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7-04-01 06:18周志坚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周志坚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效果分析

周志坚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与整体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而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74例为实验组。对两组整体护理效果、尿培养检测阳性率、膀胱刺激症状基本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与综合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整体护理效果、尿培养检测阳性率、膀胱刺激症状基本情况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对上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优质护理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老年,导尿管;尿路感染;优质护理

受到导尿管的不当操作等多类因素的影响,术后极易发生尿路感染[1]。此类病患中约有4%左右的患者容易出现败血症以及菌血症等不良病症,病死概率甚至高达30%,因此有必要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加强护理[2]。本研究对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进行了优质护理,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类型并结合随机平均分配法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43例,女31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68.7±3.5)岁;疾病类型方面,冠心病、脑梗死与高血压各17例,脑出血与癌症晚期各10例,糖尿病3例。实验组男42例,女32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69.2±3.4)岁;疾病类型方面,脑梗死17例,冠心病与高血压各16例,脑出血与癌症晚期各11例,糖尿病3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规范化无菌操作、医护人员的协作以及导尿管状态的监测等[2]。基础护理方面,在接待患者入院治疗时,护士需要给予患者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进行必要性的静脉补液以及肠道营养支持。调节病房温度及湿度,注意护理操作,尽量使患者有较好的舒适度。护理人员需要学习优质护理基本操作并注意经验的分享,在医生进行查房时予以协助,及时反馈患者情况,以便于医生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人性化护理方面,需要进行恰当的沟通和疏解,以降低和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女性尿道口与肛门距离较近,极易出现污染,需保持肛门的干燥与洁净以及手部的卫生。可通过宣教以及准备快速手消毒剂进行处理。在规范化无菌操作方面,导尿操作前需彻底清洗相关部位,选用恰当规格的尿管,妥善固定尿管以及尿袋,并注意避免意外拖拉对尿道造成伤害。注意基础护理,以防止长期卧床患者出现逆行感染,必须进行膀胱冲洗时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留置尿管基本状态,保证导尿管的畅通以及贮尿袋和引流管位置。更换引流袋时需保证无菌,夏秋更换为2 d/次,冬春为4 d/次。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导尿管留置,并帮助患者锻炼自主排尿能力[1-2]。

1.3 观察指标

利用无菌操作取2天、4天、8天和12天时3 mL~4 mL尿液进行微生物检测。护理效果方面,若症状完全消失,尿路感染得以良好控制,尿常规以及尿培养检测结果为阴性,记为显效。若尿路感染以及症状基本消失,常规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记为有效。若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出现加重,尿常规以及尿培养检测结果为阳性,记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此外对膀胱刺激症状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和消失率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整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3。

表1 护理效果分析(n,%)

表2 患者在不同留置尿管时间微生物检测阳性情况分析(n)

表3 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情况分析

3 讨 论

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导尿管的长期留置对膀胱的正常功能的影响,导尿管使用过程造成的器官损伤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极易出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2-3]。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恰当的护理方式,以保证和改善疗效。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基础护理的强化,落实护理责任制等操作,通过提高整体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一种护理方式。本研究对老年患者74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行优质护理,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在整体护理效果、尿培养检测阳性率、膀胱刺激症状基本情况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进行优质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王 莹,黄丽华.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5,14(2):132-135.

[2] 李桂英.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6,40(9):863-864.

[3] 袁玉华,叶志弘,黄丽敏,等.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干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97-100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3.73.02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