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衔接问题研究

2017-04-06 14:57陈丽佳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障碍

陈丽佳

摘 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给二者的衔接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如何在遵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有效整合二者办学资源,构建一体化办学机制,实现二者在人才培养上的无缝衔接,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新型人才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就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障碍与对策进行深入论述,以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衔接;障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1.080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人才的需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职业技能型人才,主要满足的是一般岗位需求,难以满足负责岗位的要求。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则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素质更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客观上要求要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更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涉及到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衔接问题,如果二者之间无法衔接或者是衔接不好,就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当前,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和的改革中,如何实现二者的无缝衔接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 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意义

1.1 有利于从宏观上推动二者办学的衔接

專业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在高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不同,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虽然是同一个专业,但是却由两个不同主体负责实施,构建与二者实际情况相一致的一体化衔接课程体系和机制,发挥二者教学方面的资源优势,协同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确保学生的从知识、能力、到素质都实现梯次增长,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宏观层面的办学衔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1.2 有利于为高职学生接受本科教育提供有利途径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客观上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入学基础薄弱、培养水平有限等一系列的不足,在面对当前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方面明显有些吃力,这就要求其应该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来提高素质,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为高职学生搭建进入本科教育的通道,构建起职业人才培养的立体通道,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的提升显得非常重要。做好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不仅可以节约高职教学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还能为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提供一个有利的途径。通过这种有效的衔接,高职学生进入本科段学习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同时,他们在进入本科阶段以后,无需进入普通班再进行重复学习,而是通过合理的专业课程衔接直接接受更高层次的技术强化、技能提升、素质拓展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1.3 促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下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界定的实现

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应用型本科教育向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即是说,高职专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从纵向衔接上实现学历层次的衔接,从横向衔接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类型等的对接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在当前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不但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高职专科学校招生难,以及高职专科学生素质不高等高职专科教育现实难题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推动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办学定位明确,以及职业教育层次的划分。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体育下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界定的实现的必然选择。

2 当前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主要障碍

2.1 二者办学定位不同

高职专科学校从办学定位上来讲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立足于为地方或行业培养一线从业技术人才;其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开设主要是一起面向产业或行业为依据;人才培养重要是以区域性、地方性、行业性应用型人才为导向。

相对于高职专科院校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要模糊得多,其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三者之间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强调较多,在服务社会方面突出较少,这导致其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办学定位上职业教育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2.2 二者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高职专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具体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定岗实习等培养方式,在课程构建方面则以工作流程为基础、培养目标则根据岗位要求来制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则根据人才规格来确定。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则主要是以学科为导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室讲授,学生听,并且做笔记,期末或课程结束进行考试评价的传统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通过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来培养理论型人才。其培养过程中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方式较少,极大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

2.3 二者课程设置上的不同

高职专科教育办学目标明确,因而其课程设置也比较明确,以具体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为依据,以具体工作岗位流程为基础编写课程内容,课程的设置与工作流程吻合,通过学校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就可以大致掌握相关专业所面对的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从办学层次上来说要比高职专科教学高,但是其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指定主要是从学科理论的角度来考虑的,其课程设置具有模块性、层次性、主要侧重于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职业倾向不甚明显,尤其缺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学科理论型人才。

2.4 教师的技能构成不同

高职专科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技能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学科理论知识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不仅具有教学技能,同时还具有从事与自己教授相关专业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室。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室的素质结构要求比较单一,没有双师型要求,教师只要具备相应标注难得专业理论知识就可以,而这种专业知识理论主要通过学历、学位来体现,有些院校甚至侧重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反而不是最先考虑的因素,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室素质结构与高职专科院校教师的素质结构明显不同。

3 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專业课程衔接的对策

3.1 共同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职专科教育阶段,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区域中小型企业为对象,为企业培养能够在一线岗位从事基本财务预算分析、税务处理、会计核算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有职业操守、拥护党的方针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本科教育阶段,从教学内容和模式上提高教学的国际化视野,以灵活多样的高水平课程设置为依托,培养能够从事证券投资、金融理财、会计等多种财务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例如,企业财务总监(CFO)、财务策划师(CFP)、财务分析师(CFA)。

3.2 共同规划专业职业面向及其职业能力需求

首先,专业职业面向。具体来说,无论是高职专科财务管理专业还是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从其职业面向来说,都无较大的不同,差异在于培养人才层次的不同导致人才在就业方面岗位层次的不同。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现状,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共同规划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面向为:企业财务分析与管理岗位;国家机关相关财务工作岗位;社会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岗位;社会中介机构的财务咨询、税务筹划,以及理财工作等岗位。

其次,职业能力需求。在高职专科阶段,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定位为:税务处理、财务预算与分析、相关岗位写作与表达能力、财务软件操作能力,以及会计核算能力。一言概之就是能够在企业财务岗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能力。在本科阶段,则要求具备较高层次的财务工作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理财咨询与规划、资本运作、价值分析,以及投融资决策等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能力。

3.3 突出课证融通

在高职专科阶段和本科阶段,除了完成相应的理论课程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考试拿到一些从事财务管理专业岗位工作必须的职业技能证书。做到课证融通,具体来说不同阶段的课证融通可以按照下表所示操作。

4 结语

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来看,宏观层面的障碍是造成当前二者衔接困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因此本文从办学定位、教师技能构成、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四个宏观方面对其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笔者认为解决宏观层面的限制性因素是实现二者有效衔接的根本所在。高职、应用本科阶段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都应该从这一方向努力,为二者的衔接创造条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作林.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4,(10):137139.

[2]杨淑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2124.

[3]雷舰.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开展四年制职业本科教育探讨[J].职业教育,2015,(8):12312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