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见非语音失误分析

2017-04-05 14:40高昕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试语调程度

摘 要: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仅要测查考生语音的标准程度,还要测查其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而考生往往只重视纠正语音存在的错误或缺陷,却忽视了非语音失误对普通话测试成绩的影响。本文剖析了考生在朗读词语、短文和命题说话时,在轻重音格式、停连和语调的处理、词汇及语法的规范程度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并阐述了避免失误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測试 非语音失误

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的标准和规范程度的检测,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水平的评价,其目的是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所达到的水平等级。通过测试,可以促进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提高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程度。

“非语音因素”是指除语音以外的,影响普通话测试成绩的因素。包括应试人朗读词语、短文和命题说话时轻重音格式是否得当,朗读短文时停连、语调的处理是否恰当,说话时词汇、语法使用是否规范等。在普通话测试中经常发现,有一些考生的语音面貌比较好,但是却没有取得高分,究其原因,就是非语音失误出现较多。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非语音因素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1]。换言之,就是说普通话水平测试不只考查应试人语音的标准程度,还要考查其词汇和语法的规范程度。

下面逐项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卷中存在的非语音因素。

1.读多音节词语

这一项除测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标准程度以外,还测查应试人上声变调、轻声、儿化等读音的标准程度。在这一项中,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另外,还要考查应试人在朗读双音节词语、三音节词语、四音节词语时对轻重音格式的处理是否得当。

2.选择判断

这一项的测试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词语、语法的规范程度,不是必考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免测该项。

选择判断包括词语判断10组,目的是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语的规范程度;量词、名词搭配10组,目的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量词和名词搭配的规范程度;语序或表达形式判断5组,目的是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语法的规范程度。

3.朗读短文

此项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评分标准共有6个方面:(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不同扣0.5分、1分;(3)语调偏误,视程度不同扣0.5分、1分、2分;(4)停连不当,视程度不同扣0.5分、1分、2分;(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不同扣0.5分、1分、2分;(6)超时扣1分。在这6个评分标准中,漏读、增读、语调偏误、停连不当、朗读不流畅、超时等均属于非语音因素。

4.命题说话

此项考查目的为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其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评分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语音标准程度,共20分;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5分;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从评分标准可见,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度都属于非语音因素。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非语音失误分析

(一)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失当

普通话词语的轻重音细分为四个等级,即:重音、中音、次轻音、最轻音。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语大多数最后一个音节读为重音。双音节词有三种:“中·重”格式占绝大多数,如“老师、命运、军队”等;“重·次轻”格式如“聪明、手艺、娇气”等;“重·最轻”格式如“耳朵、妈妈、庄稼”等,就是通常所说的轻声词。三音节词有三种:“中·次轻·重”格式占绝大多数,如“咏叹调、西红柿、电视机”等;“中·重·最轻”格式,如“胡萝卜、同学们”等;“重·轻·最轻”格式,如“朋友们、姑娘家”等。四音节词有两种:“中·次轻·中·重”格式占绝大多数,如“高高兴兴、坑坑洼洼、曲曲弯弯”等,“中·次轻·重·最轻”格式极少,如“外甥媳妇、如意算盘”等。

在测试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考生在朗读和说话时只注重声母、韵母、声调的标准读法,却忽视了轻重音格式的规律,严重影响听感。例如:在说非轻声、非轻读的双音节词语时,喜欢重读第一个字、轻读第二个字;在说“中·次轻·重”格式的三音节词时,把第一个字重读、第三个字轻读;在说“中·次轻·中·重”格式的四音节词时,往往重读第一个字,轻读第四个字。

(二)朗读、说话停连不当

停连,包括停顿和连接,是朗读或说话语流中声音的暂时中断与延续。停顿或连接不是任意的,而是要服从朗读和说话的思想内容、结构脉络和听者的心理需求。因此要确定好停连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做到连到好处,停在妙处。

停连一般可以分为标点符号停连、语法停连、生理停连和感情停连。

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停顿时间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要比顿号长一些。

语法停连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或连接,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作的短暂停顿。例如:“他是我∧唯一的朋友。”在“我”的后面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是为了强调定语“唯一”。

生理停连产生的原因是:有时一些比较长的句子需要中间停顿一下用来换气,但是不能破坏语义的完整性。例如:“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客家人民居。”

感情停连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连处理,它的特点是声断情连。例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朗读时,“山”“水”和“太阳的脸”后面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应该作停顿,这样,朗读起来才会有对称之美,抑扬顿挫之感。再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朗读时,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并没有停顿而是连接,是为了展示春天各种树木的花朵竞相开放、爭妍斗艳的热闹场景。

次考生容易出现停连不当的失误。如一位考生朗读作品39号时是这样来停顿的:“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当即∧喝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这位考生的停顿太多,破坏了语义的完整性。

再如一位考生这样读作品45号:“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这位考生在“少”和“数”之间作了一个停顿,造成了语义的肢解。

(三)朗读、说话语调不当

语调是指朗读、说话时贯穿于整个语句的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根据句子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依据句末的尾音,可以把语调分为四种,即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

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用于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惊异的句子,语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例如:表疑问的“今天是几号?”,表反问的“难道他不是一个无私的人吗?”,表号召的“让我们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等,都应该用高升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沉痛、悲愤等感情的句子里,语势逐渐下降,末字低而短。例如:表赞扬的“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沉痛感情的“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表自信的“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等等。

平直调一般多出现在叙述、说明或表示思索、严肃、冷淡、追忆、悼念等句子里,语调始终平直舒缓,语势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例如:叙述语气的“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表思索的“他想是向爸爸妈妈要钱,还是自己挣钱。”等等。

曲折调常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含蓄、讽刺、讥笑、夸张等句子里。语势有较明显的起伏,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末尾音也往往伴以特别的加重、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例如:表讽刺的“你是好人,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好人!”等等。

在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我们发现,有些考生尽管声母、韵母发音较好,但是却会因为语调上的偏误而影响测试成绩。例如在朗读短文时,为了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喜欢用高声调和曲折调,如朗读作品1号:“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朗读这句话应该用降抑调或者平直调,而有的考生却选用了高升调。再如“命题说话”项测试中,抽到像“童年的记忆”“我尊敬的人”“难忘的旅行”“我的朋友”等叙述型话题的考生会讲述一段故事,多为叙述性的语言,用平直调这种舒缓、变化不明显的语调比较合适,而有些考生却喜欢用高升调或曲折调,认为这样就是所谓的“抑扬顿挫”,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能获得高分,其实不然。有的考生因为说话习惯的缘故,多用降抑调,语调一直比较低沉,哪怕是在讲述一件开心的事情、表达积极乐观的情感与态度时,仍然使用这种语势逐渐下降、令人压抑的语调,没有将语义准确地表现出来。

(四)词汇不规范

1.叹词、语气词使用频率过高

叹词是语法学术语,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常用的有“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哎”等,有时用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有时起到呼唤、应答的作用。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有“的、了、么、呢、吧、啊”等。有的考生受到平时说话习惯的影响,几乎在每一句话的结尾处都使用语气词,也有的考生受到港台语言、网络语言的影响,在说话中时常出现一些时髦的叹词,如“哇”“哇噻”“耶”等,这些势必会极大地影响语言的规范性。

2.使用方言土词

有的考生说着普通话的语音,却习惯性地使用方言词语。如徐州地区的考生经常使用的方言土词有:将“蜻蜓”说成“光光蜓”,“扔”说成“扳(上声)”,“脏”说成“塝”,“什么时候”说成“赃(阳平)晚”,“摸”说成“不搂”或“摆乎”,“中间”说成“当央”,“刚才”说成“将将”等。

3.滥用网络语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中国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创造出了一批网络词语。

考生在普通话测试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些网络词语有“顶、萌、控、东东、伤不起、挺、潮、宅、雷(人)、菜鸟、给力、达人、八卦、浮云、有木有、hold住、卖萌、亲、肿么了、卖萌、坑爹、你懂的”等。如果使用一些常用的、约定俗成的网络词语,是不扣分的,但是使用了生僻的、自造的词语就会被扣分。

4.口头禅频密

口头禅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考生在“命题说话”项测试中由于准备不充分、思维能力比较差等原因,会经常使用“这个、那个、就是、然后……”等词语,造成了语流的不连贯。

(五)语法不规范

1.使用病句

搭配不当,主要是动宾搭配不当,如:“大树冒着枝繁叶茂给人们乘凉”“我的假日生活比较喜欢旅游”“小草向我们表达着春天的季节”。

句子成分多余,如:“各位老师们”“小鸟在我们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有些人没有朋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太自私,没有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

用词不当,如:“春天再也不用像冬天一样穿着憨厚的衣服”“我们要养成手卫生习惯”“我要把做人的基本道德全部受用给孩子”“花园里盛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句子成分残缺,如:“通过这篇故事,使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熊”“我们必须互帮互助的好品质”“我们要全面发展幼儿”。

2.使用方言语法格式

有的考生使用了方言特有的语序,如:普通话里的“南京快到了”,吴方言说成“南京到快了”;普通话里的“给我一本书”,江淮方言和吴方言说成“给一本书我”;普通话里的“回家”,徐州方言说成“家走”。

也有考生使用了方言特有的句式,如“有”这个字一般作动词用,与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短语。近年来,由于受到港台话的影响,一些追求时髦的考生将“有”用于动词前面,把“有”当成表示肯定的副词来用,造成“有”和后面动词的重复,出现两个谓语,如“有吃过”“有看过”。实际上,这样的“有”字纯属画蛇添足。

还有考生使用了方言特有的量词,比如表示“人”的名词,普通话中只能与量词“个、批、帮、位、群”等搭配。但是在有些方言中,可以与量词“只、条、块、根”搭配,如“爸爸给我买了一张车”。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非语音因素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始终存在,对测试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提高考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培训,帮助他们减少非语音因素的失误。以往在培训时我们总是把精力放在语音因素方面,常会忽视非语音因素。笔者建议,首先要提高普通话教师和培训教师对非语音因素的重视程度,只有教师重视非语音因素,才能在教学和培训中提醒考生注意,帮助考生纠正。其次,提高考生对非语音失误的认识,考生只有意识到非语音失误对测试成绩的影响,才会努力去克服非语音因素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

实施纲要[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高昕 江苏徐州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1004)

猜你喜欢
应试语调程度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错别字先生
应试良方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