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研究

2017-03-31 15:17刘政鑫伊三泉
科教导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刘政鑫 伊三泉

摘 要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和高校培养模式的转变,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调研与总结国内各高校的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目标、建立课程考核管理体制、采取多模块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模式、建立与完善考试信息反馈制度等方面进行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

关键词 高校课程 考核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09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arget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universities training mode, the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should be reform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assessment model of the universities in Chin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in Universities in determining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urse evaluation objectives, establish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dopting the process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modules,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feedback system.

Keywords university course;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課程考核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采用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是不适应的。因此,随着教育形势发生变化,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1 高校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调研国内各高校的课程考核模式,发现大多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终结性考试,忽视过程性考核。在内容上,课程考核注重检验理论知识,较少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在形式上,课程考核主要注重终结性考试,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思维、能力等考核太少,不重视平时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忽视过程性考核。

(2)过分地强调考核的评价功能。课程考核的评价功能被过分地强调,而其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被淡化。在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上,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导致了课程考核功能片面化、课程考核目的功利化现象的产生。

2 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高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考核的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从单纯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转向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检验。

2.1 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目标

高校课程考核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目标,才能全面、科学地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及教师教学效果。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知识掌握、理论运用、探索创新三个模块的内容,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要求培养学习性、创新性兼备的人才。因此,课程考核目标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以检验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的考核目标,逐步转为以素质、能力和创新为主的考核目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见图1 )。

2.2 建立课程考核管理体制

建立学校、院部、教研室三级课程考核管理体制。学校、院部、教研室三级单位各司其职,对课程考核的实施进行分级管理(见图2)。

2.3 采取多模块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采取多模块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模式,把考核融入教学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缓解学生考试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达到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运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见图3)。

2.4 建立与完善考试信息反馈制度

建立与完善考试信息反馈制度是加强考核质量监控,发挥诊断、反馈及导向作用,确保考核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必然要求。有效的考试信息反馈可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便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方法(见图4 )。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既可检验教学效果,也可反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和高校培养模式的转变,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应从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目标、建立与完善课程考核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课程考核管理体制、采取多模块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模式、建立与完善考试信息反馈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2014(12):71-74.

[2] 陈宫,董明刚,谢晓兰.多元化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4):23-26.

[3] 张蕤,徐鹏,方明峰.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课程考核方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4):129-133.

[4] 许博.陈鸣.邢长友.胡超.面向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23):99-101.

猜你喜欢
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从通识教育理论演进看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校《税法》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应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结合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