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7-04-04 10:13宋淑玲李艳捧周相娟郑立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缓释片

宋淑玲, 李艳捧, 周相娟, 郑立强

(1.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河北 唐山, 064000;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 河北 唐山, 064000)



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随机对照研究

宋淑玲1, 李艳捧1, 周相娟1, 郑立强2

(1.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河北 唐山, 064000;2.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 河北 唐山, 064000)

丙戊酸钠缓释片;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后癫痫; 认知

癫痫是脑细胞群异常同步放电导致的发作性脑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之一[1]。其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其中常见的脑卒中后癫痫属于继发性癫痫。目前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以药物为主,但有的患者效果欠佳,且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副作用较大,易导致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左乙拉西坦是新的癫痫治疗药物,研究[3]显示新型抗癫痫药物较传统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小。本文比较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4 例,女16例; 平均年龄(56.01±3.27)岁; 平均病程(5.08±0.14)个月; 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7例,脑出血13例; 癫痫发作类型:单纯发作13 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0例,复杂发作5例,混合性发作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 平均年龄(55.23±3.15)岁; 平均病程(5.41±0.27)个月; 脑卒中类型:脑梗死26例,脑出血14例; 癫痫发作类型:单纯发作14 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22例,复杂发作2例,混合性发作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癫痫类型比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签署了实验知情同意书,且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 ① 脑卒中符合《第5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简介》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 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 ② 癫痫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综合征诊断标准[5]; ③ 脑电图检查呈典型癫痫表现。排除标准:原发性癫痫; 其他继发性癫痫; 无法配合认知检查者; 进行过药物治疗者。脱落标准: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 撤销知情同意书; 失访。

1.2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治疗方案,包括静脉点滴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血糖等至合适水平、防静脉血栓及肺炎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予左乙拉西坦片(商品名称:开浦兰,生产公司: UCB Pharma S. A. , 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10410, 规格: 0.5 g/片)治疗,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次0.5 g, 2次/d。根据临床效果及耐受性,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5 g/次, 2次/d。对照组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商品名称:德巴金,生产公司: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10595, 规格: 0.5 g/片)治疗,最初每日剂量为10~50 mg/kg, 然后剂量调整到最佳剂量,一般剂量为20~30 mg/kg。均观察6月。

1.3 评价指标

① 临床疗效判定[6]: 完全控制:无癫痫发作; 显效: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75%; 有效: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74%; 无效: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总有效率=(完全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 判定改善认知疗效[7]:入院时及治疗6月后分别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此量表包括时空间、注意、命名、语言、抽象思维、记忆延迟及定向力7个方面,每项1分,共30项,总分30分,对教育年限在12年及以下的被测试者加1分,评分≥26分为认知正常,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调查前对调查员集中培训,统一指导语、填表方法和调查时间。所有量表均由2名主治医师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③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监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肾功能及心电图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2 结 果

实验组脱落4例(10%), 包括嗜睡2例,头晕2例。对照组脱落3例(7.5%), 包括失访1例,肝功异常1例,恶心1例。2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完全控制5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 对照组中完全控制5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4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5.05±1.26)、(25.27±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7.21±1.48)、(25.21±1.63),实验组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7.5%), 包括皮疹1例,恶心2例;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7.5%), 包括肝功能异常1例,腹泻1例,失眠1例。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常伴有脑卒中后癫痫,机制复杂。有学者[8-9]认为,神经元损伤导致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从而神经递质、细胞内外离子大量流出,细胞兴奋性增高并同步放电,最终诱发癫痫发作,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最终坏死,而这又会诱发癫痫再次发作,二者形成恶性循环[10], 故一旦癫痫发作应及时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左乙拉西坦属于吡咯烷酮衍生物,不影响正常神经元活性,可阻止神经元异常放电[11]。De Reuck JL等[12]报道称,如神经突触囊泡SV蛋白亚型SV2A亚基处于高浓度状态,则导致细胞膜异常放电,而左乙拉西坦能够与SV2A亚基结合,进而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癫痫发作频率与程度降低。丙戊酸钠缓释片可通过降低γ- 氨基丁酸水平增加突触间传递,从而抑制γ- 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降低神经元异常放电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还能影响Ca2+、Na+通道,降低神经元持续放电,对丘脑皮质环路构成较好的抑制效果[13]。本实验得出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疗效相同,支持以上理论,与王美娥等[14]的研究结果不同,认为丙戊酸钠缓释片的治疗效果较好,这可能与样本含量小、观察时间短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还得出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显示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时应使用哪种药物应该因人而异。与郭桂梅[15]的研究结论不同,可能与治疗人群年龄、癫痫种类比例不同有关。与林岚等[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互为支持。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左乙拉西坦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肝脏代谢少,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

认知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与大脑海马等部位的功能有关。脑卒中时如果损伤了这些部位,患者的认知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实验得出实验组治疗6月后的认知较治疗前有改善,有研究[17]表明左乙拉西坦并不直接抑制神经递质的传递,而是依赖触囊泡蛋白2A 在神经细胞膜上的调制效应,可能会增强大脑某方面潜在的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缓释片在治疗脑卒中癫痫疗效相当,安全性均可,但左乙拉西坦较丙戊酸钠缓释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较佳,对认知受损的患者群尤其适合,值得推荐。

[1] 遇涛, 张国君, 倪端宇, 等. 癫痫灶切除手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难治性癫痫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10): 978-983.

[2] 陈静. 丙戊酸钠联合平痫颗粒与卡马西平联合恩必普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对比[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6, 10(4): 10-11.

[3] 金超.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3): 2121-2123.

[4] 魏兴海. 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简介[J]. 现代康复, 2000, 4(3): 357-358.

[5] La France W C Jr, Baker G A, Duncan R, et al.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the diagnosis of psychogenic nonepileptic seizures: A staged approach: A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Nonepileptic Seizures Task Force[J]. Epilepsia, 2013, 54(11): 2 005-2008.

[6] 全国神经外科癫痫防治协助组.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和外伤后癫痫的预防及治疗指南: 草案[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 5(12): 1 189-1190.

[7] 孙丽楠, 姜贵云. 脑卒中认知评定研究进展[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10): 793-796.

[8] 孔玮晶, 姜玉武. 遗传相关性癫痫离子通道与遗传性癫痫[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5, 30(7): 481-487.

[9] Vikram R R, Lowenstein D H. Epilepsy [J]. Current Biology, 2015, 25(17): R742-R746.

[10] Toledano M, Pittock S J. Autoimmune Epilepsy[J]. Seminars in Neurology, 2015, 35(3): 245-258.

[11] Cortes-Altamirano J L, Olmos-Hernández A, Bonilla-Jaime H, et al. Levetiracetam as an antiepileptic, neuroprotective, and hyperalgesic drug [J]. Neurol India, 2016, 64 (6): 1266-1275.

[12] De Reuck J L, Van Maele G. Seizures and Epilepsy in Patients With a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J].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012, 21(1): 1-4.

[13] 梁杰, 刘小北.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痴呆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10): 842-844.

[14] 王美娥, 宋杰, 周艳娜.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 114-115.

[15] 郭桂梅. 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7): 206-207.

[16] 林岚, 王晓燕, 杨淑, 等.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16, 27(33): 4634-4637.

[17] 邓鸣, 马婧怡, 孟令杰, 等. 国产左乙拉西坦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J]. 中国新药杂志, 2016, 25(19): 2234-2239.

2016-12-13

R 743.3

A

1672-2353(2017)11-156-02

10.7619/jcmp.201711052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缓释片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