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团组织网络化转变及实践探讨

2017-03-30 04:11谢瑾王璜
传播力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团组织网络化时代

文/谢瑾 王璜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一)新媒体时代的涵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关于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移动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运用更加娴熟。而也是由于人们对商业以及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从而使得新媒体技术从前沿时尚消费品快速走向平民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下社会中的必需品之一。

而在关于新媒体的提出最早是在1967年由美国CBS广播电视网基数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EVR商品开发报告中提出,随后在十余年的时间内,美国根据新媒体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展开了研究[1]。

而在本文中阐述的新媒体时代则是通过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的观点以及中国电信传统研究中心曾进平所构造的理论框定,同时还借鉴了美国传播学教授帕夫利克的研究成果,将新媒体时代认作为计算机技术、电信通讯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相互结合的一种泛媒体形态,并且通过在线网络媒体以及离线数字媒体等形式实现了其个性化发展,精细化以及联动式的传播方式[2]。

(二)新媒体时代体现的新特征

信息开放性: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信息化发展,每一个人都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一个传播链接,兼备了信息制造意境信息传播的职能,加速了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效率。

信息即时性:新媒体时代下,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并且其覆盖范围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而这种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灵活性,人们可以即时的发布或获取信息。

网络虚拟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定,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受传统媒介之间的主体于客体之间的区别,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约束,从而使得整个新媒体空间的虚拟性越来越强。

交互共享性: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开放性以及平等性,使得信息之间的传播具有相互性,主客体能够实现随意的转变,信息的来往也更加活跃。

传播广泛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人们对于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此网络环境下所衍生出来的各种社交媒体以及新媒体平台推广,都成为了新媒体时代推进的工具,人们对于这些工具的依赖性也逐渐越来越强。根据我国网络信息部给出的数据现实,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7亿,人们通过网络环境传递着各种信息[3]。

二、新媒体潮流中团组织网络化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团组织思想教育方式的落后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网络舆论的重要程度也越显突出,传统共青团组织思想引导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效果明显下降。青年作为我国网络社会中的主要推动人群,其在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中,缺乏对相应事物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中存在的不良信息的错误引导,再加上青少年对于传统团组织思想活动的逆反心理,使得新媒体时代下团组织活动难以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

依照个体选择概率对所有个体进行排序,根据精英保留法直接复制遗传选择概率最优的个体,产生符合[0,1]范围的随机数与重组概率Pc比较。当前研究多用概率设置算子设置重组概率[18],过度保护了高适应度个体。本文基于自适应原理改进概率设置算子,将高适应度个体赋予较高的重组概率,以遗传更多高质量基因:

(二)思想教育方式与年轻群体的不契合

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在处理事物上比较主张个性以及更加注重自身的想法,因此在工作中主客体角色地位发生了改变。新媒体时代使得网络环境更加主张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教育主客体的地位由于新媒体的平等性而日渐模糊。因此,在高校青年群体中的团组织活动如果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团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思想的落后

团干部媒体素养受到了新兴媒体技术的冲击,校园意见领袖开始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团干部没有适应当下社会时代带来的转变,仍然停留在传统团组织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上,与高校青年群体脱节。

三、团组织网络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思想引领网络化转型的“微”立方模式

所谓的“微”立方,就是指当下我国社会中以微博、微信等人们自媒体为中心,组织开展共青团网络活动的体系。在高校团组织活动中微博体系的展开可氛围中央学校部官方微博——省团委学校官方微博——学校团委官方微博——团支部官方微博四个层级,并以这四个层级为中心,进行层层递进的信息的传递以及工作的展开,形成微博矩阵,使得各个微博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而在微信以及QQ群的利用方面,建立发散式架构,要求高校层级涵盖全部雪下送团委书记,学院层级涵盖所有团支部数据,团支部层级涵盖所有团员,真正落实工作职能与责任[4]。

同时,借助新媒体一体化平台,实现宣传思想教育生动化。高校团组织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把握新媒体的特征,通过对话语的特殊处理,使得当下人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其中传达的思想,并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二)建立成长服务网络化转型模式

想要实现团组织活动的网络转型,首先需要对团组织活动咨询内容的网络动态化。咨询服务作为网络转型的重要隐私,对团组织活动具有宣传和过滤的功能,因此在对网络转型框架搭建过程中,要求校园两级团委负责人利用实名微博在线,实现专职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团委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搜集学生成长发展的心声,从而更好的在团组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同时学校团组织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全过程的网络化融合,推动职员服务工作系统化。从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表彰等过程都可以实现网络化的传播。高校也应该积极建立完善专业化的志愿者服务网站,推动校园团组织活动网络化的氛围。比如:实现网络化招募与注册会员,为志愿者的加入提供平台和渠道,从而壮大校园团组织规模;鼓励志愿者服务先进典型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通过“话题”“标签”等方式分享志愿者之间的故事,培养团组织内部人员的感情;整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信息集萃、搜索查找等功能,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校园团组织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服务,提高团组织在校园内的公信度以及认可度,有效的为团组织在校期间的活动顺利进行做铺垫;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发远程教育服务功能,利用高校优势教育资源,录制教育视频、邀请名师讲课等形式,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使得校园团组织在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活动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

(三)探索素质拓展网络化转型模式

高校通过系统化运用网络手段,在青年学生素质拓展方面主要针对的是高校团组织品牌活动的预热宣传。通过创建实时公告发布团组织活动信息,为校内各种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既活跃了学校文化氛围,又提升了学生对于学校团组织的认可度。

四、团组织网络化的管理层面建设

(一)打造新媒体时代专业化管理团队

高校想要实现团组织的网络转型,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个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因此,高校应该专门组建一个由专家学者团队组成的“新媒体研究团队”以及“高校团组织管理团队”为团组织网络化奠定基础。研究团队主要是是针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青年群体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一种属于自身的团组织转型模式,使得高校团组织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年轻群体中。而管理团队则是对团组织日常活动以及组织在校期间的宣传等行为的管理。二者就要求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熟悉当前网络科技手段,能够做到对学校学生网络动态的监控,善于利用网络舆论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

(二)创设团组织网络话运营保障机制

在进行团组织活动过程中,其基础条件就是必须遵守我国法律以及学校校规,保证团组织活动过程中有法可依。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当前网络现状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适合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预警制度。该机制的建成必须涵盖了管理原则、安全运行制度、管理员管理制度、舆情监测制度、奖惩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必须从团组织应用技术以及团组织领导层面的工作机制入手,保证整个团组织在校期间的活动实现最小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团组织内部协调工作。

(三)发掘、培养校园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一词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提出的,即是指“在将媒介信息传递给社会群体过程中,那些具有影响社会群体思维方向的、起着中介作用的角色[5]。

而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下,人们越来越主张个性化发展、私人化发展,因此校园内的“意见领袖”的出现使得学生群体在信息杂乱的环境中能给保持自身的清醒,而又由于“意见领袖”的出现通常是以低姿态的形式,并且在行为习惯上更加与年轻群体向契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校园内的团组织则应该把握当下年轻群体的心理发展历程,以及意见领袖在学生群体中的优势,将高校辅导员培养成“意见领袖”,从而为团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化发展培育基础。

五、结语

随着人们网络习惯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媒体的界定也不断的跟新。但毫无疑问的是,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网络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中,对我国青年群体的思想教育以及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快高校中团组织的网络化转型,使得团组织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当下社会群体中,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充分的发挥团组织在我国社会群体中的教育作用。

[1]陈礼.谈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7(20):188+191.

[2]傅云鹤.青年运动视角下深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1):92-94.

[3]陈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转型探索与思考——以广东Z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03):157-160.

[4]谢睿达,李欣,王艺鹏.新媒体时代团组织网络化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03):33-35+1.

[5]蒋鸿,赵玉琳.网络化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J].普洱学院学报,2015,31(01):100-104.

猜你喜欢
团组织网络化时代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