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稻臻优727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05 08:03董练飞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稻大田稻瘟病

董练飞

(1.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才服务中心,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福建福州350018)

优质杂交稻臻优727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董练飞1,2

(1.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才服务中心,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福建福州350018)

臻优727是用臻达A与成恢727配制的优质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2016年在福建省各地试种示范,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稻瘟病抗性好,米质优,熟期转色好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臻优727在福建省各地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稻;臻优727;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臻优72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新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臻达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恢复系成恢727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籼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70011)。2013—2016年在福建省各地示范种植,均表现群体协调、整齐,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抗倒伏能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性好,稻瘟病抗性好,稻米品质优,成熟期落色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1 产量表现

1.1 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

臻优727参加2014—2015年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873.63 kg/hm2,比同组对照Ⅱ优明86平均增产11.46%,2 a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01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15.00 kg/hm2,比同组对照Ⅱ优明86增产15.94%。

1.2 各地种植表现

2013—2016年臻优727在福建建阳、浦城、邵武、尤溪、沙县、光泽、武夷山和福鼎等地试种和示范种植,田间均表现高产、稳产性好。2013年分别在福建建阳马伏、浦城作中稻试种0.015 hm2、0.01hm2,平均产量分别为8 935.60 kg/hm2、8 783.58 kg/ hm2,比同组对照Ⅱ优明86分别增产9.73%、7.26%。2014年在福建邵武市作中稻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35 hm2,平均产量为9 163.42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0.21%。2015年分别在福建顺昌、尤溪作中稻示范种植0.07 hm2、0.27 hm2,平均产量分别为8 765.43 kg/hm2、10 835.68 kg/hm2,在尤溪最高产量达11 843.76 kg/hm2。2016年继续在沙县、光泽、武夷山和福鼎等地作中稻扩大示范种植,平均产量为8 654.32~10 052.38 kg/hm2,在尤溪最高产量达11 723.86 kg/hm2。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臻优727属三系中晚籼杂交稻新品种,株叶形结构好,集散适中,生长势强。叶片中长、宽、厚,不披叶,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抗倒伏性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熟期转色好。参加福建省中稻组2 a区试,每667m2有效穗数13.4万,株高119.3 cm,穗长24.3 cm,每穗总粒数168.9粒,结实率88.73%,千粒重29.4 g。在福建省各地试种和示范种植,每667m2有效穗数15.2万~18.7万,株高115.8~121.9 cm,穗长23.8~26.2 cm,每穗总粒数152.8~193.6粒,结实率79.7%~89.2%,千粒重28.7~30.2 g。

2.2 生育期

臻优727参加福建省中稻组2 a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38.7 d,比对照Ⅱ优明86迟熟1.0 d左右。在福建省各地试种和示范种植,全生育期135.0~142.8 d,与对照Ⅱ优明86相差不大。

2.3 稻米品质

据福建省中稻组2 a区试米质检测结果,臻优727整精米率高、垩白小、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米质优,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主要米质指标:糙米率79.4%,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6.4%,粒长7.3 mm,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0%,垩白度1.4%,透明度1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78 mm,直链淀粉含量14.0%,蛋白质含量9.0%。

2.4 抗瘟性

臻优727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 a稻瘟病联合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中感(MS)稻瘟病。2014年和2015年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分别中抗(MR)叶稻瘟、中抗(MR)穗颈瘟和抗(R)叶稻瘟,抗(R)穗颈瘟,2014年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抗(R),而2015年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感(MS),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2013—2016年在福建省各地试种和示范种植,田间均未发现稻瘟病为害。

3 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对臻优727在福建省各地示范种植表现及特征特性的分析,同时结合福建省当前中稻生产实践,确保臻优727米质的优良特性,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应适期播种、培育多蘖适龄壮秧、适时移栽促进早分蘖与低节位分蘖,在穗大粒多和结实率高基础上,科学合理肥水运筹,在足够多有效穗的基础上争取提高成穗率和谷粒充实度,提高稻米加工品质。

3.1 适时播种,稀播、匀播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秧田应该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播种前秧田施足大田基肥。臻优727在福建省作中稻栽培,应根据品种生理特性进行合理布局,播种一般安排在4月中下旬至5月底前,播种应做到稀播、匀播,播种密度要求均匀一致,秧田每667m2播种量按10 kg进行。采取湿润育秧,秧苗期要特别注意水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浅水灌溉促进分蘖,以培育多糵壮秧[1]。在秧田秧苗1叶1心时,每667m2用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0 g对水50 L喷雾;在秧苗2叶1心时,每667m2施尿素5 kg作断奶肥和促蘖肥,以促进秧苗早分蘖、多分蘖。在移栽前3~5 d每667m2追施尿素4 kg作送稼肥,并在移栽前1~2 d对秧苗喷药1次,采用三唑磷或锐劲特和多菌灵加杀虫单防治叶瘟和螟虫,做到带药下田,减少大田病虫危害发生,以培育无病虫害多蘖壮秧。

3.2 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创建高产群体

臻优727作中稻种植,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移栽适期以叶龄6~7叶为宜。插植株行距以20.0 cm×23.3 cm为宜,适当保持田间株行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可减少稻瘟病的发生[2]。移栽时每667m2应插足基本苗5万~8万,做到浅水浅栽、直栽、匀栽,有利于秧苗早生快发,促进有效分蘖,从而确保大田有充足有效穗数。

3.3 科学优化肥水运筹

田间施肥管理要根据当地田块土壤肥力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营养元素量等确定施肥量。在田间种植中要施足大田基肥,并以有机肥为主,插秧前2~3 d,把50%的肥料作基肥,注意N肥、P肥和K肥的合理平衡配比施用,一般肥力田块基肥每667m2施用复合肥25 kg、尿素15 kg。在移栽后7~10 d内早施促蘖肥,占肥料的30%,一般施尿素8~10 kg、复合肥15 kg和氯化钾10 kg,并结合施肥拌化学除草剂除草,每667m2可用秧田一次净30 g或丁草胺100 g与肥料搅拌混合施用,撒施后大田保水7~10 d,以促进禾苗根系对肥料的充分吸收,有利于禾苗早分蘖、多分蘖,同时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的萌发和生长。穗分化时应观察臻优727的田间长势酌施穗肥,若长势好、叶色浓绿可不施穗肥;若相反应结合田块实际情况,每667m2撒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作穗肥,田块因氮素过多引起贪青披叶,穗粒肥应以钾肥为主。穗破口期至齐穗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以提高结实率。

水浆管理:深水返青,浅水促糵,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水孕穗,灌浆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增强大田土壤通透性,养根保叶,提高光合效率,以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充实度,实现稳产高产;后期不应断水过早,断水过早将影响水稻结实率和穗粒充实度,收获前7~10 d断水有利机收。

3.4 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高产

大田病虫害防治应在秧苗带药下田的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应做到全面、及时有效。对此要根据当地植保站的病虫预报、结合田间虫情测报灯以及田间病虫调查,适时开展对稻瘟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尽量选用低毒、高效、安全性好、防治效果高、低残留的对口药剂,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留带来的污染,提高稻米品质,确保丰产丰收。另外,近年来由于福建多地稻曲病有发展流行趋势,应加强此病的防治工作,可以在抽穗破口前5~7 d,每667m2喷施爱苗乳油(30%)15 mL或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100 g或30包好力克对水50~60 kg喷施,齐穗后再喷施1次防治效果佳。

3.5 适时收获、合理晾晒,确保稻米品质

臻优727的熟期转色好,稻米品质优,收割晾晒非常关键。收获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当田间水稻群体达到九成黄熟、穗基部粒手捏不流浆时就应及时选择晴朗天气抢晴收割。收割方式应以机械脱收为宜,同时应及时晾晒,用竹席阴干、风干或间歇晒谷,不应堆积,严禁直接在水泥地、沥青路上曝晒,避免影响稻米品质。有条件的可以用稻谷烘干机或改造的烤烟房烘干。

[1]黄俊明,杨东,游晴如,等.杂交晚稻组合京福1优673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1,29(2):40-42.

[2]谢华安,郑秀平,王乌齐,等.杂交水稻新组合京福1优943的选育与应用[J].福建稻麦科技,2009,21(3):1-2,3.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Good Quality Rice Variety Zhenyou727

DONG Lian-fei1,2
(1.Service Center for Strait Talent Market of China, Fuzhou, Fujian 350001;2.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Branch of National Center for Rice Improvement, Fuzhou, Fujian, 350018 )

Zhenyou727 is a new three-line indica hybrid rice variety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CMS line Zhenda A and the restorer line Chenghui727, and approved by Fujian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Examination Committee in 2017. It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 lodging and blast resistance, good quality, nice color turning during maturing and wide adaptability as planting in Fujian in 2013-2016.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Zhenyou727.

good quality; hybrid rice; Zhenyou727; planting performan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11.048

B

1008-9799(2017)03-0051-03

2017-06-05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2-7);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5R102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PI项目建设(2016PI-14);2017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杂交水稻优异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

董练飞(1987- ),男,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E-mail:398833815@qq.com)

猜你喜欢
中稻大田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江西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