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

2017-04-06 21:56林正兴李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1期
关键词:构建机制

林正兴+李鑫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和人民群众的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加强作风建设,关键在于能否构建长效机制。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从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制度等方面进行。当前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关键词: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1.055

党的作风反映了到党的形象,人民群众对党的印象好坏,首先是从评判党的作风开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情、世情和党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日益增高,对党的监督也日益增强,但是生产力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而且一直强调党的作风建设要长期、长效。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党的作风建设中要构建长效机制,才能取得实效。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党的作风建设要从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构建制度保障、监督机制方面进行。现阶段,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1 提高全体党员的认识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想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全体党员的认识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想前提。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提出了这一基本观点,他提出的这一观点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全国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中国革命第一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全党也开始认识到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向农村转移,党在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支持,许多农民和其他非无产阶级人士加入到党的组织。但是,农民阶级等入党后,必然会带来非无产阶级思想,造成党的思想不纯正,因此,毛泽东提出要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而不仅仅是在组织程序上入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此后,在党的建设中,我们党都重视思想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年轻党员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党员面临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冲击较多,给党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全党要更加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如果一名党员思想不纯正,对党的作风建设不重视,就根本就不可能将党的作风建设落在实处,更不可能长期坚持党的作风建设。

此外,党所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全体党员要从思想上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想、文化冲击、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的改变、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种“考验”都在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的人不讲“艰苦奋斗”,而是追求“骄奢”,有的人不讲国家、集体和党的利益,只追求个人利益,为此“以权谋私”,即为手中的权力寻找“租客”而获取私利。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大潮中,思想僵化、观念保守,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有的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明显表现出能力不足,执政能力不强。有的人满足于“熬到下班”即可,不愿意去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不知人民群众心中所想,对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更不愿意花精力为人民群众办事。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关系到我们党力量源泉。中央下决心要解決少数党员干部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活动,要求党员要“洗洗澡”、“出出汗”,严抓党的作风建设。

因此,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各级组织要对党员进行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教育,要求党员要在思想上重视作风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党的工作作风为重点,同时严抓党的生活作风、学风等作风建设,加强内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2 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夯实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作风建设,绝不是一个只抓表面的“面子”工程,而是要在全体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渗透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加强党的理论学习、重视党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会师陕北建立新根据地后,全党在休整后立即开始了理论研究与学习的高潮,也就在这段时期,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经验和规律做了总结,对抗日战争提出了理论思考,全党也在学习党的理论,提高思想认识,产生了许多理论成果。纵观党的发展过程中,党一直重视和强调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变化时巨大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所产生的问题和考验是崭新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怎样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都要求全体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加深指导各项实践工作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党的作风建设将缺乏方向性,更无法做到长期性。因此,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夯实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加强理论学习,首先要求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和纲领。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员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从思想上认同了党的指导思想,并应将其指导言行的指南,才能使党的作风建设落在实处。在入党之后,党员更应当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真理。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哲学思想、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的理论财富,党员学习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掌握其中的理论,加深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才能在工作中、生活中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為人民群众所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共产党党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抓住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深入理解现阶段中国的发展问题,并将其用在工作中,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

3 制度是构建党的作风长效机制的保障

制度指的是:“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著一个社会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范畴之中。”

党的作风建设之所以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从制度本身的特征去加深理解。制度对人的言行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规定了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人们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新事物、新现象以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潮流冲击着人们(包括党员干部)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少部分党员干部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先,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走上了违反党纪国法的道路,在人民群众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党的建设中,建立良好完善的制度,就可以先行明确全体党员的权责,告诉党员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及违反制度产生的后果,对党员起到教育、警示和约束作用。

在党的作风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扶持党内优良作风,防止和克服不良作风;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强健党的肌体,有效防止腐败发生;在党的领导工作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正确、稳定和有效。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要以党的基本理论、最新思想和政策作为指导。离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制度建设将脱离正确的方向。党的制度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党的制度建设中,党的基本理论、党章应该处于统领地位,在具体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系统考虑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新老制度的交接等。

全体党员要以制度为准绳,规范党的工作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等。“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矛盾、解决问题,使党的肌体始终保持健康。”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操作的惩处法规,明确违规违制行为惩戒措施,确保制度具有足够的约束力、威慑力。“只要建立健全了从严治党的一整套制度和机制,大家都自觉坚持和维护这套制度和机制,同时又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我们党就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组织严密、更加行动一致、更加团结有力、更加朝气蓬勃。”唯其如此,才能使制度权威真正树立起来。

在制度建设中,建立监督机制是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对党员的监督机制,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党内党外共同监督,充实和发展监督机制。信息化的社会给党的监督提供了多渠道、多手段,使党员的作风建设更加透明。在网络、手机、各种社交媒体上,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监督党的作风建设。通过各种监督,敦促党员长期保持良好的作风,才能使党的作风建设取得长效。

4 结语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党员组成中,年轻党员占多数,这些年轻党员成长背景与老党员、老干部是不同的,全体党员所面临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中。这些深刻变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全党要提高认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加强学习,以制度护航,夯实党的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619.

[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

[3]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402.

猜你喜欢
构建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