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7-04-03 05:06费迎春黄利娥
关键词:瘘管尿管石膏

赵 纳,费迎春,黄利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

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赵 纳,费迎春,黄利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路径。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对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3例实施手术治疗。对3例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实施互利计划及心理干预。结果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对手术效果及术后病情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经过12个月随访,1例患儿膀胱容量小,泌尿系反复感染,多次返院行膀胱镜探查,其余2例每日可自行排尿,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患儿;尿道上裂;膀胱外翻;石膏托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膀胱外翻(exstrophy of bladder)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膀胱外翻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腹壁发育不良,膀胱粘膜暴露于腹壁外,常合并尿道上裂,呈完全性尿失禁[1]。由于膀胱外翻,膀胱粘膜和输尿口外露,很容易导致肾积水、尿失禁及上行性肾盂肾炎,未经治疗者半数因感染死于儿童期[2]。2011年~2015年,我科收治了3例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均采用在全麻下行髂骨锯骨,耻骨联合闭合,膀胱、尿道成形术,术后骨盆外用石膏托固定,悬吊双下肢。这期间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3例实施了手术治疗,年龄为2个月~2岁1个月,临床表现均为腹壁上可见完全外翻的膀胱和溢尿的输尿管口,膀胱壁水肿明显,尿道北侧壁缺失。外翻的膀胱逼尿肌功能不全,无法正常排尿。局部皮肤及粘膜因受尿液刺激有异味,其中2例皮肤有皮疹,1例下腹部皮肤有破损,约2 cm×1 cm。患儿营养状况一般,生命体征平稳。

1.2 方法与效果

我科3例患儿均采用在全麻下行髂骨锯骨,耻骨联合闭合,膀胱、尿道成形术,术后留有尿管,膀胱造瘘管,骨盆外用石膏托固定,悬吊双下肢,使患儿臀部与石膏托之间无压力,脚踝处及双膝盖处用棉垫包好,用绷带约束使双下肢悬吊,膝盖处呈90°,四周后,可放下双腿,拆掉石膏。出院后,经过12个月随访,1例患儿膀胱容量小,泌尿系反复感染,多次返院行膀胱镜探查,其余2例每日可自行排尿,生活质量提高。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湿疹的处理

由于长期尿液由外翻膀胱出溢出,造成2例患儿腹部、会阴部及大腿内侧严重湿疹,1例患儿下腹部皮肤下腹部皮肤有破损,约2 cm×1 cm。对于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的湿疹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用0.9%生理盐水清洁,待干后外涂炉甘石洗剂;4天后湿疹均消失。对于有破损的皮肤措施是(1)用0.9%生理盐水清洁,外涂造口护肤粉,然后喷皮肤保护膜;(2)用桥式保护架暴露破损部位的皮肤,然后持续用电动负压吸引溢出尿液,保持局部皮肤干燥;1周后,皮肤破损处皮肤洁,无渗液,可见红色肉牙组织生长。桥式保护架:即一种拱形架,材料选择不锈钢,它可直接放置床上,让患儿位置可放置上腹部以下,使下腹部、会阴部置于它的保护下,然后覆盖棉被,可撑起被盖,让患儿保暖的同时,也可让皮疹或破损的地方暴露。

2.1.2 肠道准备

术前晚及术晨给予开塞露塞肛,协助患儿排便;凌晨2:00后开始禁食禁饮,术晨7:30遵医嘱予肌肉注射鲁米那和海俄辛后,送入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2.2.1 引流管护理

患儿术后留有胃管(肛门排气或排便后拔出)、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管道堵塞或者过早的脱落,直接影响到患儿术后的愈合,因此管道的护理尤为重要。用薄膜敷料将尿管及膀胱造瘘管固定在下腹部处,避免固定膀胱部位伤口位置及大腿部(预防患儿腿部活动导致管道脱落),做好约束,防止患儿躁动导致管道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使用抗反流尿袋,将管道固定在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起泌尿系感染,并每周更换一次抗反流尿袋,引流袋的下缘不要接触地面,防止细菌感染。

2.2.2 皮肤护理

由于患儿石膏托固定骨盆,并用绷带固定双膝盖以下部位,此处的皮肤明显受压及长期的卧床,导致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具体措施(1)减少诱因:石膏托内用棉垫垫,避免石膏托直接接触患儿皮肤,尤其是石膏托边缘处,保持棉垫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2)患儿背部无石膏托固定的部位,可垫一于石膏托厚度相当的垫枕,避免背部石膏托的边缘处与皮肤造成压痕、摩擦。(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①及时更换汗湿衣服;②骨突处涂凡士林软膏,以保护、润滑皮肤,皮肤破损处不可涂抹;③大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防止汗、尿、粪浸渍;④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石膏托的位置,防走位;帮助患儿按摩受压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⑤防止摩擦力和剪切力损伤皮肤:为患儿更换床单或内衣时一定要抬高患者,避免拖、拉、拽等动作的出现。更换石膏托时,需要两名医护人员配合,一名工作人员将患儿整个托起,另外一名工作人员更换石膏托;⑥脚踝约束时的皮肤,要班班床边交接,并予按摩。

2.2.3 锻炼膀胱储尿功能

膀胱外翻矫正术成功的标准是膀胱具有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患儿术后第4周开始训练膀胱功能,我们首先全天加闭膀胱造瘘管,若无液体从膀胱造瘘口处渗出,第三天予拔出膀胱造瘘管及夹闭尿管,由于患儿较小,不能自我控制排尿,并且膀胱容量较小,采取夹闭1 h,开放30 min的方法,并观察有无尿液从尿道口或膀胱造瘘口处渗出,若有渗出,及时开放尿管,加闭30 min,开放30 min,可直至完全拔出尿管。经过储尿功能的训练,患儿膀胱储量有5 mL增加到20 mL。

2.1.4 心理护理

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会获得药物和手术所不能获得的疗效。患儿由于年龄小,手术风险大,此类疾病在治疗方面又比较困难,周期长,小儿反复穿刺的困难,患儿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家属心理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与技巧及娴熟的护理技术,还要要积极评估患儿家属及患儿的心理状况,患儿虽然年龄比较小,但也不要忽略患儿的心理,要主动与其交流,对他们亲切的搂抱、轻拍、抚摸等,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耐心倾听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与认真、详细的解答,健康教育要详细,且通俗易懂,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取得家属的信任,让家属能够全面了解此类疾病,消除其对此类疾病的恐惧感,让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机参与患儿的护理过程。

[1] 章 洁,万嫣敏,顾 莺.5例小儿膀胱外翻修复1期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

[2] 王 佳.1例膀胱外翻合并尿道上裂男性患儿行骨盆截骨膀胱内翻术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6A):4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3.120.01

猜你喜欢
瘘管尿管石膏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孔伯华与石膏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石膏之魂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脱硫石膏制作粉刷石膏的耐干湿循环性能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