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

2017-04-05 05:52
数字通信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时代资源

陈 晨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009)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

陈 晨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009)

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用电子设备阅读,将对我们传统的纸质阅读发起巨大的挑战。然而,如何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找到新的方式服务我们的读者呢?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

1 大数据时代背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和分布式计算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名词。各个领域各个产业的人们开始逐渐的意识到数据所承载的信息,对于个人,社会,乃至这个时代的重要意义。这不光是一场技术改革,更是一场人们如何待看世界的哲学革命。

大数据是指一种海量的,关系复杂的,结构多样的,并且动态变化的数据集。通过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收集、提炼、分析等获取个人信息、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发展动态等。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存储基地,应该不断的与时俱进,适应大数据时代读者的需求。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不光有纸质图书和报刊杂志的借阅区域,同时配备电子阅览室:具有网上检索、预约图书、相关图书资料下载的功能,和各种数字图书馆、学术资源库的接入端口。对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而言,数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已经初步具备了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的前提条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不光是文献资源的,更要对多元数据的采集、挖掘,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对图书馆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2.1 技术和设施不足

IBM提出大数据的五V特点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通过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对大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将不再适合。目前高校图书馆存有大量的纸质图书、数字资源。其中数字资源包含了大量电子书、软件、音频和视频等。这些数字资源不仅数量庞大,并且日积月累成几何形式快速增长。如何有效的保存和利用这些数字资源,对当前高校图书馆来说将是一种挑战。

2.2 人才匮乏

有些纸质书籍由于年代久远,不适合外借,将把珍贵的一些纸质文档变成电子书;由于光盘的保存期限限制,将对一些光盘资源进行保存,这些都是巨大的工作量。同时,对大量异构化的大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和挖掘都将是对馆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数据安全

由于系统存储了大量图书和用户信息,图书馆的数据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由于电子书、多媒体资源和软件等都涉及到版权问题,如何使电子资源安全使用,并且不被篡改,将是图书馆在大数据应用中将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读者信息,包括读者的个人信息,读者的借阅记录,图书馆的安防监控视频等用户隐私,如何不被攻击,将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

2.4 服务模式

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似乎当前的大学生很不愿意走出宿舍,吃饭、生活用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学生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事。然而,一个学校的文化学习氛围通过图书馆是最好的展现,如何吸引学生来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将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我们提供了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捷径,但是否会滋生在校学生的惰性,将是一个考验。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管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需要转变。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将服务什么。

3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应颠覆传统的服务模式,拓展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产品,积极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这对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1 确定大数据战略目标

在大数据爆炸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好大数据战略目标,使图书馆发展在这目标下有序、动态、并且可持续发展。

(1)角色定位。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的特点,包括所在地区、开设的专业、科研领域等做好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2)服务模型定位。根据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馆藏特色等现有条件,建立分层、分级、分类的服务模型。建立专门收集数据、分析和应用数据的部门。

3.2 培养大数据人才

在公司、企业中,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在高校图书馆也是一样,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需要既懂图书管理又懂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当前高校图书馆这方便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短缺,要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图书馆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大数据技术和管理人才。首先,图书馆应大力培养现有馆员,使其具有大数据应用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大数据人才的模式。其次,图书馆可以通过外包或者引进优秀的大数据技术人才,成为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核心力量。

3.3 加强数据安全建设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的利用数据,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首先,高校图书馆必须扩大数据来源,增加原始数据的数量。其次,需要对数据进行过滤,对一些垃圾数据和有害数据进行剔除,提高数据利用和处理的速度和精度。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大体可分为两类:数字资源数据和读者信息。数字资源不光来源于馆藏资源,同时有相关数字图书馆网站,期刊检索网站和门户网站等。读者信息是读者的阅读活动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包括读者所浏览过的网页,读者发布的微博,读者的检索记录,读者的活动轨迹等。对外网用户访问图书馆系统时,加强安全管理,避免黑客窃取图书馆重要机密数据,造成馆藏图书情报泄露和读者个人隐私泄密,给图书馆和读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加强数据安全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图书馆馆员需要做好安全培训,制定安全责任机制,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泄露读者和资源信息,通过分层、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数据的传播和公开范围,确保读者隐私和图书情报的安全。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大数据安全技术,防止黑客恶意入侵,以免数据遭到破坏或丢失,对图书馆系统的接入端口和数据流进行规范,确保大数据资源正确、有序、安全的利用。

3.4 建立创新服务模式

常规的高校图书馆职能包括:书刊借阅、文献检索、馆际互借等。首先,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重点应该是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与一些大数据供应商合作,采用数据共享方式,全方面搜集读者信息,根据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动态的调整分析结果,预测读者当下需要的信息资源,智能为读者推送个性化、精确的、准确的阅读推荐等,有效的提供读者信息获取途径和节约读者检索信息的时间。

其次,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要让数据成为资产,通常而言,图书馆是大数据的使用者、提供者和运营者。国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国外高校图书馆,甚至和跨行业跨领域的各机构进行合作,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范畴,发展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为高校的广大师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资源,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国际接轨。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历来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习课外新知识的场所,是教师和科研人员与国际前沿知识接轨的桥梁。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能更好更快更准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但同时也存在不可规避的风险与挑战。

[1] 何海波.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12):138-140

[2] 汪学菁.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转变[J].价值工程,2016,35(22):233-235

[3] 朱建平,章贵军,刘晓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的辨析[J].统计研究,2014,31(02):10-19

[4] 李立.大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03):35-37

[5] 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04):120-122

10.3969/J.ISSN.1672-7274.2017.11.014

TP24,TN929.5

1672-7274(2017)11-0047-02

猜你喜欢
图书馆时代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