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泽水库溢洪道底板修复方案与施工技术

2017-04-03 03:33王宏斌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锚筋止水带溢洪道

王宏斌

(山西省漳泽水库管理局)

1 水库简况与溢洪道现状

漳泽水库位于长治市郊区马厂镇的浊漳河南源干流上,于1960年建成,是一座以工业供水、农田灌溉和防洪为主,并兼顾养殖、旅游业的大(Ⅱ)型水库。坝控流域面积4 990 km2,总库容4.273亿m3。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和泄水闸组成,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2.5 m,全长2 514 m。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全长304 m,由进口段、闸室段、陡槽段、挑坎段四部分组成。由于溢洪道改建时底板混凝土设计标号较低(原设计混凝土标号为150#,抗冻标号为F50),经过近20年的运行,底板表面冻融剥蚀较严重,部分钢筋外露,泄槽段底板局部裂缝较多,已对水库安全运行构成了一定的隐患。

为了全面了解目前溢洪道混凝土工程的缺陷和病害,我局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对溢洪道底板进行了全面的无损检测。通过对混凝土裂缝及缺陷普查、强度检测、裂缝深度检测、抗冻性能检测,均达不到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急需进行修复。

2 溢洪道工程修复方案

在不影响原溢洪道泄洪能力的前提下,对溢洪道槽底板表层混凝土进行加固维修,提高其抗冻、抗冲、抗裂能力,保证安全运行。根据溢洪道底板表面混凝土破坏情况,在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维修处理方案。

2.1 修复范围

修复范围主要为溢洪道陡槽段(包括二道堰)和挑坎段(桩号0+003.00-0+261.00),设计处理面积总计11 558 m2。

2.2 修复措施

保持原来溢洪道底板顶面高程不变,将底板表面已破坏的混凝土凿除,凿除厚度15.52-20 cm;重新浇筑20 cm厚C35混凝土,以提高底板混凝土的强度及防冻、抗冲能力。为了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在二者之间设置Φ25锚筋,锚筋呈梅花形布置,间距1 m×1 m,将锚筋顶部与底板表层钢筋焊接在一起。底板混凝土分缝分块与原结构相同,布置水平防裂钢筋,重新按原结构图设置止水措施。止水材料采用651型橡胶止水带,嵌缝材料采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底板与边墙间填充三毡三油。

2.3 修复指标

采用的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级分别为C35、F150、W6,抗冲蚀系数不小于0.75。溢洪道底板配筋和原设计相同,采用Ⅰ级钢筋配筋,锚筋采用Ⅱ级钢筋。

3 溢洪道修复施工技术

3.1 拆除工程

主要为原溢洪道底板表面混凝土15-20 cm厚的拆除,计算拆除总方量约2 347.36 m3。拆除分块进行,利用两台6 m3/min的空压机配备8-10台风镐进行分层破碎拆除。首先,将原钢筋保护层以上(约5-8 cm)的混凝土拆除,使原钢筋网完全暴露;然后,再进行钢筋网片的拆除,拆除时尽量使原钢筋不被损坏;待分块中的原钢筋网片全部拆除后,再采用风镐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拆除,拆除厚度约8-12 cm;拆除至混凝土浇筑建基面后,用高压气枪或高压水枪进行建基面的吹风清洗,以没有松动的混凝土块为标准,确保混凝土建基面干净。拆除的废料由人工清理集中装车,运到溢洪道左侧边墙,经龙门架垂直运输到溢洪道左岸平台,最后运至指定弃渣场堆放。

3.2 锚筋施工

锚筋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筋的方式进行。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孔位,并做好标记,用YT-28气腿式风钻钻孔。钻孔时要控制好孔位、孔向、孔深等,钻头直径应大于锚筋直径15 mm以上,孔位偏差应小于100 mm,孔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加固锚筋孔向应与可能滑动面的倾向相反,其与滑动面的交角应大于45°,孔深偏差应小于50 mm。造孔后将孔内碎屑和积水冲洗干净。将锚固剂浸水后,立即将其放入,随后将锚筋插入。锚筋人工插入困难时,可用风钻将其顶入,并将孔口楔紧。锚固剂由人工现场用水桶浸泡,随用随泡。刚安装的锚筋在锚固剂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拉拔或在其上悬挂重物。

3.3 钢筋制作与安装

3.3.1 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集中存放在加工厂内,将不同等级、规格及生产厂家的钢筋分别堆放并设置标牌,以免弄错。钢筋下部用方木支垫使其离开地面,以防止雨水或积水浸泡而发生锈蚀。本工程施工所用钢筋为Φ16和Φ25,钢筋调直采用人工整直。钢筋切断和弯曲,均采用机械加工。加工钢筋时,下料长度按设计尺寸,半成品料分类堆放并挂牌,在料牌上要注明其规格、直径、编号、安装部位及数量等。

3.3.2 钢筋安装

工程施工成品钢筋采用人工小平车运输,到达现场后人工卸料。在钢筋安装前,先按设计图纸的位置进行放线,用墨线弹出建筑物的边线或钢筋线,并用粉笔勾画出每根钢筋的具体位置。混凝土保护层采用带铅丝的砂浆垫块控制,其垫块尺寸按保护层的大小提前预制,待有一定强度后才可使用。钢筋绑扎采用20-22#铅丝,其搭接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钢筋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基础、墙体等部位钢筋,接头分别采用搭接焊;竖向钢筋直径大于Φ16时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其搭接长度、焊缝长度、焊缝高度等指标均要符合标准要求。在同一断面上,钢筋接头断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钢筋在焊接前必须进行试验。钢筋安装时,应架设必要的支撑给保护,以避免发生错位移动。在钢筋架设完毕混凝土浇筑前,须按照设计和标准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如若发现钢筋位置有变动,要立即予以纠正。在模板上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污染钢筋。安装后的钢筋,表面没有砂浆、油渍等对粘结力存在不利影响的非金属膜层。

3.4 模板制作、安装与拆除

根据溢洪道工程各部位的结构特点,并结合各部位实际所处位置的地形条件,以及混凝土浇筑的特点,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类型的模板,以达到快速、高效、优质的施工目标。

3.4.1 模板制作

施工采用的钢模板,由专业生产厂家加工制作,直接将成品模板运至现场工地。其他模板均在工地的钢木加工厂内制作。制作模板的木材和钢材,其质量应满足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质量技术条款,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所用木材的质量,应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严禁使用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钢板面板的厚度应在3 mm以上,钢板面要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他表面缺陷。除钢模板外,施工所用的其他模板均在钢木加工厂内集中制作。

3.4.2 模板安装

施工所用模板全部运输至工地附近,采用人工搬运安装。根据各部位混凝土的结构特点,采用螺杆内拉和撑杆外顶相结合的加固结构。在模板安装时,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进行测量放样,对重要结构要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验校正。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有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止发生倾覆。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须派专人看模,发现问题时迅速处理。

3.4.3 模板拆除

拆模时限须满足招标文件中技术条款的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如没有达到拆模时限,绝对不允许拆模。对不承重的侧面模板,拆除时限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与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对墩、墙等部位的模板,要在其强度不低于3.5 MPa时方可拆除;底模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后方可拆除。有些部位需要提前拆模时,须经过计算及试验复核,确定混凝土结构物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他荷载,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才可提前拆模。

3.5 现浇混凝土施工

3.5.1 配合比设计

根据溢洪道的结构特性及设计要求,进行不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要通过山西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检测中心站的水利壹级检测要求。在配合比设计中,要考虑技术条款中要求的水工混凝土水灰比允许值、坍落度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等。混凝土要求采用低坍落度混凝土,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发热量,经济地选取单位体积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须报送工程监理审批后才可使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配合比,但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

3.5.2 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和,拌合站设在溢洪道左岸,采用HZS30型混凝土拌合机进行集中拌制。混凝土拌和前,要首先检查搅拌设备的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其计量器具是否准确无误,其他配套设施是否准备完善,否则不准开机搅拌。采用ZL-30型装载机挖装砂石骨料并运料至储料斗,称量后由皮带输送机输送骨料至搅拌机。水泥采用袋装水泥,经计量、称量后人工拆袋,倒入提升斗输入搅拌机。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为:贮料、供料、配料器配料、拌和等。配料是混凝土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PLD800型电子自动配料器进行配料,并要经常检验其精确度,做到配料准确。混凝土拌和好以后,迅速运至浇筑现场,运输中不得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现象。应根据不同部位混凝土的入仓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运输方法。在具体施工中,采用机动翻斗车进行混凝土运输。要求所有运输混凝土的车辆,时常保持清洁,以免杂物侵入,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在混凝土入仓时,还要防止离析。

3.5.3 各部位混凝土浇筑

溢洪道底板混凝土浇筑厚度较小,故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搅拌好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直接泄料到溢洪道上方搭设的溜槽,由溜槽将混凝土泄至溢洪道底板仓内机动翻斗车内,再由机动翻斗车运输至浇筑现场人工卸料入仓。混凝土浇筑后,用50型软轴振捣器振捣密实,底板表面用人工压光。

3.6 混凝土伸缩缝处理

混凝土伸缩缝的处理,包括止水带安装和缝内材料的填充两个方面。在本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伸缩缝内设651橡胶止水带,伸缩缝内填充闭孔泡沫板。

3.6.1 伸缩缝止水带安装

混凝土伸缩缝内的651橡胶止水带,要求安装位置准确,并用钢筋固定牢固,以防止水带变形、跑偏和撕裂。在止水带的连接上,采用现场焊接或粘结方法,要求其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止水带抗拉强度的85%。止水带下面的混凝土与止水带周围的混凝土,均要振捣密实,以确保混凝土与全部止水带的紧密结合,避免止水带周围形成空穴。止水带埋入混凝土中的两翼部分,要求与混凝土紧密结合。伸缩缝混凝土的表面,要求平整洁净,如有蜂窝麻面时应填平,任何钢筋不得穿缝面。

3.6.2 闭孔泡沫板安装

本工程施工所用的闭孔泡沫板,全部在钢木加工厂内制作。在闭孔泡沫板安装前,先依据伸缩缝断面尺寸,将其制作成满足伸缩缝尺寸要求的具体形状,然后用钢钉固定在伸缩缝面上,安装好的填缝板料应与混凝土缝面紧紧相贴,并要牢固,其外露面与混凝土表面齐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对填缝板料的保护,以防脱落。

3.6.3 两毡三油

先在找平层上刷一道冷底子油,再刷热沥青或沥青胶(或冷涂),铺油毡,重叠粘贴数层即可。

猜你喜欢
锚筋止水带溢洪道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止水带安装工艺
背贴式异形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
锚筋预埋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GFRP筋替代钢筋在溢洪道泄槽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管廊变形缝设置抗剪锚筋的设计探讨*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青山嘴水库工程(溢洪道)
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的阶梯溢洪道消能研究
不同来流条件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止水带在线截面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