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护理研究

2017-04-01 06:18胡燕红
关键词:病患者血压常规

胡燕红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护理研究

胡燕红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探析中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某医院2016年2月~10月进行就诊治疗的高血压中年患者80例进行研究,由于护理的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干预组则给予系统化的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状况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的满意度评价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各组间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中年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常规系统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较佳,有效的控制了血压在正常范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中年患者;高血压;常规护理

高血压是内科较为常见和频发疾病之一,主要的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起病较为隐匿且病程长,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而且对器官损害比较严重[1],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不仅要依靠药物治疗,更要做好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在本文的研究中,对于该疾病应用常规护理对血压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资料,就某医院2016年2月至10月收治的中年高血压患者80例,干预模式不同,又分干预组和参照组,干预组40例患者,其中男:女=22:18,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4.6±11.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2.2)年。参照组40例患者,男:女=21:19,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5.1±12.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2.1)年。所有患者的资料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检查,以及血压的测量等,实验组则进行常规的系统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健康指导

让专业性较强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饮食习惯以及运动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并帮助不同的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及饮食计划、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让其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适量的饮食、运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

1.2.2 心理疏导

患者就诊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以及不安等应激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家属关心、鼓励和支持患者,及时的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放松训练,以便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防止血压再次升高。

1.2.3 专科护理

为患者讲述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并掌握疾病的治疗的注意事项,同时进行用药指导,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随意停药、或任意的增减剂量,还要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散步、打太极等。

1.3 观察指标[2]

不同的干预模式后,观察对比小组间患者的血压控制变化情况,并对各小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统计汇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

2.2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干预后统计,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远高于参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n(%)]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一般选用药物降压的方法,但是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来配合治疗,由于高血压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所以使用常规系统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3]。针对医院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要求,让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对疾病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也在就医的过程中清清楚楚的了解自己疾病的状况,在护理人员健康指导以及患者的主动配合下,使得饮食结构以及运动结构更加合理化,使患者疾病得到更好的恢复,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

综上所述,就中年高血压疾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效果较佳,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而且还提升了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对高血压疾病的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1] 齐跃琳.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 46(1):111-112.

[2] 郭顺兰.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药物与人,2015,13(2):186-186.

[3] 房立丽,周广美,彭绍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72-27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3.45.02

猜你喜欢
病患者血压常规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常规之外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稳住血压过好冬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