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再移植的护理

2017-04-03 16:27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李冰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排异抑制剂血压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李冰玉

伴随当今医学水平的日益提升,肾移植已然成为对无数尿毒症患者生命予以抢救的重要治疗举措,但近年来出现再次肾移植患者数也逐渐增多[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62例患者,其中行肾再移植的9例,现就其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肾再移植的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6例,女为3例,年龄区间为28~57岁。首次肾移植失败原因:5例为慢性排斥,4例为急性排斥。5例患者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超过1年。3例患者首次移植由于急性排斥反应,摘除失功肾之后,间隔半年再次移植,另外6例当中,由于慢性排斥反应,3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透1年,剩余3例为1.5年,未将移植肾切除便实施再次肾移植手术。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肾移植能促进尿毒症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的显著提升,但由于存在首次移植肾失功,造成患者对再次进行肾移植的结果,持有消极或不乐观的态度,特别是担心术后移植肾在功能上的恢复情况及今后的生存质量,往往产生悲观及焦虑情绪。一些患者片面认为需要再次实施肾移植,对自身不合理的免疫抑制剂服用产生担心,又因为经济方面的因素,怕对家庭造成连累,而出现负罪感、内疚及自责,尤其是首次实施手术失败之后,在近期再次实施移植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患者对此产生传统的心理负担。至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密切观察,根据患者心理状况,与患者开展针对性交谈,向患者耐心讲解与疏通,还可鼓动患者家属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予支持,将其内疚心理予以消除,开展多样性健康宣教,减轻患者忧虑及恐惧,提升患者接受手术的最佳心态。②术前准备。对于再次实施肾移植患者,由于其长期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且长时间血液透析,容易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病症,此外,还会损害肝功能,在抑制骨髓情况下,造成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减少。至此,对患者要开展各项检查工作,以此对患者的肝、胃、肺及心功能状况予以全面了解,辅助医师将有关免疫学检查工作做好。此外,由于患者具有较差的集体免疫功能,需对可能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给予预防,对患者体温变化实施检测。另外,手术实施前,做好输血及血液透析等工作,对患者贫血、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促进集体抵抗力的提升,如若首次移植肾出现超急排异反应,或移植肾失功近期需再次移植者,在手术操作前,需对其血浆进行多次更换,通常为2~3次,以此对血清当中的免疫复合物予以清除,实现排异发生率的减少。在手术实施前1d可采用硫锉嘌呤45mg行口服治疗,手术实施前夕做好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准备工作,对术日液体出入量予以记录,并对与患者生命体征予以检测。

1.2.2 术后准备 ①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由于肾移植失功需再次肾移植患者具有较差的手术耐受。此外,由于术后多原因造成患者出现血压不稳定、感染及出血等状况,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应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血压监测尤为重要,当血压偏高时,则会造成患者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及心衰,若患者血压过低,则会造成移植肾血液在灌流方面出现不畅,移植肾组织出现缺血状况,更甚者则会造成再次移植的失败,因此,对血压监测十分重要,在术后10~20min,监测1次,待手术4h且趋于平稳之后,则改为1h/次,当患者血压平稳维持3d,则对其实施心电监护,对患者呼吸、脉搏及体温给予准确测量,对输液速度及量予以计划,坚持糖盐交替要量出为人,如若中心静脉压大于13mmH2O,则需将输液速度给予减慢,如若小于6 mmH2O以下,则需将输液速度加快。②准确记录出入量。对移植肾功能进行检测,术后对患者每小时尿量及其颜色变化予以严格记录,并对24h出入量进行记录。为达到准确记录的目的,可在引流袋之下放置1000ml量杯,便于对尿液引出的量及速度进行观察。

2 结果

所选取的9例再移植患者中,再移植成功为7例,其中1例患者于完成手术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对其实施血透及排斥等治疗,患者肾移植功能均得到好转,术后均可随访,其中3例人/肾存活1年,1例3年,3例4年;另外2例由于在肾移植过程中出现排斥反应加速状况,故切除移植肾,造成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

3 讨论

由于再肾移植患者具有比较活跃的免疫系统,且在组织相溶性方面比较差,特别是首次移植且出现超急排异反应的患者,对其实施再次肾移植,则在排异发生率方面会更大[2]。所以,针对再次实施肾移植患者,需依据术后可能出现排斥反应的危险人群,对其肾功能变化给予严密护理,并对其每小时尿量及其颜色给予严格记录,以实现并发症的显著减少,促进再次肾移植成功率的显著提升。此外,为对再次移植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予以防止,术后可较多采用一些可预防排异反应的免疫抑制剂,开展多项护理预防工作,在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过敏反应,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3][4]。所以,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夕,需对药物的性质、作用及所需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并将其向患者耐心讲解,获取患者信任与配合,实现再次移植成功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肾再移植患者,对其实施完善而又正确的护理干预,乃是实现其成功的关键。

猜你喜欢
排异抑制剂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监测中的价值分析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洞见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磷酸二酯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