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司外派人员援助计划培训效果评估

2017-04-06 14:09史雪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1期

史雪琳

摘 要:随着C公司的发展壮大,外派人员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家庭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淡化等心理困扰,逐步呈现出工作激情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绩效降低、人才离职率提高等现象。为缓解上述问题,C公司开展了EAP培训,通过EHMS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培训效果评估,结果显示,EAP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派人员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外派人员;员工援助计划;培训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1.033

1 培训整体设计

1.1 培训目的

C公司是一家有色金属冶炼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C公司版图已由国内的西南发展到东北、由香港扩展到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是一家拥有40余家分子公司的跨国企业。有色金属行业属于艰苦行业,其地质勘探区、采矿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不仅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单调,而且条件艰苦、作业危险、人际交往对象受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结婚难,这些都使员工的压力比一般人群严重。随着C公司“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外派人员前往我国东北地区、南美洲等条件艰苦、人烟稀少的地区工作,远离亲人朋友,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承受着心理困扰。外派人员面临高离婚率、焦虑、抑郁、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突出、人际关系淡化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失去了工作热情、工作情绪低下、回任失败等现象,这已成为影响工作業绩的重要因素。为此,C公司邀请外部专家针对外派人员开展了员工援助计划(EAP)集中培训。

1.2 内容设计

EAP是针对员工的个人、家庭生活、工作场所和环境变化中存在的健康、情绪、压力等问题,运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律的知识和技能,为受培训者提供诊断、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活动。发达国家多年实践证明,EAP是解决职业心理问题的最优方案。一项研究表明,企业每投入1美元,可节省运营成本5至16美元,80%的世界500强企业为员工提供了EAP。EAP可以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激发员工潜能、有效处理家庭、同事和客户关系、提升个人绩效等,帮助企业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和提升组织整体绩效等。培训前,外部专家到C公司进行了培训需求的调研加,确定了为期12天的EAP培训方案,主要培训10项专业能力:员工援助计划概述、心理诊断能力、压力疏导能力、监控干预能力、冲突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职业辅导能力、协商谈判能力、法律援助能力、和谐劳动关系与人本管理、危机应对能力。C公司150多名外派人员参加了EAP培训。

1.3 评估方案设计

柯氏四级培训效果评估理论将培训评估分为四个层次: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结果评估。基于实际情况,本次培训主要采取了反应评估和行为评估。

反应评估是在培训结束时让受训者对培训的整体情况进行现场评价,通常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行为评估就是在培训结束的1-3个月内对参训员工再次进行调查,以考察其实际行为的改变程度,本次培训效果评估采用EHMS问卷调查法、访谈法。EHMS涵盖了个性心理品质、心理状况、适应能力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等。EHMS问卷在培训开始和结束后3个月分别施测。

2 培训结果及分析

2.1 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40份。经过对数据查错,剔除无效数据之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2.2 参训员工情况(表1)

2.3 培训总体评价及分析

2.3.1 培训总体安排评价

在培训形式上,91%的员工感到满意;在时间安排上,78%的员工感到满意;在内容安排上,93%的员工感到满意;在师资设置上,96%的员工感到满意;在总体评价方面,员工的满意率达到95%。由此可见,本次培训取得了好的效果。

2.3.2 培训可参与度评价

调查显示有77%的员工能积极参与到培训中,20%的员工偶尔参与培训,仅有3%的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很少参与,由此可见,大部分参训员工较好地参与了本次培训。

2.3.3 培训效果评价

表2显示,90%的外派人员表示EAP培训内容能够吸引其注意力。但外派人员在相互认识与交流上还存在不足,实际掌握处理员工援助问题的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与安排的员工人数偏多,难以让每个参与者得到充分的交流有关。

表3显示,大部分员工认为EAP培训会对实际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其的认识程度还需加深。

2.3.4 培训结束后的心理感受评价

EAP培训后,53%的外派人员有“兴奋”的情绪,60%有“高兴”的情绪;71%有“满意”的情绪;36%有“平静”的情绪;还有小部分有“焦虑、生气、担心”的情绪。可见,通过EAP培训,大部分员工的心理感受是积极的,部分员工的消极感受,或许是通过培训引发了员工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担忧。

2.4 对培训内容的评价及分析

2.4.1 培训内容感兴趣程度评价

对培训内容的整体评价上,员工的满意率达91%。具体到员工对各模块培训内容感兴趣程度的评价上,八成多的员工表示对“和谐劳动关系与人本管理”、“EAP概述”、“职业辅导能力”很感兴趣;九成多的员工表示对“心理诊断能力”、“压力疏导能力”、“冲突协调能力”很感兴趣;由此可见,员工从总体上对本次培训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

2.4.2 培训内容掌握程度评价

一半多的员工表示对“和谐劳动关系”掌握较多;六七成的员工表示对“EAP概述、心理诊断能力、压力疏导能力、冲突协调能力、对外协调能力”掌握较多;总体评价上,近八成的员工表示对本次培训内容掌握较多。

2.4.3 培训对工作帮助程度的评价

77%的外派人员认为“和谐劳动关系”会对工作有帮助;84%认为“EAP概述”会对工作有帮助;认为对于今后有帮助的比例分别为“心理诊断能力”(86%)、“压力疏导能力”(84%)、“冲突协调能力”(90%)、“职业辅导能力”(83%)、而总体评价上,有91%的员工认为本次培训对工作有帮助。由此可见,本次培训员工感受最深的是冲突协调能力的提升,整体帮助效果也很好。

2.4.4 培训内容使用程度评价

75%的员工认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较多使用“和谐劳动关系”的知识和技能;而对于“EAP计划概述”(76%)、“心理诊断能力”(78%)、“压力疏导能力”(74%)、“冲突协调能力”(83%)、“职业辅导能力(87%)”在工作和生活中均会较多使用;而在总体评价上,有89%的员工表示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较多的使用本次培训内容。

2.5 EAP培训前后效果对比

2.5.1 培訓前,外派人员面临的困扰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9%的外派人员认为“工作任务重、绩效考核严格,工作压力大、工作地理位置偏僻、工作条件艰苦,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感到非常疲惫”。76%每天几乎花费10多个小时在工作上,周末都难以休息,每年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常年外派,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家庭关系紧张,无法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工作与生活严重失衡。86%的外派人员认为“公司未明确外派期限,也未建立回任机制,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很困惑,职业发展前景不清晰”。56%经常睡眠不足,身体疲惫,长期工作导致对工作没有热情,工作做不到位时会内疚和自责。

2.5.2 培训后,外派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EMHS问卷后测结果显示,73%的外派人员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在睡眠、焦虑、抑郁、心理感受等方面有所缓解。然而,56%认为其在行为习惯、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组织满意度、人际关系、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较之培训前有部分改善,说明EAP培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另外,78%认为自己心理调节技能不足,当员工面对生活事件时仍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

3 未来发展建议

3.1 关于EAP培训的整体设计

EAP项目是一个系统,它的服务项目包含心理咨询、教育成长、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福利服务等,而本次培训仅开展了部分教育成长和心理咨询项目。另外,在技能培训方面,开发心理问题调试技巧和心理自助技能培训课程,并开设特定生活事件辅导活动,建立生活事件帮扶体系,在遭遇同类生活事件时可以相互帮扶。

在培训形式上,采用了形式单一的讲座形式,建议充分考虑结合户外拓展、参观、专题交流、参观学习先进企业等方式,尤其是实际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员工的讨论与参与,多让员工积极主动提问题、想方法,设法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关于培训人数的控制

从培训效果而言,“人数的多少”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考虑到EAP课程的实操性、互动性、参与性,建议在开展每期培训时,严格控制每个课程班的人数,以30-60人之间为佳。这样,培训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员工可以充分地讨论、互动和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

3.3 关于员工援助机构的筹办

为更好的服务员工,及时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其他困难,建议在C公司设置“员工援助”部门,或在原有的工会系统,或人力资源部门中增设“员工援助”工作职能,通过外部引进或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企业内部的员工援助师,从而便于企业更好的从组织成面为员工提供相关问题的咨询和服务,更好的帮助员工成长和发展,真正地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与文化理念,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快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