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穿衣打扮用上了人工智能

2017-04-06 02:52佚名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费舍尔运动鞋聊天

佚名

从耀眼的可穿戴设备和互动式更衣间到在香奈儿T台上走秀的机器人,时尚行业向来都走在流行科技发展的前沿。整个行业都在积极拥抱AI,并探索如何用它提升电子商务效率、零售体验、促销活动,甚至是服装本身。

美国财经杂志《快公司》网络版近日撰文称,从Sneakers Bot聊天机器人到融合了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造型师,许多时尚品牌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但目前的结果只能算是喜忧参半。

随着网络购物行业持续增长,企业很有必要利用各种工具来吸引和挽留客户。人工智能可以从多个维度实现这一目标。它可以充当一种沟通方式,向受众展示最新款式和库存状况。还能在创意算法的帮助下提供互动沟通方式和独特的数字体验。它还能通过追踪用户喜好促进电子商务业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这都是时尚行业迫切渴望、急切需要的东西。

问题在于,这个行业仍未搞清楚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效果。为了尽快融入这一趋势,有的公司推出了一些服务,其负责人通常是科技人士,而非创意人士。但由此催生的宣传活动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实质效果。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步兵已经因为过度使用显得有些乏味。

基础聊天机器人

聊天机器人是跟消费者互动的聪明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便可在消费者喜欢的平台上与之沟通,无论是Facebook、Slack、Skype还是零售网站,都不在话下。聊天机器人已经无处不在,因为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沟通平台,可以取代人类客服所负责的部分任务。

如果能够融入创意、幽默等元素,再整合丰富的资源,这种模式便可以取得成功。例如,塔可钟的Slack TacoBot就可以让饥肠辘辘的白领直接在聊天窗口里订餐,而早期的测评显示,这款聊天机器人的感觉似乎与这家快餐连锁的“厚脸皮”个性非常一致。

一致性对品牌识别度至关重要,时尚品牌也不例外。“必须为这个东西赋予一种符合品牌形象和产品特征的个性。”广告公司Engine Digital用户体验副总裁瑞恩·奥皮那(Ryan Opina)说,“很容易因为越界而变成垃圾信息。”

避免这种局面至关重要,因为根据人机沟通专业公司BotanalyTIcs的估计,约有40%的人在与聊天机器人进行一次互动之后便会放弃这种方式。“时尚品牌现在都在争相使用人工智能——他们希望率先在市场上使用这项技术,但未必会使用它来表现自己的品牌。”图片制作和内容创作公司YARD联合创始人露丝·伯恩斯坦说:“他们很容易得意忘形地说:‘我们在做聊天机器人,因为我们有这种能力。”

时尚行业聊天机器人的成功典范究竟是什么样子?博柏利去年秋天摸到了门路,他们当时在伦敦时装周上推出了一款Facebook Messenger聊天机器人。这个工具可以在T台走秀之前独家展示新的服装样式,并分享与设计灵感有关的各种琐事。不仅如此,它还能提供实时客服,方便用户购买伦敦时装周当天上市的衣服。

伯恩斯坦的公司与John Varvatos、ETIenne Aigner、Davids Bridal和La Mer等公司有过合作,她表示,著名品牌开发聊天机器人时应该考虑以她所谓的“品牌意象”为基础,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集中体现品牌特点的角色。(2014年的一则John Varvatos广告就围绕着“摇滚绅士”这个“意象”展开。)

但即便有这些规律可以参考,要真正开发出合适的机器人仍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不难想象可以开发一个代表香奈儿创意总监卡尔·拉格菲尔德的聊天机器人,让它模仿他的品味,提供他的建议,甚至可以用他那样爽朗的风格说话,这样一个拉格机器人肯定很有趣。

但它能否给客户带来个性化体验?能否与客户建立联系?能否提供对话式的交易体验,而不会让人感到厌烦?

“这很难。”伯恩斯坦说。这位YARD联合创始人在与时尚公司合作时经常会问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消费者能从中获得什么实际利益?第二,这如何体现和加强品牌宗旨?“的确能创新,”她说,“但这么做真的对吗?”

即便机器人展示出迷人的个性,消费者仍有可能发现它只是一项功能性服务,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你可以提问,获得答案,然后在三个选项中做出选择:“再问一个问题”、“继续购物”或者“要求人工帮助”。

“现在的所有体验都是即定路数,沿着非常明确的模式推进。”Engine Digital的奥皮那说。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沟通的本质问题,包括自然语言、流畅性、理解力和处理能力。如果你说,你想看“超火辣”的东西,它可能只会给你看一张羊绒运动服的照片。聊天机器人的语言理解能力的确较差。

“外界兴趣很大,因为人们经常谈论这类话题。”奥皮那说,“但提到实际用途时,你就开始质疑,消费者访问网站时是否因此而更容易自己搞清楚某些问题。”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实际问题,街拍趋势网站HighSnobiety创始人兼CEO大卫·费舍尔才决定在Facebook Mesenger上推出自己的Sneakers Bot。他的聊天机器人是一个信息传送器,承诺为消费者迅速介绍他们喜爱的品牌的最新运动鞋款式。

费舍尔认为,专业化的聊天机器人可以直接接触某个品牌的受众。“正因如此,简单的新闻通信或邮件联系人至今仍然十分重要。”他认为,聊天机器人的效果甚至更好,因为能通过Facebook这种用户聚集的平台与之对话。这种客户服务可以同时为数以百万的用户提供服务。

费舍尔首先从运动鞋开始,因为这个细分领域拥有一批热情的粉丝——很多忠实粉丝甚至一人拥有很多双Stan Smiths。

“我们感觉,技术非常适合这一领域,因为我们可以与那些原本就会每天訪问我们网站的人建立新的忠实关系。”费舍尔说,“我们还可以比以前更快地推送新闻,还能围绕运动鞋为其提供新的体验,包括运动鞋的新闻、购买建议和生活方式。”

如果你是ACNE或Kanye West的忠实粉丝,费舍尔的Sneaker Bot也可以在新品发布后第一时间为你推送消息。但这只是单向沟通。例如,如果你对它说,“我想买双粉色运动鞋,”它可能会回复一张《贝莱尔的新鲜王子》的动图,让人不知所措。由此可见,这项技术的确存在一些局限。不仅如此,虽然同样是令人厌烦,但的确有帮助,有的则完全无用。“如果你过度使用这种工具,就会疏远用户。”费舍尔说,“如果你使用得当,那就有可能成为最强大的沟通工具。”

定制与众包

人工智能并非只有聊天机器人一种模式。时尚行业也探索了许多方式,将机器学习与电子商务项目融为一体。例如,Engine Digital就与Lululemon和Kit and Ace等著名品牌展开合作,他们试图找到一种能够帮助品牌有效使用人工智能的领域。

与Kit and Ace合作时,他们的重点是将电子商务与定制内容融为一体。如果客户浏览网站时反复被蓝色商品吸引,当他们下一次访问时就会优先看到蓝色商品。客户还有可能看到针对其所在地或最近的城市定制的内容。如果你在温哥华登录,就会看到一份城市指南和该市新锐艺术家的资料。“Kit and Ace希望把重点放在他们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定位上,但与此同时,还希望能关注当地的创意社区。”奥皮那说。

随着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人工智能也有望融入服装的实际制作过程。作为Slack TacoBot的幕后功臣,Deutsch公司首席数字官温斯顿·宾齐认为,该行业有机会跟IBM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展开合作,后者已经开发了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利用人工智能。

如果IBM研究院能够帮助20世纪福克斯创作首个“认知电影预告片”,时尚行业肯定也能使用人工智能执行野心勃勃的项目。它可以帮助这些公司通过众包模式或者根据消费趋势制作服装。人工智能还可以举行互动直播T台秀,甚至能预测未来的流行趋势。

猜你喜欢
费舍尔运动鞋聊天
小强的运动鞋
“变现”
小北的运动鞋
没它还怎么扮少女?最夯运动鞋,请你保存一下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聊天不倒王
你我聊天桌等
费舍尔:奥地利总统大选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