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

2017-04-06 15:24田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1期

田君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的可观。建筑工程是一种整合了多个专业和工种的复杂的工程项目,实施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当前,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比较频繁,所以亟需对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作出改进,切实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责任制的问题不能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认真落实的一项工作。为此,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展开,详细地阐述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1.099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1 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工程的重点在哪里,哪里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当管理人员知道这些以后,才能掌管全局,运筹帷幄,当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至于太慌乱。

(2)管理人员需要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周围自然环境的了解主要是地质地貌、气象、周围人工、建筑和地下建筑等方面做出一定的了解,避免實施工程的时候出现问题。

(3)设计和施工的接口问题要有一定的了解。现在的情况是,设计和施工是分开进行的,所以要想把施工做好,就要充分的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对于施工图的主体、局部、构造安排、重要部分管线排布、照明和消防等问题都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实际工程中才不至于瞎指挥。当出现疑问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和设计方面沟通。避免以后出现事故。

1.2 编制施工中需要的文件

施工文件对于施工是一个很好的约束,做好施工文件的编制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的进度。现在存在一些工程,施工文件的编制并不是根据实际的情况编写的,为了省事,一些工作人员直接就是改改以前的一些文件,然后应付差事。这些文件一般还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责任的落实问题,这些文件根本没有把责任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这样很容易就出现责任事故,而且出事故以后,责任的确认还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所以,施工文件的编制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明确的写好,并且落实责任人。

1.3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一个建筑建成以后是要给人使用的,对于一个建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质量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设计、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和设备等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对建筑工程最后的质量造成影响,要想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管理。

2 施工管理的方法

2.1 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的工作

防患于未然,事故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能解决,这样的办法是最好的。

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要落实。建筑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工程,必须要落实到书面上才能有一个清晰的可靠的依据,所以事先一定要做好相关文件的编制。施工之前在书面上已经成竹在胸。这些施工文件需要对施工的组织准备工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施工的工艺和工序、每个部分需要落实的质量标准、出现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一些其他方面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这个文件的编写要特别慎重,而且不能一次就成型,需要相关的人员不断的推敲论证,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的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改进,避免出现真正的事故。对于这个施工文件的编写要求主要有,是否脱离施工的实际、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相关的技术问题解决是否合理以及想到的问题是否足够的周全,这些问题一定要切实的解决好。

2.2 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施工是一个过程,所以,需要连续不断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特殊的管理。具体的来讲,对于机械设备这些,他们都是固定的,只要不出现故障就能正常稳定的工作。但是,施工人员是不稳定的,人是具有主观思想的动物,所以还需要管理人的思想问题。人的管理主要是培养工人的安全意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工人的安全意识需要做好开工前的动员工作。在开工之前就要打好预防针,避免工人松懈大意,最终酿成事故。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不间断的宣传,比如悬挂警示牌等方法。

(2)责任的落实问题很重要。安全意识的宣传是一个方面,但是责任的落实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时刻的警钟长鸣,工人才有动力,不敢松懈。工人有了安全意识,工程的质量才会有提高。

3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质量控制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常规意义上来讲,质量控制指的是,国家标准对于施工质量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施工的具体过程中需要调节各个影响因素,最终的工程质量需要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分为施工前的控制、施工中的控制和施工后的控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3.1 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的特点

(1)建筑工程具有一次施工的特点,即施工必须一次到位,不能后续修改完善。

(2)工程量很大。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和工种比较多,需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问题。

(3)工程的固定性和施工的流动性。工程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在指定的位置建立合格的建筑。但是施工的单位是流动的,一个施工队可能去不同的地方建设建筑。

3.2 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1)需要控制的方面比较多。因为工程量比较庞大,所以需要控制多个量的变化来达到最终的要求。

(2)控制难度比较大。不仅控制的量比较大,而且,每个环节都需要作出控制,所以控制难度比较大。

(3)过程控制要求高,最终检测局限比较大。因为建筑工程是很复杂的,里边还有一些是隐蔽工程,所以必须要边施工边检测,在最后的检测中发现问题再补救就会很困难。

3.3 质量控制的控制体系

3.3.1 事前控制方面

事前控制方面指的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前的准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施工前的文件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另一个方面是施工前物质资料的准备方面。文件方面,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和安排,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工程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材料的控制也是两个方面的控制,施工材料的供应一定要做好,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人等料的情况。另外,施工材料的质量一定要合格,不能因为材料的问题导致整个建筑工程不合格。

3.3.2 事中控制方面

事中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相关的人员一定要时刻的提醒自己,质量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并对施工工作做好仔细认真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3.3 事后控制方面

事后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最终的,最根本的控制环节。事后的质量控制具体的就是指竣工的驗收环节。这个环节是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保障。在竣工验收的环节,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施工的要求,对工程的质量做一个全面的检测。

以上说的这三个方面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补充的,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质量检测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

4.1 抓好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选购材料的时候要货比三家,不仅要把材料的价格降到最低,材料的质量也一定要合格。在材料进场的环节也要把好关。对于没有合格证的原材料一律不允许进场。

4.2 机械设备的选用问题

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实现机械化的最大利用。另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也要有相关的操作许可证明,绝不允许无证操作。最后,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检查工作,机械设备存在故障的时候不可以进场作业。

4.3 设计和施工的对接工作

在施工之前做好设计交底工作,确保相关的人员对工程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足够的了解,避免因为技术问题,出现错误。另外,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方面的疑问,及时的和设计方沟通,如存在问题,及时按照设计变更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唐丽.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J].城市建设,2008,(5).

[2]皤士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J].建筑,2006,(6).

[3]陈剑.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四川建材,2006,(2):4445.

[4]李德全.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探源[J].建筑经济,1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