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3-31 11:59游雪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米非司酮

游雪梅

【摘要】 目的:探究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缝合术联合止血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間,术中、术后2 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住院治疗卧床恢复时间,减少患者术中、术后2 h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改良B-lynch缝合术; 米非司酮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138-03

前置胎盘是临床常见的产后出血性疾病,指胎盘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胎盘在子宫部位下方,或到达宫颈内口处[1]。主要临床表现为:孕妇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出血量较多时出现晕厥等休克症状[2],前置胎盘是妊娠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威胁孕妇生命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前置胎盘患者的有效治疗[3]。本文为探究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成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初产妇18例,经产妇22例,年龄32~40岁,平均(36.0±1.2)岁,孕期35~40周,平均(37.0±1.2)周;对照组患者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

21例,年龄35~45岁,平均(40.0±1.3)岁,孕期34~41周,平均(38.0±1.5)周。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孕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符合WHO规定的有关前置胎盘的诊断标准[4];(2)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4)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实施术前各项检查,确保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缝合术,向患者子宫肌壁部位注射20 U缩宫素,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对子宫体进行有效按摩,清除植入胎盘,在患者出血部位运用8字缝合法进行缝合,也可在纱布的作用下止血;大出血患者,应当给予髂内动脉结扎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应当切除子宫。观察组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选择合适的进针部位,一般选择于子宫前壁切口下缘右侧部位,出针部位选择距离子宫右侧缘4 cm,同时在切口上部3 cm部位,拉线到宫底,同时进行加压,加压达到子宫底和右侧宫角有3 cm左右的位置,将线向后壁拉伸。患者左侧部位缝合法同上述右侧部位,两侧缝合完毕后,在助手的协助下降线两端进行拉伸,在确定无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结扎缝合口,然后运用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用药剂量为25 mg/次,2次/d,连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 h出血量;(3)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前置胎盘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损伤、胎盘发育异常、胎盘体积过大及吸烟等因素有关[5],临床治疗前置胎盘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等[6]。近年来B-lynch缝合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改良B-lynch缝合术是临床治疗前置胎盘的先进技术,其作用原理在于通过缝线的作用,对子宫平滑肌起到显著压迫作用,压迫一般为机械性纵向压迫,从而对血管产生积压作用,进而达到减轻出血的目的[7]。该项治疗技术还能使血管内形成血栓,血流减慢使子宫缺血,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关闭胎盘剥离面处的血窦,起到有效止血的作用。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止血,减少血流量,其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安全性及有效性十分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8]。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拮抗剂,通过对子宫内膜受体产生作用,促进与受体的相互结合,进而使绒毛和蜕膜变形、坏死。该品通过促进子宫收缩,可加速患者体内残留胎盘的排出。该类药物安全性较高,在保守治疗时,其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通过对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成效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分别为(61.5±15.8)min、(12.31±3.81)d、(5.37±2.13)d,对照组分别为(78.3±17.3)min、(19.27±2.91)d、(8.35±3.15)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 h出血量分别为(537.6±138.3)ml、(60.7±11.4)ml,对照组分别为(799.5±179.3)ml、(72.2±12.6)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运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成效十分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住院治疗及卧床恢复时间,减轻患者在术中、术后2 h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惠萍.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141-142.

[2]秦江霞,杨若雅,贾金平,等.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12.

[3]张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50-51.

[4]董晓鸽.改良B-lynch缝合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7):70-71.

[5]魏敏.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354-2355.

[6]张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50-51.

[7]舒伟群.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5):237-238.

[8]彭雪峰.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對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9):1376-1378.

(收稿日期:2016-11-20)

猜你喜欢
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
65例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体会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米非司配酮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35例疗效分析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FSH、LH、E2浓度的影响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