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癌症文化

2017-04-06 23:09本刊编辑部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基本法门诊癌症

日本人的癌症文化

日本是著名的长寿国,其癌防治经验也一直为世界推崇。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在去年7月发表2006~2008年全癌症5年生存率,总体为62.1%。这在发达国家中几乎与美国并肩,中国是30.9%,只有日本的一半。在日本,即便是较为难治的肺癌和肝癌,如是早期,也达到了78%和60%的好成绩。

不过,在日本癌症也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日本的NHK出版社就出版了一本引发热议的书,书名为《因癌致死的县因癌不死的县》。作者是松田智大,一位著名的参与日本癌症数据库建设的医疗学者。作者在书中最新披露,遗传致癌只占全体的5%,其余大部分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致癌。

2011年,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癌症治疗专家中川惠一又独立出版《癌的练习手册》一书。他在书中宣布日本已成为世界头号癌症大国。患上癌症,怎样应对为好?因癌而死,怎样死才好?从预防到被宣告的心情构造又如何?治疗和复查该如何选择?晚期疼痛怎么办?作者认为这些如果事先得到练习,就会回归平常心。

治癌先进国的日本为什么又是癌症高发国呢?一个说法指向日本人喜食甜咸腌炸,且依赖加工食品过多。

癌症多了,成了常见病。带癌工作也就成了日本社会常态。目前担任2020年东奥会组委会会长的前首相森喜朗,2015年被诊断出肺癌,做了左肺切除术。术后一星期就出席有关奥运会议了。

日本的一些名人也基本不隐瞒自己的病情。在日本有“知的巨人”之称的立花隆,2013年出版《癌:挑战生死之谜》一书。书中告白自己在2007年患上膀胱癌。通过治疗,得知了什么叫日本癌症治疗的最前沿。他们认为癌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思虑的一部分,也是自己情感的一部分。有什么必要隐瞒呢?

顺天堂大学医学部病理癌症讲座教授,医学博士樋野兴夫在2008年1月开始在顺天堂医院开设“癌症哲学门诊”。第二年成立NPO法人“癌症哲学门诊”,自己亲任理事长。

请注意日本人创生的这个全新概念:癌症哲学门诊,它是病理学者与患者与家属对话沟通的一个姿态。这个姿态传达的一个声音是:人生是好是坏,取决于最后五年。不必在于过往人生究竟过得如何,时时抱着犹如度过人生最后五年的心态,全力而活。

2016年12月9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新版“癌症对策基本法”。这里的亮眼之处在于日本政府毫无隐瞒地宣布,在发达国家

中,日本率先进入每2人中1人患癌,每3人中1人死于癌症的时代。为此基本法提出了一个旨在缓解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舒缓治疗”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最终指向是创建一个“能让患者放心生活的社会”。日本政府用基本法的规格为癌症立法,一方面固然表明癌症已成日本人的国民病,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日本这个癌症大国的癌症文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一览扶桑》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基本法门诊癌症
门诊支付之变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提请主体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首部地方性“基本法”有何新意
热议深圳医疗“基本法”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