在房山共建艺术地产项目,同期推出“琨廷艺术实验计划”,谨慎地探索着开拓筹资渠道的新的合作模式。

后起之秀雅昌艺术基金会,自诞生便拥有“老大哥”们经历了漫长摸索阶段才获得的战略眼光与高端套路。2017年2月22日,雅昌艺术网低调地发布了一篇新闻,宣称雅昌艺术基金会“AAC艺术中国”项目正式设立。“AAC艺术中国(Award of Art China)”已经连续评选了10届,已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年度评选,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在中国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评选。2012年设立的雅昌艺术基金会,尽管目前的净资产规模较小、项目的多样性与创新性等方面尚有不足,在雅昌下的一盘棋中,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艺术基金会的逐渐增多,我国艺术资助的触角也开始伸向各个层面,资助的方式也更为多元。既有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也有服务、智力等形式的帮助。2014年底杨澜创办了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倡导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的艺术教育,目前主推“爱的启蒙”儿童艺术课程、艺术教师种子发展计划、阳光艺术之旅这三项公益活动,并将在未来通过与全国福利院系统的合作,发挥艺术治疗的功能,让弱势的、没有机会接触到艺术教育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艺术教育感受到一种更为完整的人的发展。杨澜这次布局的艺术教育领域,从顶层架构上来判断,让人有颇多期待。

(编辑/董萍)

猜你喜欢
粤剧艺术史艺术
SINGING THE CHANGES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纸的艺术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