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考究

2017-03-30 10:15屈邦振岳茜茜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单音语素现代汉语

屈邦振,岳茜茜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考究

屈邦振,岳茜茜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除了记录汉语的音、义之外,还有自己的形体。在现代汉字系统中,汉字字形跟音义之间的关系非常错综复杂。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汉字,从数量统计、意义类型及意义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考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一类只具有单个读音和单一意义的汉字。

单音单义字;意义分析;语法聚合

随着词典全面标注词性实践的深入、中文信息处理的不断进展以及句法研究对语义的重视(如配价语法),单音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1-2]。在汉语里,字和词往往很难分开,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则以单音节词为主。由古代汉语沿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字,可能是一个能够独立使用的词,也可能是一个构词语素。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有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能再使用;但是作为语素来看,它们还保存在现代汉语里[3]。现代汉字体系中,有一字多音多义的情况,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单音单义字,由于单音单义字自身的特点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从而使单音单义字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受到重视,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单音单义字。

一、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计量考察

本文以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索引的方法,抽样选取a、b、c、d四个拼音字母所辖共1713个汉字,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计量统计,得出单音单义字共646个。

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比较,我们将相关统计数据呈现于表1、表2中:

表1 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所属领域分布情况

表2 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内部词类分布情况

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一)在抽样选取《现代汉语词典》a、b、c、d四个拼音字母所辖的共1713个汉字中,单音单义字共646个,所占比例为37.7%,接近四成的样子。这个数据说明现代汉语中单音单义字占的比重还是挺大的。

(二)单音单义字内部,所属领域比较单一,大部分为书面文言字、表古代用法的字、人名地名用字、化学元素以及现代汉语里所讲的语素字。

(三)在汉语中,字、词历来很难割裂开来,根据词性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词性的,在单音单义字中(调查的646个汉字)首先名词所占比重最大,有39.4%,其次是动词,有19.3%,最后是形容词,有8.3%。

对上述计量结果加以分析,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在现代汉语中,单音单义字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单音单义字大多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而且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有一部分字,如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字、表示动物或植物的字、表示化学元素、乐器、地名、姓氏、人名的字。

汉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假借、转注等情况的发生,很多造字之初是单音单义的汉字,会逐渐发展成为多义字或多音字。而这些单音单义字大多是对当时人们日常基本生产生活内容的反映,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些单音单义字不再为人们经常使用,就成了现代汉语里的单音单义字。同时还有一些新生事物,尤其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事物,人们会新造一批单音单义字来表示这些事物。

二、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基本类型

在本文考察的《现代汉语词典》a、b、c、d四个拼音字母所辖的共1713个汉字中,单音单义字分布领域比较单一,下面就不同的小类做详细的分析。

(一)书面文言字

语言是传承发展的,记录汉语的汉字也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从历时的角度看,字在最初表达意义时应该是单义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改变,一些字逐渐发生了种种变化,其中一部分增加了新的意义,演变成了多义字;一部分则继续保留,成为现代汉语里的单音单义字。例如:

疢:〈书〉 病,疢疾;

谙:〈书〉 熟悉,谙熟;不谙水性;

坂:〈书〉 山坡;斜坡;如丸走坂。

(二)语素字

就汉语词汇来说,它在古代汉语里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在现代汉语里,许多古代汉字作为词来看已经不能再使用;但是作为语素来看,它们还保存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有很多汉字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另一个语素字组成一个词,整体表示一个意义。例如:

侘:侘傺,失意的样子;

叆:叆叇,形容浓云蔽日;

箯:箯舆,古代的一种竹轿。

(三)地名、人名用字

地名人名用字也是现代汉语字典、词典收录的重要对象,由于只用于表人名或地名等具有专属性和独占性的名称,用法和意义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和固定。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这些字就不会消失,而且还会随着人类的传承发展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例如:

灞:灞河,水名,在陕西;

聃:用于人名,老聃,古代哲学家;

妲:用于人名,妲己,商纣王的妃子。

(四)表示动植物的字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有口语和书面语语体表达的分工,口语表达中多使用双音节词形式,如桉树、柏树、鲤鱼,在书面语里更多的是使用单音节形式,它们也是现代汉语中单音单义字的重要组成,如桉、柏、鲤。比如:

鲅:马鲛;

桉:桉树,常绿乔木,树干高而直;

猹:野兽,像獾,喜欢吃瓜(见于鲁迅小说《故乡》)。

(五)表示古代用法(名物)的字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过去存在的事物,在现代社会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换成了别的名称。那些曾经用于记录这一类事物的汉字也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已被人们遗弃,不再为人们经常使用。表示这些古代名物、古代用法的字,也是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重要来源。例如:

絺:古代指细葛布;

瓻:古代一种陶制的酒壶;

篪:古代的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

(六)方言字

方言字是记录方言词汇经常用到的汉字,从西汉扬雄的《方言》里我们已经能够考证出某些方言字来。方言字的产生虽然悠久,但由于使用仅限于一定的范围,意义、读音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也是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重要组成。例如:

韛:〈方〉 风箱:风韛;

甏:〈方〉 瓮;坛子:酒甏;

喠:〈方〉 无节制地狂吃狂喝:喠得烂醉。

(七)化学元素用字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随之产生的新事物、新现象需要有词语去称谓,人们为了表示这些新兴的专门术语而新造了一些字。这些字往往历史比较短,呈现为单音单义状态。这些表示专门术语单音单义字,其中主要的是用于表示事物名称的汉字。例如:

锿:金属元素,符号Es(einsteinium)。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

砹:非金属元素,符号At(astatium)。有放射性,自然界分布极少。可用作示踪剂;

钚:金属元素,符号Pu(plutonium)。银白色,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用作核燃料。

(八)拟声词、叹词

考察《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拟声词、叹词,它们中单音单义字占绝大多数。这些拟声词或叹词往往针对事物或事情发出的感叹,或模拟一些声音而创造出来的,感情表达比较直接,词义、字音相对来说也是单一的。例如:

唗:〈叹〉 怒斥声(多见于早期白话);

咹:〈叹〉 表示疑问;咹,东西收拾好了没?

嘣:〈拟声〉 形容心跳或爆裂的声音;嘣的一声,气球爆了。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双音节化是主流趋势。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现代意义上的字)曾是最简洁、最明确的表达形式。在语言交际中,汉语也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那些意义比较单一的汉字满足不了人们日益概括、抽象的需要,宽泛的词义已经满足不了语言日益精益、准确的需要,从而双音节词大量滋生[4]。所以不难看出,现代汉语里的这些比较特殊的单音单义字,多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遗留,或者作为语素存在,还有就是大量保留古代意义的字、方言用字以及记录那些新生事物的新造字。

三、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语义特征

(一)单义性

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具有单义性,这是区别于多义字、多音字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也是自身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每个词的音义关系是一一对应的,才具有了语义的确指性,而单音单义字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单义的,不会带来歧义现象[4]。从古代汉语沿袭而来的文言字,表古代用法的字、表人名地名的字、表动植物名称的字,由于在现代汉语里不再经常使用,其词义都比较单一。而表示新生事物的专门术语是对客观事物概念的具体、准确的反映,专业性强,对词义要求严格。方言字由于使用范围的局限,其意义往往也比较单一。在现代汉语里,单音单义字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样也给我们的交际带来一定的便利,不会因为某个字字义太丰富,人们在使用时还要通过理解语言环境从中筛选一个意义,这样会节省思考时间,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二)准确性

单音单义字总是与所表达的概念大体一致,虽然有的单音单义字具有感情色彩,而很大一部分则是不具有的,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的反映,尤其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单音单义字由于其意义单一明确,不必借助语言环境加以理解,它的任务就在于给人以确切的理性认识,因为词义最重要的还是其理性意义,单音单义字的意义范围精准,它不仅标志一个概念,而且还力求使其所表示的概念与相近相似的概念相区别,所以单音单义字大都具有准确性[5]。由于客观事物特征的变化,这种准确性体现得更为充分。如“踩”意为“脚底接触地面或物体”,一直以来就只有这一确定的意义,沿用至今。

(三)非常用性

通过前面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单音单义字多为书面文言字,表古代用法的字、表人名地名的字、表动植物名称的字、方言用字还有一些表示专门术语的汉字。这些汉字中的大部分字的使用频率较低,有的只在一些专业领域应用较多,或局限于某一地域使用。这些汉字整体的社会使用面较窄,所属领域比较单一。衡量汉字是否为常用汉字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该字的构字能力和构词能力,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单音单义字基本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构造能力,单音单义字大多形体较为复杂,或本来就是由其他字构造而来的,比如相当数量的化学元素字。单音单义字中也存在大量的语素字,但它们大都是不成词语素,不能自由构词,只能两个语素组成一个词,才表示意义,如双声的:侘傺、彳亍、踟蹰、踌躇;叠韵的:叆叇、玎玲、斒斓、蓓蕾;非双声叠韵的:蝜蝂、蝙蝠、鹌鹑、媕娿。由这些单音单义字组成的词,其词义也十分单一,且不为人经常使用。

四、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语法聚合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词类的标注进行了说明:“把词分为12个大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依据其词性标注,本人对所调查的646个单音单义字进行了词性分布统计。通过统计发现,在12个词类中,名词、动词在现代汉语单义词中分布最广,分别是39.4%和19.3%,以下分别是形容词8.3%,副词0.46%,拟声词1.2%,量词0.46%,数词0.46%,叹词0.46%,助词0.15%,在调查的1713个汉字中,没有出现用作介词、连词、代词的单音单义字。这一结果与语言中词类的整体分布情况是一致的。事物、动作行为都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对象或内容,于是单音单义的名词、动词普遍存在[6]。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涵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十二个大的词类聚合系统中的九类。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词类分布情况与现代汉语词中的词类分布大体一致,即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和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现代汉语名词是所有词汇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与我们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名词根本无法实现正常的描述和表达行为。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活动(包括心理活动)的词,在本次调查统计中,它的数量仅次于名词,也说明了人们在了解了事物的概念之后,开始对事物进行劳动改造。

名词、动词是存在数量最多的单音单义字,其他的词类还有形容词、副词、拟声词、量词、数词、叹词和助词。这几个词类虽然数量较少,但也是汉语交际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们对于语序、时态的表达尤为重要,能满足人们的各种表达需要,同时也说明了这几类词的使用较为频繁灵活,义项也较多。

五、对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的态度

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在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就其形体来说各个时期又是快慢变化不一的,简化甚至是繁化现象均有发生,但简化是汉字构形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变化主要在规范化原则指导下进行简化的。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的基本情况[7]。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文章共有3300字,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晋宋以后,汉字日渐增多,晋吕忱所作的《字林》有12824字,而到了清代《康熙字典》时就有了47000多字了。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录的汉字数量更多,多达85000字,不过《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了[8]。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汉字在3500左右,通用汉字在7000左右。汉字事物繁多与人们识字研究之间的不协调决定了汉字必须进行规范整理。

汉字简化、规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这些在现代汉语中占相当数量的单音单义字来说更是如此[9]。单音单义字中也有一些所谓的“死字”现象,但这些字里面往往包含很多文化、民俗等内容,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对于这类字不能一概而论的废弃,而是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知识层次差别还很大的国家来说,文字要适当地保持稳定,汉字简化要循序渐进地进行[10]。自推行汉字简化以来,已为大多数使用者所接受,总结汉字的历史发展趋势,从多种角度认真研究汉字的不同特征,进一步自觉整理规范汉字,这应是语言文字工作者长期的任务。

综上,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录的单音单义字进行抽样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单音单义字占有相当的比重,这说明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目前学界对于单音单义字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加之数量很大,统计起来难免出现疏漏,并且受作者能力与时间的限制,统计分析做得还不是十分全面,所以对于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还需要更为细致认真的研究。

汉字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通过对现代汉语单音单义字这一类数量很大、非常用的汉字进行计量统计分析,再从单音单义字的意义类型、语义特征以及语法聚合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汉字字形跟音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汉字。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6-217.

[2]王世友.现代汉语单义词的确定[J].语言研究,2003,23(4):32-35.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校订重排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327.

[4]郑悦怡.《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名词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5-47.

[5]赵允敬.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26-28.

[6]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78-179.

[7]王蕾.近代汉语单音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5-16.

[8]杨凤阁.现代汉语单义词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6-37.

[9]郭龙生.汉字简化的得与失[J].语言研究,2004(3):5-9.

[10]陈章太.论汉字简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2(2):1-6.

【责任编辑 答会明】

A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Single Tone and Single Meaning

QU Bang-zhen, YUE Xi-xi

(College of Literatur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Guangxi)

Chinese character is a writing symbol system used to record Chinese language. As written symbol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their own forms as well as the system recording sounds and meaning. In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form and sound and meaning of Chinese is very complex. It has a form with many tones and meanings or with a single tone with a single mean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single tone and single meaning, from the number of statistics meaning of type and significance analysis, trying to carry the investigation in detail.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single tone and single meaning; significance analysis; grammatical category

H109.4

A

1674-1730(2017)02-0019-04

2016-01-04

屈邦振(1991—),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单音语素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卫星通信物理层非直扩链路的单音干扰影响解析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单音及部分频带干扰下DSSS系统性能分析
因果复合词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视唱练耳听力训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