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临床意义

2017-03-31 23:1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附着点胎膜脐带

王 莉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人民医院B超室,山西 朔州 038300)

胎儿脐带异常附着在临床具有较高危险性,是导致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中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诊断中表现突出,可实现对“球拍胎盘”、“帆状胎盘”等有效评价[1-2]。但就其具体价值而言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报道。本文收集2015年6月-2017年9月我院经产后证实的胎儿脐带异常附着70例孕妇(单胎)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评价彩超诊断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9月我院经产后证实的胎儿脐带异常附着70例孕妇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本组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63±2.13)岁,孕周15~40周,平均(28.46±3.16)周;本组孕妇临床资料均储存完整。

1.2 方法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oshiba 340A,Philips Envisor CHD型),调整探头频率3.5~5NHz;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腹部,依据产科检查顺序以此完成测量,同时评价孕妇脐带、胎盘等附属物;检查脐带期间,包括脐带附着部位、结构,并了解脐带与胎盘关系,必要是执行充盈膀胱检查。

2 结 果

2.1 产后证实

本组孕妇于产后证实均为脐带异常附着,其中帆状胎盘6例,球拍状胎盘54例;其中2例帆状胎盘与血管前置合并,前置胎盘1例,单脐动脉1例,脐带绕颈3例;未见明显临床症状者42例,合并宫内发育迟缓者1例,产前出血者8例;

2.2 彩超资料表现

本组产妇中经超声检出脐带异常附着60例85.71%,漏诊10例,漏诊率14.29%;超声下可见胎盘于子宫后壁,脐带插入点处于胎盘下方边缘处,脐血管多数附着于胎盘实质,仅有少部分血管经临近胎盘汇入;正常脐带通过长轴切面呈现“螺旋状”排列样,由横轴可见“品字形”;胎儿活动室可见“帆船状缆绳”样改变,胎膜受到牵拉随之运动。

3 讨 论

通过人体解剖学我们可见,正常胎儿脐带主要由脐静脉(1条)与脐动静脉(2条),脐带作为母婴营养、代谢渠道,同时也是胎儿生命的枢纽。正常脐带主要附着于胎盘接近中央处,若附着于胎膜,血管可由胎膜处进入胎盘内,因膜内脐血管缺乏保护,导致脐带血管栓塞与破裂[3]。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总结如下探查脐带附着点期间应重视血管一端进入胎盘实质,而另一端则进入羊水腔,此外脐带附着点入口处以“伞柄状”汇合表现为主,于彩超下可通过明确血管形态,并注意于胎盘表现小血管区分,在观察脐带胎盘附着点中,应注意调整探头,避免出现误诊,特别是出现产前出血中,应准确排除前置胎盘、羊膜早破、胎盘早剥等情况,探头同时对宫颈内口予以扫查,观察有无表现表现合并血管前置,若头先露入盆,应考虑到血管前置的可能性。此外合适的检查时间是提升彩超对胎儿脐带附着点诊断准确率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本组孕妇为(28.46±3.16)孕周,最终出现14.29%漏诊率。在窦付军[4]的报道中指出,16~28孕周是彩超检测的最佳时机,原因在于此时胎儿大小适中,羊水量多,更利于彩超对脐带附着点位置、与周边关系的探查。本组产妇中经超声检出脐带异常附着60例85.71%,漏诊10例,漏诊率14.29%;超声下可见胎盘于子宫后壁,脐带插入点处于胎盘下方边缘处,脐血管多数附着于胎盘实质,仅有少部分血管经临近胎盘汇入;正常脐带通过长轴切面呈现“螺旋状”排列样,由横轴可见“品字形”;胎儿活动室可见“帆船状缆绳”样改变,胎膜受到牵拉随之运动。本次研究受多因素限制尚未提出关于脐带异常附着的治疗,事实上关于此在现代临床中指出,尚无特效方法,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普及推广,加上设备技术的完善,通过明确脐带胎盘附着走行,为“帆状胎盘”的产前确诊增加了可行性依据,因此彩超将会在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诊断中愈发展现可观收益。

综上所述,彩超在胎儿脐带异常附着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诊断筛查的主要方法,通过产前检查有助于降低胎儿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附着点胎膜脐带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附着点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肌肉骨骼超声在指导银屑病关节炎临床分型中的价值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MSCT评估钩突上附着点分型及引流途径的临床价值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