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生态创新研究综述

2017-04-06 17:07许小苍刘俊丽陈琳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1期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许小苍+刘俊丽+陈琳红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创新的主体首先是企业,所以最早開始得到研究的是有关企业层面的生态创新。然而,通过对能查到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的梳理及观察,发现存在着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生态创新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并且在一些文献中很多就是直接把生态创新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技术创新研究使用,导致在理解和认知上存在一定的混淆。鉴于此,围绕生态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创新;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1.005

针对沉重的环境问题、社会不公平及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持续挑战,“生态创新”这一方向受到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国内外学者关注(Epicoco,2014;黄鲁成,2003)。企业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经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前期相关研究(如Rennings,2000)一般突出企业生态创新的外部影响要素,比如政府管制,技术及社会需求因素;到了后面,相关研究(Perieira & Vence,2012)就充分考虑了组织内部的一些要素(如战略、资源及能力等)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的巨大作用。基于企业视角出发,本文将已有研究发现的众多相关因素归纳为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 企业生态创新的外部因素

关于环境规制对生态创新的影响。由于生态创新具有两重外部性特点,导致企业开展生态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大为下降。因此,环境规制是生态创新的一种重要驱动因素(Horbach,2008;Ozusaglam,2012)。1995年,Porter提出了著名的双赢假设:结构合理的环境规制,可激起企业的更多创新活动,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新古典经济学家就该双赢假设进行了严厉的批评。Jaffe(1995)和Palmer(1995)认为,环境规制只会在个别情况下产生机会成本冲抵,从而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Porter提出的假设进行完善,就环境规制激励下的双赢模式存在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理论阐述(Lam,Hills,2011)。

关于利益相关者压力对生态创新的影响。一方面直接分析对于企业生态创新产生作用的主体,比如,部分研究者在研究消费者需求压力对企业生态创新活动的作用时就发现,若把生态创新理解成单维构想,则消费者(市场)需求跟企业生态创新活动之间就显现正相关的联系(Kesidou,2012);此外,还有学者考察了投资者、合作伙伴等对企业生态创新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综合讨论利益相关主体群体压力对企业生态创新活动的作用。这些学者从传统分类角度研究了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群体的压力对企业生态创新活动的正或负面作用。国内学者施建军等(2012)通过案例分析,发展了生态创新战略下的边缘利益相关者管理方法,创建企业与边缘利益相关的价值共享模型。

2 企业生态创新的内部因素

关于组织特征对生态创新的影响。企业所占有的各类资源越多,企业进行生产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进行生态创新。企业在行业的推动下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与压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为产生的环境污染而承担更多,迫使自身进行生态创新。Chang(2013)则利用结构方程,探究绿色组织(身份)与生态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的属性不但会直接影响生态创新表现,并且还会经由环境承诺以及环境规制间接地影响生态创新绩效。Yi-Chun(2009)结合现有的自然管理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家族企业更有可能从事生态创新。

关于资源和能力对生态创新的影响。生态创新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资源投入和各类知识等智力支持,许多研究者从员工素质、设备等资源和能力的角度进行了考察。一些研究表明,企业拥有大学学历员工的比例与一般创新显著正相关,但与生态创新负相关或不相关。相关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设备升级对生态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Horbach,2012),但对生态创新投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创新具有路径依赖性,创新和研发能力高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生态创新(Rehfeld,2007;Horbach,2012。不过,有关生态创新与企业研发能力、创新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复杂多样,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Wagner,2007)。

3 生态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对于生态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归根结底,学者们主要对于环境绩效与竞争绩效问题存在矛盾。一些学者认为,通过生态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并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例如,在加强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获得市场回报。Doran(2012)借助CDM模型,发现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比一般创新更显著,但是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环境绩效的中介效应。Eiadat等(2008)同样指出,生态创新战略有助于企业通过获得良好的环保声誉来赢得竞争优势。国内学者张光明等(2012)认为,企业作为生态创新的主体之一,可以通过主动的创新活动影响、选择、改变或创造环境,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环境,从而影响企业绩效。研究者们对生态创新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生态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例如,Chiou等(2011)通过台湾124家公司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生态创新对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竞争优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4 企业生态创新基础上的区域生态创新系统构建

鉴于生态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学者已经逐渐转变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企业生态创新转向生态创新系统,研究该系统的理论构建与在企业实际运行中的实际效益。就目前来讲,此项课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者是基于绿色经济及循环经济等领域来研究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发展。例如:杜静、陆小成、罗新星(2007)提出,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应该着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经济等的构建。尹艳冰、赵宏(2015)认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应是具有相应功能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公众在一定运行机制保障下组成的网络系统,应从三面方完善创新体系,包括:主体、机制及网络。而现有的研究方向是从技术的角度,主要探讨从技术层面实现生态化的转型与系统构建。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主要从制度方向进行研究。生态创新的定义不仅是指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目标,它还包括搭建创新平台,发展创新机构,为生态创新提供支持。因此,生态创新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5 简评

纵观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生态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以及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等方面,并且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理论工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来说:(1)相对于一般创新,生态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拉动市场效应上潜力很大,但导致企业生态化实践动力不足;(2)企业生态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并且对一些具体影响因素(如环境规制)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3)众多实证研究指出,生态创新战略的实行对于企业的环境绩效及经济绩效的提升有积极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4)在研究方法上,企业生态创新不仅在规范分析或在定量分析方面都表现出渐多的趋势,世界其他各国特别是欧盟国家已经开始展开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Epicoco M,Oltra V,Jean M S.Knowledge dynamics and source of eco-innovation:Mapping the Green Chemistry Communit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2014,(813):88402.

[2]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学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3,21(2):215219.

[3]Rennings K.Redefining innovation: Eco-innovation research and the contribution from ecologic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2(2):319332.

[4]Pereira A,Vence X.Key business factors for eco-innovation:an overview of recent firm-level empirical studies[J].2012,(12):73103.

[5]Horbach J.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New 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sources[J]. Research Policy,2008,37(1):163173.

[6]OzusaglamS.Environmental innovation:a conci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Vie & Sciences de l'Entreprise,2012,(23):1538.

[7]Porter M E,Van der Linde C.Green and compara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120134.

[8]Lam Jacquelline, Hills Peter.Promoting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ogistics,2011,(4):1734.

[9]杜靜,陆小成,罗新星.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化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28(147):8891.

[10]尹艳冰,赵宏.循环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37(1):4648.

猜你喜欢
企业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发展“逆水行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