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措施探讨

2017-03-31 23:1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营养常规康复

于 佳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是指在手术与创伤后,患者机体处在高分解的代谢状态下对细胞代谢的支持,能有效避免细胞代谢受到严重的阻碍,有利于外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1]。营养支持是指根据患者的营养情况,通过静脉与消化道的途径对患者的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减少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并且对于患者的组织修复与生理功能调节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外科病人在手术后的营养情况直接关系手术的耐受性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主要针对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干预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12月期间,根据双色球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常规组25例患者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13例,年龄范围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4.22)岁,其中术前营养不良患者为4例;康复组25例患者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2例,年龄范围在3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0±4.42)岁,其中术前营养不良患者为5例。通过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进行预防感染与定时翻身等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组患者反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营养支持干预

在手术后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由于患者在遭受创伤后应激反应会使血糖增高,致使患者的脑水肿现象加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针对的为患者补充营养,包括蛋白质、能量的补充,有效降低患者的机体损耗;对于治疗后不能通过口进食的患者,应该以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食为主,不断提升患者的体质;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及时的改善与调整营养搭配与食用量。

(2)呼吸道干预

及时对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处理。对于清醒的患者,应该予以咳痰指导,通过拍背的方法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对于未清醒的患者,应该采取气管插管的方法,使用雾化吸入的设备帮助患者将体内的痰液排出;对于舌根后坠的患者,应该采取提高下颚的方法,防止因舌根后坠阻碍患者正常的呼吸。

(3)心理指导干预

患者在手术后对于愈后的恢复有一定的担心,担心在手术后对生活与工作是否有影响,并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尽早进行生活的自理,为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等,让患者树立治疗成功的信心。另外,在术后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患者制定相关的康复训练计划,例如肢体训练,指导患者定时做相关的肢体训练与肌肉按摩,同时结合高压氧治疗与针灸等方法,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常规组与康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性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康复组的住院时间(16.89±5.46)d明显短于常规组(27.53±8.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外科患肢在手术后均有营养下降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伤口的愈合,而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实施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的现象,在临床治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3]。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应该根据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进行制定,临床上对于营养的评价是营养支持与治疗效果的判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营养摄入健康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调查评估[4]。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蛋白质与能量会迅速下降,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在手术后及时补充蛋白质与能力,有效满足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的营养需求,并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

综上所述,康复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为患者带来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营养常规康复
常规之外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受限于常规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