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2017-03-30 14:49林丽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激发情感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林丽

【摘要】《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三维”目标。语文是一门生动而富有情感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充分利用人体各种感官激发情感,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激情朗读体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实现情感目标。

【关键词】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激发情感;激活情感;体验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利用感官,激发情感

情感具有感染力,凡是具有强烈情感的事物都会在人们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学生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时,才会受到熏陶,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爱憎分明的感情,丰富、优美、饱含深情的语言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人物的高大形象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在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情感。

如在《生命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一句名言:“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让学生从名言中初步认知“生命”的意义。然后,教师用丰富的感情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生命的真实故事:北京時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7级的超强地震。在天崩地裂的那一瞬间,一个年仅2岁的名叫欣宜的孩子,被父母用双手从死亡线上奋力托起,孩子获得了重生,可是,父母却遇难了……伴随着真实的画面,一曲韩红的《天亮了》响起。此时,老师流泪了!大多数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甚至泣不成声。

又如,在《神奇的极光》这篇科技说明文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将课文中极光冕、极光弧、极光带、极光片、极光幔、极光芒等彩色照片和动态的极光变化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自然,从而对大自然的神奇充满着想象,达到情感升华。

二、对话情境,激活情感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穿越时空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但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注重对情感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感“他”情而生“我”情,从而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当同学们经历着,他们所获得的远比我们单调的总结、概括得更丰富、更深刻。在现行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目是可以创设对话情境的。如《唐雎不辱使命》《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丑小鸭》等,这些带有角色对话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对话再现情境,学生不仅仅是作为阅读者,更是故事里的参与者。学生在对话中融入文中情境,以达到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从而激活情感升华,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便在对话是实现。

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由于本课的语言艺术比较突出,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教师可让学生同桌之间,自定义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在对话进行过程中,学生表现活泼,纷纷模拟文中人物说话的口气,仿佛自己就是唐雎或秦王。这样,学生在投入的对话中,不自觉地融入课文的情境中,仿佛在穿越时空,感受到唐雎舌战秦王的真实场面。

再如,教学《故乡》结尾一段时,我创设了一个对话情境,要求学生以个人的身份向别人转述“我”此时的心理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是作者,“我”想告诉别人什么呢?这是一个学生的一段关于“我”的心理描写:“我”的内心很复杂,想到自己和闰土的关系,希望下一代宏儿和水生,不要像“我”和闰土一样,应该感情融洽,应该有新的生活;“我”把希望的有无和路的有无看成同一道理,只要勇敢追求,希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通过“我”和别人的对话,让学生智慧之花得以闪现,足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三、激情朗读,体验情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文章风格各异,决定了变化万千的多种朗读风格。通过调节朗读的语调节奏,闯进作品的意境,诠释作者创作时的心灵激情。

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朗读中,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在《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朗读中,应以沉缓的声音、深切的语调,来体味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朗读《最后一次讲演》,开始应以低沉的喉音平静地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到愤怒,由咆哮到自豪,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便如在眼前。在《出师表》的朗读中,应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才能体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情由景动,感自心生。学生通过富有激情的朗读,延伸作品的形象、展示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走进作品,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用丰富的情感进行教学,学生用丰富的情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就会水乳交融,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更加多姿多彩,情感目标就能如愿以偿地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利群主编.优秀教师课堂氛围营造的艺术[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2]李海.试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

[3]曾宪春.巧设阅读『疑点』,引导学生探究[M],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12).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激发情感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浅谈高中政治选修课堂的情感生成策略
三维动态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与实践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谈谈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