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HIV/AIDS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01 06:18马相鹏
关键词:抗病毒艾滋病服药

马相鹏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500)

优质护理干预在HIV/AIDS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马相鹏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500)

目的观察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接收的艾滋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为其提供临床基础护理;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且干预后观察组HIV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等特异性指标有明显好转,好转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我院艾滋病患者20例在抗病毒治疗中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

优质护理干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

艾滋病(AIDS)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传染性强、蔓延速度快、病死率高等特点[1]。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领域在艾滋病的治疗上发现重大突破—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极大程度的改善艾滋病当前现状,延长患者寿命[2]。但优越的疗效仍离不开专业、科学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旨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效果。现将具体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接收的艾滋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CDC于1993年修订扩大的AIDS监测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①无严重机会性感染的HIV/AIDS患者。②思维正常,可进行正常交流。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与家属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并发症。②既往有智力障碍或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51±1.38)年;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9.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2.48±1.5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给予病情监测,适当提供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2014年12月后我治疗点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主要措施有:

(1)服药前: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家庭等情况,积极与患者建立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缓解患者的紧张、害怕情绪,发放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及播放疾病知识宣传片等,并告知患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使患者能够正视其自身病情,介绍抗病毒治疗的目的、疗效、方法,重点讲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能积极主动配合相关治疗工作。

(2)服药中:①耐心为患者讲解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告知其药物的作用、长期服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正确指导患者养成按时按量服药的良好习惯,保持其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指导患者对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较轻微不良反应的处理,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使用温水清理肛周;出现皮疹应尽量穿宽松舒适的棉衣裤,避免直接接触阳光暴晒,使用炉甘石洗剂;头痛时可以在安静、光线暗的室内闭目休息,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饮品,如茶、可乐、咖啡等。②心理支持:应多与患者单独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困难,告知一些国家补助政策,及时发放交通补助等,在沟通过程中态度诚恳,注意说话时的口气,让患者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③告知患者抗病毒治疗需终身服药,嘱咐其定期回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CD4+T淋巴细胞数、病毒载量,以了解疗效。保护患者隐私,为一些害怕碰到熟人的患者尽量安排预约人数少的时间取药,尽量错开同村委患者之间碰面的机会,严格保密患者的各种资料。④对初始服药的患者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一月后每两周进行电话随访,三月后每月电话随访一次,以便及时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并予以针对性指导及心理疏导,强调按时服药,叮嘱其按时回院复查。⑤充分利用我县县政府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县、乡、村三级传染源信息管理联络网络,对没有及时来复诊或电话无法联系的患者,通过联系我县质控中心艾防科的工作人员,及时查找到患者,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失访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的服药情况为判定标准。完全依从:指在护理干预后能完全服从任何治疗护理操作,坚持按时服药;基本依从:指在护理干预后能基本配合相关治疗,极少漏服药物;不依从:常出现不遵医嘱的治疗或拒绝治疗,多次漏服药物者。(2)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体内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值,以评定抗病毒治疗效果[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更优,组中无1例出现不服从治疗的患者,依从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n(%)]

2.2 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HIV病毒载量较对照更低,CD4+T淋巴细胞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效果(±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效果(±s)

组别 HIV病毒载量(lg IU/mL) CD4+T淋巴细胞(个/uL)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 5.91±0.76 2.89±0.21 103.15±34.24133.12±19.34观察组 5.98±0.75 2.70±0.16 96.26±33.18 149.54±21.89 t 0.293 3.218 0.646 2.514 P 0.771 0.002 0.522 0.016

3 讨 论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能够延缓艾滋病患者的疾病进程,降低艾滋病的致死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需长期坚守的漫长过程,此时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治疗依从性能对治疗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5]。但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与个体化护理,护理靶向性不强。近年来优质护理被不断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与对症治疗,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6]。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其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高,随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毒感染进行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的实施,使能够配合治疗的患者,其抗病毒作用持久、病毒耐药性减少,从而达到理想的疗效。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病患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CD4+T淋巴细胞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就是预防,有效的减少了病毒的传播,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 [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640.

[2] 秦红英,赵清霞,何 云,等.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方式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428-429.

[3] 李惠平,谢惠娟,赖 权,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331-332.

[4] 谢艳光.护理干预对AIDS病人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影响短期效果的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9(5):654-656.

[5] 覃钟丽,甘雪梅,董卫红.电话随访频率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6):2955-2956.

[6] 胡健薇,胡敏华,王 静,等,提高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508-51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3.56.02

猜你喜欢
抗病毒艾滋病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