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联动,阿里为何再加码?

2017-04-06 15:58宋辰
计算机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通阿里阿里巴巴

宋辰

近日,中国信通院-阿里巴巴集团安全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这次阿里与通信领域的国家顶级智库的联手,是对其一直倡导的安全联动机制的又一次重磅落地。

移动互联网兴起,物联网已成大势所趋,网络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数据统计,全网已泄露个人信息超过21亿条,覆盖全网账号的40%以上。从阿里掌握的数据来看,2015、2016年iOS漏洞、安卓漏洞都呈指数级的增长.

“移动互联网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现在传统互联网上的安全形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所长魏亮说。

电商平台、交易、支付、物流,甚至智能终端、物联网,阿里巴巴集团拥有全球屈指可数的复杂业务场景,也形成了强大的生态格局。现在,既可以说阿里巴巴是一家大数据公司,也可以说它是一家科技公司。

这是一家每时每刻都在蓬勃生长的公司,也是时刻暴露在风险中的公司。为了用户资金与数据的安全,阿里先后成立了钱盾反诈骗公益平台,为10亿中断提供安全链路安全保障服务的阿里聚安全开放平台,建立了SDL核心环节覆盖率达到93%的阿里iSDL 工作平台,以及针对云安全的流量防护、反侵入防护,也有基于多层数据处理技术的体系这种核心技术能力。

3月6日,中国信通院-阿里巴巴集团安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安全创新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这是继去年9月,阿里聚安全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签署用安全技术创新联手对抗电信诈骗的相关合作协议后,阿里再次加码网络安全联动。

众所周知,信通院在国家ICT领域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制定中发挥着核心支撑的作用,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创新与监管支撑等方面有着雄厚的研究实力,而且在国际ICT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未来,创新中心将聚焦于信息通信安全领域,双方合作开展国家与行业标准研制、产业发展研究、测试技术手段研发等工作;相关研究报告和白皮书的编制和发布;输出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为社会提供服务。

据了解,创新中心将开展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相关技术研究和实验;同时,进行信息通信安全基础技术研究,如防病毒引擎、应用安全加固技术等。

依托于海量的数据、强大的计算力以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大数据实时风控体系。与目前阿里的应急安全响应中心的全网漏洞收集、信息共享系统定位不同,安全创新中心更偏向于“前瞻性”研究。“我们和信通院成立安全创新中心,更多的是运用信通院国家智库的研究能力,在研究框架的标准上加上阿里巴巴安全实践,让有更多的技术能够长远地落地。会注重前瞻性安全的理论体系框架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资深总监侯金刚表示。

物联网的边界难预测,攻击手段和欺骗的手段也会更多。“特别是物联网在新的终端上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件或者安全问题,我们会从体系框架、标准和技术手段方面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侯金刚说。

物聯网安全技术研究领域,创新中心将重点对车联网及车载智能终端安全进行研究;另外,还将推进YunOS终端安全研究,包括云操作系统标准制定,TEE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评估与研究。

猜你喜欢
信通阿里阿里巴巴
中国信通院:7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0.6%
云上阿里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在重庆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辰辰带你游阿里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电力信通站点动环监控标准化建设的研究
阿里战略
阿里是个好榜样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阿里巴巴打开财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