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

2017-04-01 06:18李春先
关键词:护患纠纷护理人员

李春先

(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眉山 620000)

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

李春先

(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眉山 620000)

目的研究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以随机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数据服务态度(96.17±2.44)、护理水平(95.41±1.68)、风险评估(94.27±0.96)、患者管理(97.89±0.52)、应急能力(95.97±0.68)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护理措施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概率。

目标护理措施;急诊;护理质量;护患纠纷

急诊科中危急重症患者较多,患者病情较复杂,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家属情绪一般不稳定[1],护患纠纷发生的概率较大,本文为研究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以及护患关系的影响,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纳入此次研究。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最大为74岁,最小为17岁,平均(51.86±5.17)岁。观察组男与女比例为22:18,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16岁,平均(52.09±5.4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配合医生操作,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目标护理措施,包括层级管理、培训管理、流程优化以及护患沟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护理质量应用护理质量评定表,对服务态度、护理水平、风险评估、患者管理、应急能力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总分均为100,得分越高优势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n=40,分)

2.2 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中出现9例护患纠纷事件,其概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中则仅有1例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概率为2.50%。显然,在护患纠纷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对医疗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措施不断被改善,其中,目标护理措施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达到护理目标,在急诊科应用对护患关系及护理质量均有良好效果[2]。

本文中,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目标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层级管理,管理者应将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层级划分,并明确不同职责,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从护士长至下层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完成职责、落实目标,根据护理人员人数,进行分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合理安排排班,进行连续无间断护理,注意新老搭配、能级搭配,有效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②培训管理,每1个月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培训,根据层次需求、护龄调整培训内容,加强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培训,比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气管插管以及电除颤等;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思想建设,帮助护理人员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并对细节予以重视,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可以通过评选、奖励方法进行[3]。

③流程优化,以一站式服务为基础,设置分诊台,指导护理人员主动热情为患者服务,对于危重患者,遵循先救治的原则,开放绿色通道,并利用实时记录的方法,以防之后花费过多时间书写病例。

④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配合治疗及护理,在适当的时候为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保持亲切态度、面带微笑,可以通过触摸方式增进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受到真诚的关怀。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分别为服务态度(96.17±2.44)、护理水平(95.41±1.68)、风险评估(94.27±0.96)、患者管理(97.89±0.52)、应急能力(95.97±0.6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概率为2.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标护理措施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概率。

[1] 冯 静.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73-76.

[2] 罗来喜.急诊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15-1516.

[3] 林桂珍,蓝惠兰,黎春常.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31-263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2.2

B

ISSN.2096-2479.2017.03.158.02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