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营养杯育苗技术

2017-03-31 07:17魏浩亮
种子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蒙古存活率幼苗

魏浩亮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 承德 068400)

蒙古栎营养杯育苗技术

魏浩亮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 承德 068400)

以营养杯为主的蒙古栎育苗技术是保证蒙古栎存活率的有效技术之一。立足于营养杯育苗技术的基础、关键以及支持,分别提出了提高育苗技术的具体措施。

蒙古栎;营养杯;育苗技术

蒙古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抗寒性、抗旱性以及适应力特征。随着人们退耕还林观念的加深,对于蒙古栎的需求也越发提高。而蒙古栎的幼苗生长过程较为缓慢,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幼苗死亡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在进行蒙古栎育苗技术时不断创新。培育者适时提出了营养杯育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在延长播种时间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幼苗的存活率和壮苗率。

1 肥沃土壤和优质种子是营养杯育苗技术的基础

以营养杯为基础的蒙古栎育苗技术,相关土壤和种子的选择是其技术提升的基本条件。由于受蒙古栎自身条件和生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培育的土壤条件最好是在土质肥沃、地势平坦且排水良好的基础上进行,并且保证其土壤的酸碱度呈酸性状态,土壤层厚度至少在50 cm以上。选择好合适的土壤地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整理,以保证为蒙古栎的生长提供健康有利的环境,最佳的土壤地整理时间是9月中旬。在对土壤地进行深度翻耕后,将秋收之后的杂质、草根等清理干净,并且在每次翻耕到一定程度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效预防病虫灾害等。

在种子的选择上,优质的蒙古栎种子很大程度上会有效促进其育苗技术的提高。所以培育者要尽量选择比较茂盛、树木之间密度较大、整体呈现笔直状态且无明显病虫灾害侵袭的采种林分,待秋收时期种子完全成熟之时在这些优质的母树上进行采种。蒙古栎的种子一般都会自行脱落,未脱落的种子可以对其实行树干击打,在地面收集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已经生病种子的剔除。收集完的种子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通常培育者会选用50~55℃的温水对其进行15 min的浸泡,在浸泡过程中再将一些较小种子或生病的种子挑出。秋播的种子在消完毒之后即可播种,而春播的种子则要在冷室内完成1∶3程度混沙催芽,并且在次年播种7 d之前每周进行1次生病种子的翻检后方可播种[1]。

2 适当播种时间和田间管理是营养杯育苗技术的关键

2.1 适当播种时间的选择

蒙古栎种子秋播应选择在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之间,春播则应该控制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之间。以营养杯为基础的蒙古栎育苗,先按照1∶2∶3的比例调配,将珍珠岩、草炭土和腐殖土混合均匀,进行杀菌处理之后将营养土放置到营养杯中,形成成片的田畦状态。

2.2 有效田间管理的支撑

2.2.1 灌溉施肥的管理

由于蒙古栎本身种实较大且覆盖土壤较厚,所以就需要保证其充足的水分,即保持在土壤层下1 cm处土壤湿度足够。在气候因素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当时间灌溉,不必天天浇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蒙古栎出苗的时候不必浇水,避免因为浇水而造成幼苗出土困难,最终生长失败现象。蒙古栎的施肥则需要根据其生长习性,在播种和第一次封顶完成后的6月下旬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第二次封顶结束后的7月下旬左右进行第二次追肥,给予幼苗充足的养料供其生长。

2.2.2 间苗除草的管理

在蒙古栎幼苗生长期间,要定期对其进行间苗和除草的管理,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间苗主要是在幼苗生长期间,对被病虫害侵入生病的幼苗进行及时清理,防止传染健康幼苗,同时还需对幼苗之前的生长距离进行控制。在间苗之后适当施灌,避免漏风现象导致幼苗根部受损。除草则是指培育者要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保持田间无杂质,配合一定的松土措施,保障幼苗生长[2]。

2.2.3 移植技术的管理

为了保证蒙古栎幼苗的优胜劣汰,还需要对其进行移植。蒙古栎的最佳移植时间分别是春播的4月末到5月初。秋播的10—11月时间段内,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在蒙古栎叶梢生长旺盛阶段进行移植,这样容易破坏蒙古栎的根系生长,造成其存活率大大降低。移植技术则主要是通过培育者对蒙古栎裸露根系的直径和高度确定需要移植的营养杯大小,移植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损坏蒙古栎的根系。试验表明,以营养杯为主的蒙古栎幼苗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缓苗时间、幼苗存活率低等问题(见表1)。

表1 不同移植方式下蒙古栎存活率对比

移植之后的蒙古栎幼苗在次年的4、5月份土壤解冻之后需要进行1次全面的灌溉,待灌溉水完全渗入土壤之后再进行培土过程,之后的灌溉程度则需要视天气状况等因素而定。同时,在移植完毕之后蒙古栎的生长中,为了保证其整体美观性,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具体修剪程度针对蒙古栎所在区域的整体规划进行。

2.2.4 病虫害的预防管理

对蒙古栎幼苗存在威胁的病虫害主要是栗实象鼻虫,这种幼虫会选择在蒙古栎的种子中入侵,培育者在外面很难察觉到虫眼,被栗实象鼻虫侵害的种子往往会发生还未成熟就掉落的情况,造成蒙古栎幼苗难以正常生长。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对种子各个方面都做好恰当处理,比如播种前可以采用温水浸泡或是放在密闭空间熏蒸的方式,提高杀虫效率。幼苗生长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方式预防病虫害的侵蚀。

3 恰当出苗时间和起苗技术是营养杯育苗技术的支持

蒙古栎健康生长之后,还需要配以恰当的出苗时间和起苗技术,为其营养杯育苗技术提供最后的支持。最适宜的蒙古栎出苗时间是在次年的4—5月,要注意与移植时间相衔接,以保障蒙古栎的存活率。起苗时应尽量保障蒙古栎的根部完整,且起苗的深度不能低于25 cm,起苗之后的选苗也要在阴凉无风处进行。对于不能及时运往其他地区的蒙古栎,要将其根部和下基保存在湿润的途中,防止风干。需要运输到其他林区的蒙古栎树苗,根据其大小和运输距离进行仔细包扎,运输过程中注意随时通风,保证树苗健康抵达。

综上所述,以营养杯为主的蒙古栎育苗技术,不仅是提高蒙古栎存活率的有效手段,还是保证其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在育苗的过程中,要注意土壤和种子、播种时间和田间管理以及出苗时间和技术的选择,实现蒙古栎育苗技术的提升。

[1]黄东飞.浅谈蒙古栎的育苗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5(9):156 -157.

[2]张劲松,周新锋,张树春,等.蒙古栎高效造林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5,(02):171-172.

2017-02-05)

1005-2690(2017)03-0061-02

S792.186

B

猜你喜欢
蒙古存活率幼苗
蒙古语族语言概述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蒙古靴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