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7-04-03 05:06孔令珍
关键词:急诊科有效率发生率

孔令珍

(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急诊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孔令珍

(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目的进行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收治80例急性上消化到出血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控制效果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临床救治时间比对照组短,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出血控制水平、降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综合护理模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因发生病变而出血的情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损害是引起该疾病的常见原因[1]。相关研究认为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出血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对综合护理在急诊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明确,本文选择我院收治140例急诊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80例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包括12例女、28例男;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1.9±6.5)岁。观察组包括14例女、26例男;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41.3±6.5)岁。患者疾病类型有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消化系肿瘤、肝硬化、胆道出血。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病房安静,患者在出血期间需获得充足休息,休息时应当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呼吸道被堵塞。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并依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气管插管,避免因呕血造成的窒息[2]。②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反映和感受开展评估,对患者家庭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有效的交流环节患者紧张、教育情绪[3]。若患者存在便血、呕血等情况,通常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保证睡眠时间,利用灵活、艺术语言疏导患者,进而保持患者性情和情绪稳定。③饮食护理:出现严重出血或呕血现象后患者应当在24小时内禁食,若有效控制住患者出血情况,那么患者可进少量流食,并且坚持少食多餐原则。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当定量饮食,避免辛辣、生冷、粗糙食物的摄入,同时要进行戒烟戒酒。④用药护理:依据医生医嘱为患者用药,并全面了解用药注意事项、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例如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应当保持较慢速度,避免心律失常、腹痛、诱发心肌梗死等,在输血、输其他血液制品、补钾应当充分贯彻医嘱要求。⑤血液护理: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依据医嘱为患者输血,为补充血容量应尽量应用新鲜血液[4]。救治初应当设置较快低速,但不可过快、过多输液或输血,进而防止在出血或肺水肿,进而加重病情[5]。进行两组患者症状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时间的对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不存在任何症状,并完全止血;有效:患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出血获得控制;无效:患者症状加重或未好转,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中13例患者治愈,18例有效,9例无效,具有77.5%有效率;观察组16例治愈,21例有效,3例无效,具有92.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为(8.5±1.6)天,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为(14.3±2.7)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具有20.0%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例发生并发症,具有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患者入院后医生应当立即开展有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开展有效的护理,进而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和患者的康复。本研究中,对照组具有77.5%有效率,观察组具有92.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8.5±1.6)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14.3±2.7)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具有20.0%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具有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急诊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出血控制水平、降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6]。

[1] 汪梅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56,58.

[2] 周红珠.院内绿色通道优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03-204,205.

[3] 徐 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观察与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79-2880.

[4] 权 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729-730.

[5] 云青青.危险性积分系统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36-137.

[6] 师瑞月.内镜下胃内血液清除术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17):1605-1606.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7

B

ISSN.2096-2479.2017.03.54.02

猜你喜欢
急诊科有效率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