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包装安全的《食品包装》教学改革探索

2017-03-29 06:45王彩印吕亮李超黄俊彦
绿色包装 2017年1期
关键词:食品包装核查卓越

王彩印,吕亮,李超,黄俊彦

(1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116034 2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研究院,大连标准检测研究中心,大连,116021)

基于食品包装安全的《食品包装》教学改革探索

王彩印1,吕亮2,李超1,黄俊彦1

(1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116034 2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研究院,大连标准检测研究中心,大连,116021)

食品包装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包装企业的审查细则,结合我校(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体系下《食品包装》课程教学现状,提出《食品包装》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方案,从《食品包装》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两个方面结合卓越工程师和包装技术方向培养目标分别进行了探讨,以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食品包装;安全;教学改革

食品包装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食品包装必须保证被包装食品的卫生安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食品包装亦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食品包装使用的原材料、辅料、技术和使用方法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食品包装保护食品不受外界污染,保持食品本身的特性不发生改变;其次,食品包装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要避免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迁移至食品中影响食品的卫生安全。基于食品安全的重要

性,从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包装企业的审查细则出发,结合我校(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食品包装》课程教学现状,本文提出《食品包装》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更好的成效:第一,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食品包装从业人员;第二,使《食品包装》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更好的配合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达到培养目标;第三,提高未来食品包装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第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食品包装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1 食品包装安全概述

近些年,食品包装安全问题频现,如一次性纸包装产品荧光物质超标、塑料包装制品塑化剂超标、有害物质从包装材料到食品的迁移、以及包装材料重金属超标等。从目前出现的食品包装安全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主要由两个方面导致,第一,包装材料的不当使用;第二,有害物质的迁移;第三,塑化剂问题。

首先,包装材料的卫生级别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和药品级。生产食品包装的企业应该具备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达到食品级要求。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具备生产食品包装制品条件的小型企业或者家庭作坊,生产环境差,一些不法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产品中添加非食品用添加剂,如工业级的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禁止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的添加剂被非法添加到食品包装材料中;为了牟取私利,甚至使用工业级原料或者有毒的再生废料进行食品包装生产。尤其是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废旧塑料垃圾、医疗废弃物等回收加工,制作成食品包装制品投入市场,这些再生塑料制品中增塑剂、甲醛和稳定剂等有害物质往往超过食品包装标准,长期使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1]

其次,人们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壳)类、塑料类和金属罐类等。但有些包装材料中会存在一些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当包装材料与食品接触时,这些小分子化学物质会迁移到食品中,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对食品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和从业者的重视。美国、西欧和日本学者对纸壳类、塑料类、金属罐类食品包装中的小分子污染物的迁移及毒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家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或行业规定以确保这些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2]。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机构(FDA)发布的FCN通告、欧盟发布的各类框架协议等规章严格限制了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质量、所用助剂的种类及用量、小分子迁移量等指标,确保塑料、纸类或金属包装的食品安全。

再次,自从台湾的食品检验部门在检测食品时发现了邻苯二甲酸二酯后,塑化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塑化剂主要就是指增塑剂,是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目的是为了増加塑料的柔软性和可拓展性,从而让塑料的物理性能更加优异。增塑剂种类繁多,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或DnO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

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DC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等,如果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容器或包装物含有增塑剂,增塑剂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长期摄取甚至会有致癌的隐患[3]。国家卫生部发布通报,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的规定,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目前,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与发达国家的要求规定一致[4]。

为了能够确保食品包装的安全,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学者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包装的成型、迁移量的控制、安全法规的约束等各个环节来最大程度地保护食品的安全。目前,我国食品包装安全方面的研究依然比较匮乏,与国外相比,我国有关食品包装安全的标准较少,检测项目还没有与国际接轨,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食品包装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机制的完善,亟需建立多类化学物质检测的方法,完善各类检测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食品包装安全保障。为此,从食品安全角度去加强和完善《食品包装》课程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食品包装安全观念并掌握危害物检测手段和方法至关重要。

2 我国食品包装企业准入制度控制体系

自从2006年开始我国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强制性市场准入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对食品包装、食品包装用原辅材料、添加剂以及相关设备实施的监管力度,以确保食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产品包括21个产品,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等制品产品包括39个产品。制定了食品用纸(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包括食品用纸(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办法和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生产使用用纸(塑料)包装、容器制品的企业要进行实地核查,核查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生产资源提供、采购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生产安全防护7个部分,共7章25条55个核查内容。分否决项目和非否决项目[5],如表1所示。

核查内容 核查项目 是否否决项目组织领导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否管理职责有效实施环境要求 否车间要求生产设施 是库房要求 否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设备工装 核查要点中是否具有《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为否决项,其他为非否决项检验设备 否人员要求 否技术标准 否工艺文件 否文件管理 否生产资源提供原辅材料采购采购质量控制其中原辅材料必须提供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必须使用食品用原辅材料,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使用台帐,原材料不得使用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两项为否决项,其他为非否决项采购文件 否采购验证 否工艺管理 核查要点中是否使用了非食品用原辅材料的助剂及添加剂;助剂及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为否决项,其他为非否决项生产过程控制过程检验 否搬运贮存 否包装标识 是检验管理 否出厂检验 否不合格品 否退货品 否生产安全防护 安全生产 企业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有毒化学品的污染,生产厂不得同时生产有毒化学物品为否决项产品质量检验

在核查项目中,非否决项结论为“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种。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否决项目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在实地核查中规定严重不合格项不多于1项且一般不合格项不多于6项,无否决项,则实地核查结论为合格,否则,当严重不合格项为2项及以上,或者一般不合格项为9项及以上,或者否决项为1项及以上结论均为不合格[5]。

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对实地核查的核查要点、包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关键点控制、必要生产设备、产品检验项目和标准、以及评判标准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规定。作者也参与了一些食品包装企业生产许可审查的实地核查,在核查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大部分食品包装企业管理人员对食品包装安全的意识还不够,只是为了申报食品包装生产许可证而做一些临时的准备,并未将的质量安全生产融入到日常的生产过程中。

第二,食品包装企业质量管理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和实施。

第三,从事食品包装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第四,虽然审查细则中对实地核查的要点说明详尽,但并未有统一的标准,如何在审查中做到数据化和标准化也是核查人员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对食品包装安全的意识不够,我们需要培养更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食品包装人才,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同时需要改进相关制度,以确保食品包装安全。

3 我校《食品包装》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2012年,我校(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指导思想下,结合我校包装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岗位能力为目标,以校企联合、双导师为保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研学融合为基础,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包装工程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具有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包装专业应用型工程人才。[6]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制定了适用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采取3+1教学模式,在校学习三年理论课程,校外实践一年,与卓越工程项目配套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均进行了探讨和改革,《食品包装》课程实践为配合包装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具体课程为核心的大范围实践课程与创新活动联系起来,从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实践课程成绩等方面进行改革,并结合我校包装工程现状,提出了以“产品导向”和“工程导向”的改革方案,从《食品包装》课程校内实践项目、模拟实践项目和综合实践项目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内容。随着我校包装卓越工程师项目的实施和推进,《食品包装》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也需要根据市场和实践基地的现状及时修改和完善。

2012年和2013年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全部实施包装工程师卓越计划,未分方向。《食品包装》课程为专业必修课,2014年后包装工程专业分为卓越工程师和包装技术两个方向,《食品包装》课程为包装技术方向的必修课,卓越方向并未开设食品包装相关理论课程,只能在实践中根据实践企业的具体情况完善相关知识体系。目前我校包装工程专业《食品包装》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化学成分、食品的性质和包装技术及食品的保藏。校内实验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主要包括:食品软包装材料的测定、不同包装形式对食品保鲜效果的影响和不同食品包装材料的透氧度测定;第二部分是1周的食品包装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对选定的食品进行市场调研、包装材料的分析与选择、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食品包装实践基地主要是大连市产品质量研究院、希悦尔(中国)有限公司和中粮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从我校目前的培养计划和《食品包装》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食品包装》教学的改革:

第一,卓越方向缺少《食品包装》相关的理论体系,校内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还需进一步融合,加强工程人才的培养;

第二,《食品包装》教学内容缺少食品包装安全的内容,安全是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校内教学需加强食品包装安全的内容,提高未来从事食品包装人才的安全意识;

第三,校内实践内容与企业实践应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由于食品包装企业在卫生、安全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食品包装企业较少接收大量学生的参观实习,学生对目前食品包装现状、食品包装企业的准入制度和特殊性了解较少;

第五,近几年除了课程配套的实践之外,学校开展了各项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企业也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但除了个别学生外,这些实践项目并未得到普及,学生的参与度依然不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实践项目,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我校《食品包装》课程教学我们提出几点改革内容以供探讨。

首先,针对包装工程专业的开设《食品包装安全》系列讲座,讲座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校内教师讲授,主要介绍食品包装安全现状、食品包装安全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由企业导师讲授,主要介绍食品包装企业现状、食品包装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等内容,食品包装安全系列讲座即可弥补目前我校卓越方向的食品包装内容的缺失,也可以补充包装技术方向的食品包装安全内容。食品包装安全系列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食品包装安全的危害源、包装材料及制品中有害物迁移与控制、食品包装相容性与货架期、食品包装生产流通使用中的安全保障;第二部分包括:食品包装安全与社会管理、食品包装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包装企业安全管理等,第二部分主要由企业导师完成授课。

其次,包装技术方向和卓越方向的学生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包装技术方向的学生大部分都会有考研继续读书深造的想法,卓越方向学生更愿意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两个方向的课程实践应贴合本方向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分别制定,包装技术方向的《食品包装》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而卓越方向的实践内容除了校内实验和模拟实践外,有较长实践的企业综合实践内容,制定具体可行的食品包装企业综合实践指导书,完善企业实践控制和考核制度,加强企业实践的成效。

再次,为了激励学生对校内实践竞赛项目的热情,应加强和完善校内模拟实践的成效、考核和学生制度,同时,实践项目课题应更多样化,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 结论

食品包装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包装安全的意识、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是改善食品包装安全现状的主要手段,本文从食品包装安全入手,提出了高校包装工程专业《食品包装》课程的教学改革,只有不断加强学校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包装人才。

[1] 黄鹂, 张艳红. 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及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食品, 2016(11):14-15.

[2] 许文才, 李东立, 魏华. 国内外食品包装安全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09:30

[3] 陈军, 柳艳. 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残留的检测[J]. 检验检疫科学, 2008, 18(6): 45-47.

[4] 张静, 吕亮, 崔立华,等. 塑料包装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检测方法与标准的探讨[J]. 塑料科技, 2011, 39(12):80-82.

[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

[6] 黄俊彦,王晓敏,邢浩等,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04(5):89-98.

Food Packaging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Food Packaging Safety

WANG Cai-yin, LYU liang, LI Chao, HUANG Jun-yan

Food packaging is signifcantly important to food safet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packaging security and production license examination rules for food packaging enterprise,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reform idea of food packaging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food packaging curriculum in packaging engineering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on food packaging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reform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The research result makes sense for improving the food packaging teaching.

food packaging;safety;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400 (2017) 01-0044-05

10.19362/j.cnki.cn10-1400/tb.2017.01.005

王彩印(1982—),女,甘肃会宁人,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包装设计,防伪包装技术.

猜你喜欢
食品包装核查卓越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