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功夫

2017-04-03 10:09周永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错字

周永辉

错别字虽说是个小问题,但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往往是小学改,中学改,上了高中还在改,屡错屡改,屡改屡错,一错再错。教师应该在主观上充分认识到错别字的严重危害性,将纠正错别字当作一项大事来对待,用行之有效的办法促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纠错的好习惯。可是,教师在纠正学生作业上出现的错别字时,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一边是一改再改,另一边却是一错再错,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认识不足的一方面,也有方法不当的一方面。

如何有效地改正错别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该理论告诉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随后会逐渐减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几乎就不再忘记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就是说,我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重复的过程。有意义的材料是不容易忘记的。可是,无意义的材料就可能遗忘的速度比较快,如不重复记忆,时间愈长就会愈加明显,甚至会把所记忆的内容全部忘记,这些都是我们在记忆中很正常的表现。为了防止遗忘,有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总结了一套周期记忆法,主要是對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周期性的重复记忆,以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艾宾浩斯对大脑遗忘规律的精辟论证和总结,为我们提供了如何认识自我记忆,如何遵循这一记忆规律较好地指导学习、有效地帮助学习提供了一剂良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启示我们在错别字纠正过程中,有意地利用这一规律。记忆的深浅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重复记忆法虽说无可厚非,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错误也得以加强。错别字大多是在集中识字阶段形成的,尤其是常用字,当时写错用错的,由于重复的次数多,记忆深刻,再加上纠正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错误也在一再地加强,以致一直写错别字。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为错别字在他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所以,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错方法,培养他们的改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在作文批阅过程中,有些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在纠正错别字时,将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用错对的统计表格纠正,即上一行写错别字,下一行对应位置书写正确的,并且要求书写好几遍。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启示我们在错别字纠正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纠正作业中勾画出的错别字时,不应该再书写错别字,以免将错误进一步加强,而只应该写正确的。纠正错别字就不应该再重复错误,因为重复错误,就等同于无意地强化错误记忆。

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有一种惰性,知新时便忘记了温故,已经改正了的错别字因搁置太久而几乎忘光了,以致重犯。因而在一段时间内,还应该运用周期记忆法,以便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因此在纠正和巩固过程中,还应当运用一些办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文字的兴趣,不妨穿插一些易错字的文字学知识,以使记忆的材料有意义。将被动的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两种办法相结合,耐心细致,常抓不懈,以便使改正了的错误不再重犯。

因此,我建议,在作文作业的右栏评语栏里,哪一行出现错字,就在相应的批语栏里让学生写出正确的字,不要求多写(写错了,等于加强记忆),只写两三遍,且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如果纠正了还不对,就应当做出示范。对于错字,应当要求学生只写出正确的;对于别字,因为是用字用词的问题,则要求就该句中写别的和该词中规范的分别组词。因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优越,所以一次纠正不应当任务过重,只要求改两三个,这样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纠正。过一段时间还要巩固,还要运用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纠正错别字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纠正的同时,还应该尝试着用布鲁拉的发现学习法,在批改作业前让学生自己打出错别字,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进行纠正,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总结自己的错别字并进行自觉地评估。

有句话说得好,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教师应该在纠正错别字方面多做一些耐心细致的工作,不应该仅仅做一些无用功,应该做到有错必改,改必持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世寓.心理学(师专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错字
易错字 来提醒
试析艾宾浩斯记忆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60秒找错字
60秒找错字
中学课堂启发式教学之思考
遗忘曲线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到底谁大谁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