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的跨文化交际

2017-03-30 00:50夏传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第三版跨文化交际

夏传真

摘 要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再内容上很好的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文化背景、非语言过程、社会行为准则及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该教材文章多出自于美国期刊,美国文化偏倚重,且文章内容多涉及20世纪,本世纪的内容几乎未有涉足。对于大学英语老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补充地域性文化知识和主题性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以便切实提高跨文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 跨文化交际 教材解析 教材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3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语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包括行为地得体性外,还包括交际结果地有效性。美国学者萨莫瓦和波特讲跨文化交际归纳为三个方面: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等)、语言过程和非语言过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和萨丕尔以来,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都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将语言系统与文化系统紧密相连并相互依存。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教学目标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的重点教材,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在教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读写教程》选材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时代性,题材广泛,体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涉及语言文化、人文习俗、科技发展、社会时事等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如何有效地进行交际,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项核心内容。《读写教程》涉及到很多的价值观方面的题材。譬如《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 2 Text A 的课文“Swimming through fear”是一篇饱含正能量、寓意深刻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一次跳水经历后,对水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多年后,一次和朋友在法国旅游,途径一个沙滩时,惊闻一个男孩溺水,生命危在旦夕。文章字里行间描述作者内心的挣扎:恐惧、无奈、放弃、救人和自我救赎。文中作者战胜自我,营救溺水儿童的行为为大学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正能量的提升与传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 4 Text A 的课文“The surprising purpose of travel”,着重介绍美国人对旅行的思考:旅行准备的忙碌、旅行过程中的无尽等待、旅行的疲惫及旅行后的万千感慨。此文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美国人的时间观念,美国人对旅行过程的向往和无限遐想,以及旅行后諸多的思考和回味,重新审视美国人的价值观:唯有更好的享受旅行才能更高效的工作,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价值观的体现。《读写教程》第四册Unit 5 Text A 的课文“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文中描述华人移民第一代和第二代在美生活中遇到的文化冲击。一方面,移民第一代对原有文化、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的坚守,另一方面,移民第二代对美国本土文化的适应、具备多种语言交替使用的能力。文中表述一家人的餐桌文化展现,老一代移民和家乡亲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互相礼让,态度谦虚谨慎,中国人语言表达固有的绕弯子;新一代移民表达直接,情感外露,无法理解父辈人的价值观,文化冲突不断。

1.2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背景”

《读写教程》中多长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特征,其内容丰富,突出体现在文章中的词汇、短语、语法、篇章结构及文体方面。如第三册Unit 1 Text A 课文的标题“ Never, ever give up!”,看起来貌似矛盾的两个词汇却并列地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标题中,刚开始学生会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的同学是认为教材印刷出现错误。认真对过后,学生们发现,此标题的设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当职首相丘吉尔,返回自己高中就读的母校哈罗公学,为当时的年轻的学子们进行了及其简短却鼓舞人心的演讲。演讲内容寥寥几语,却展现出丘吉尔的人格魅力:坚强、坚忍和坚定,同时也为年轻学子们树立榜样,明确人生的奋斗方向,是一篇鼓舞年轻人积极奋斗勇于做时代的弄潮儿一篇传播正能量的文章。又如第三册Unit 3 Text A 的课文“Fred Smith and FredEx: The vis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Fred Smith 和他自己创立的包裹邮递王国--联邦快递(FedEX),他对梦想的执着,在事业方面的拼搏,联邦快递一直秉承“联邦快递,使命必达”,其使命感与责任感息息相关,员工的使命感在职业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联邦快递是一个跨时代的标志,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国际型物流公司,走到哪里其标识都引人瞩目,它更是美国独立进取、自力更生和勇于拼搏的代表。

1.3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过程”

非语言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 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非语言交流是不用言辞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可能进行反馈。”(伯贡与赛因,1978)第三册Unit 4 Text B “What nature is telling you”,文章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珍惜物种的濒临灭绝、海洋生物的异常行为等,描绘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例,文中没有语言对话,没有言语的交流,却通过描述出的空间来感受文章相表达的深刻含义。

1.4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行为准则”

社会行为规则是个很大的概念,即人们要很好的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遵从的习惯、方法和大多数人认同的规矩。如第三册Unit 8 Text B “Reflections of a Chinese mother in the West”,文中提到中西方母亲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巨大分歧:西方人追求独立自我民主尊重,我们所谙熟绝大多数传统中国母亲的教育方式则是权威维护协助保护。

2 《读写教程》中跨文化交际内容设计的不足之处

全套教材中,节选美国期刊的文章多达80%以上,严重影响和误导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领域的深度理解和学习;此外,部分章节在选材内容的难度上忽略的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真实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需加大多国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类文章,适当增加难度适当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让大学生真正的了解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建良,陈锋.浅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中的跨文化交际[J].嘉兴学院学报,2015(3).

[2] 谭瑜.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目标及实践对策探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6).

猜你喜欢
第三版跨文化交际
美防长罕见一年两度访越南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大数据对百科全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作用——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
《天然碱》第三版已于2013年6月出版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财务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第三版)
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