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2017-04-06 06:49曹南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培养

曹南

摘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写作课中经常性地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作文恐惧症,一旦涉及作文就愁眉苦脸、啃笔头,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下手,教师也是对此缺少良策。其实只要教师转换一下思路,就可能豁然开朗。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中也曾经发现想象作文在小学作文里属于“一个难啃的骨头”,很长时间教学不得要领。一次在与一位老前辈交流过后,笔者尝试转换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收到了比较满意思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学生想象能力;培养

G623.24

当然,提升小学生习作中想象能力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只要教师经常潜意识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创造力也会不断提高。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问题

布置的题目和学生实际脱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家里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对他们非常疼爱,都是在父母的羽冀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虽然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是生活经历却大大减少,如果教师不能过深入的引导学生,只是写下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去体验、去习作,大多数的学生肯定不会为了这个题目去体验生活,他们只会生搬硬套,或者到网上抄习作文。作指导形式单一沉闷:一节习作课的步骤是:明确要求—选材—练习—讲评。一周的习作课程主要是两节课,前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讲评上一周学生的习作情况,有好的文章的话就让学生读一两篇。其次是明确这节课作文的题目及要求,简单粗略的向学生说明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的是要求写什么的帮助学生选材。

2.形成习作教学中问题的原因

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对教师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中,教师仍旧是管理者角色,学生是被管理者的角色,学生没有充分的自由,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不能够完全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因此学生习作文时不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怕被教师叫去训话,为什么要有这种思想。于是,以后习作的时候就开始中规中矩,开始前篇一律,有了自己的习作套路。么在教学方法上过分重视应试技巧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作文考试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虽然学生刚刚接触习作,但是在教师的眼中,作文在考试中的要求远远大于教学大纲的重要性,教师的一切都向考试靠拢,为了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一些教师让学生背诵习作的模版,对学生作文内容的真实性也不加以辨别,纵容了学生说假话的情形。

二、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1.视习作模仿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这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习作可从仿写入手。例如教学完《雨点》时,笔者让学生模仿原文进行再创作,学生说出来的话让笔者惊叹不已:雨点落在大树上,给树叶洗澡,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跳舞,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滑滑梯,雨点落进森林里,邀请动物们联欢,雨点落在桃树上,桃花笑红了脸……想象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引领学生迈入更广阔天地“磁针”,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更多的词语汇聚在学生的脑海,让更精彩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然后一下子迸发出来,文思泉涌,出乎你的预料。此后在教学《鲜花和星星》《大海睡了》《小池塘》等课文时,笔者也用想象来填补文中空白,挖掘文章深度,拓宽学生思路,陶治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課堂教学效果。

2.创设练笔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多读少讲。教材中那些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美文章,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了情境。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提供联想线索,如,《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小池塘的美丽景色。因而,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听老师感情范读,通过对小池塘的了解,把小池塘的景色用语言描述出来,激发学生想象意境,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池塘的印象写下来,学生会边写边想象,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兴趣,还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数课文都有插图,看图想象,续编故事,训练想象,创编故事,训练想象,教学口语交际时,让学生想象等,都是我常用的方法。一抹朝霞,一棵小草,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想象的对象,不要在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不要在意语文上的修辞和语法,也不要对格式加以限制和规范,展现孩子内心真实的世界,就是最美的文字。

3.养成动笔习惯

只想不做那是行动的矮子。写作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要坦白,不能隐瞒。但是在学生的作文当中,却很少能这样。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假的,人是假的,事也是假的。相应地,感情自然不会真实。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要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事事留心皆学问”,一种昆虫,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好样本,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观察。然后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对生活中周围的点点滴滴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孩子从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从小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完整的表达出来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写作的源泉就会滔滔不绝。不是有这样一首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结论

总之,作文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采取合适的策略,努力引导学生去积累、去想象、去观察。要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创作愿望。当然,我们所运用策略的关键,就是做好灵性的启发和能力的培植,让学生的习作贴近现实生活,真正抒发内心情感,满足自身的表达欲望,从而在写作实践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周娜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5:95.

[2]李海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14.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