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藏药濒危现状及其资源保护策略

2017-04-07 15:08赵彩云刘欢苏锦松李轩豪
中国中药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资源保护藏药青藏高原

赵彩云++刘欢++苏锦松++李轩豪

[摘要]随着藏药产业快速发展,对高原药用植物濒危状况的研究不足,保护措施乏力以及高原生态环境固有的脆弱性等因素,造成藏药资源短缺,影响了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根据已有的藏药资源濒危信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是藏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初步摸清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的家底,使用《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等级划分方法,整理出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名录,分为一级(濒危)11种、二级(稀有)21种和三级(渐危)42种,共74种。其中除《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等国家保护名录收录的,还包括建议增加的青藏高原五省(区)藏区濒危藏药物种。同时结合藏药资源濒危现状,探讨了从定期进行濒危藏药物种的调查、建立濒危藏药的种质资源库、就地保护、人工种植研究和更新观念,合理开发利用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的保护策略,以期为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藏高原; 藏药; 濒危等级; 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

Endangered situation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y of Tibetan medicin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ZHAO Caiyun, LIU Huan, SU Jinsong, LI Xuanhao, JIA Minru, ZHANG Yi, ZHANG Jing*

(College of Ethnic Medicin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industry, the study on plateau medicinal plants′ endangered status is not enough, measures to protect is weak and the platea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herent vulnerability, resulted in the shortage of Tibetan medicinal resources and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endangered inform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how to formulate feasible protection plan, is an urgent problem of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to be solved. To find out the endangered Tibetan medicin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the Grade division method of Chines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was applied, the endangered species were sorted out, which divided into class one (threatened) eleven species, class two (rare) twentyone species, and class three (fading) fortytwo species,a total of seventyfour speciesIn addition to national protection list in "Chines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t′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endangered Tibetan medicinal speci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ndangered status of the resources,from the survey of endangered Tibetan medicinal species regularly, the germplasm repository establishment of endangered Tibetan medicine, in situ conservatio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research and renew the idea,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 total of 5 aspects to discussed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Key words]QinghaiTibet Plateau; Tibet medicine; endangered category; resourc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oi:10.4268/cjcmm20162325

藏醫药学经3 000多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成已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理论独特完整的传统医药体系[1]。由于藏民族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 以致藏医药使用藏药资源大多来源于青藏高原。随着人们对藏药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藏药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升高,在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其资源的掠夺性采挖或捕杀,造成野生资源锐减,极大限制了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独一味Lamiophlomis Herba为藏族习用药材,传统藏医使用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带根的干燥全草[2],由于采挖多年生植物的根毁灭整个植株,不利再生,为了保护其资源,2010年版及2015年版《中国药典》[34]中均规定独一味法定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曾组织相关专家前后3次对藏药材的濒危等级进行了讨论确定[5]。可见,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藏药资源的濒危问题,但对于濒危藏药资源在国家法定保护名录中收录情况的系统整理还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摸清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的家底,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本研究整理出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物种名录,同时探讨了其资源保护策略。

1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概况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在我国的行政区划包括青海,西藏,川西阿坝、甘孜两州大部分县,甘南的临潭、夏河、碌曲、玛曲,滇西北的迪庆州一部分,新疆的塔什库县的大部分[6]。青藏高原藏药资源十分丰富,据最新文献统计[7],藏药品种为3 100余种,是使用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最多的民族药。藏药中很多为高原特有种,如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 Franch、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 (Hookfet Thoms) H Ohba、水母雪莲花 Saussurea medusa Maxim和雪灵芝Arenaria brevipetala Y W Tsui et L H Zhou等[8]。药用植物中,绿绒蒿属Meconopsis、垂头菊属Cremanthodium、大黄属Rheum、刺参属Oplopanax和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等15属也主产在青藏高原[9]。

2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的濒危现状

21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的局部调查

经查阅文献,卢杰等[1011]调查分析了西藏拉萨市、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的濒危藏药植物资源,重点分析了资源的种类、生物量及资源量等,结果显示,拉萨市有37 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林芝地区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山南地区有49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根据西藏自治区分别在2000,2005,2009年制定的藏药材濒危等级,作者统计了各区域相应的濒危藏药植物种数,结果见表1。马建忠等[12]对云南德钦县的藏药植物资源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44 种藏药植物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4 种, 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 )收录植物4 种,资源较濒危的37 种,占总数的26%。

西藏拉萨市、林芝地区及山南地区的濒危藏药植物中,在两地或三地同时为濒危藏药植物种类的包括矮棱子芹Pleurospermum nanum、矮紫堇Corydalis hendersonii、暗红小檗Berberis agricola、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e subsp cephaloides、臭蚤草Pulicaria insignis、西藏川木香Dolomiaea wardii、丛茎滇紫草Onosma waddellii、苞叶雪莲S. obvallata及塔黄Rheum nobile等40种。

2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的统计情况

221濒危藏药物种等级划分的标准使用《中國珍稀濒危植物》[13]的等级划分方法,具体标准如下。

一级(濒危):濒临灭绝状态的物种。①数量极少,分布区狭窄,在分布地带处于绝灭危险;②仅生存在特殊的变化恶劣的生境,对自然变化适应能力不强,或遭受毁灭性的开发和灾害性的病虫害;③资源迅速减少,市场供应紧缺;④具有极重要的医疗、科研、经济价值的物种。

二级(稀有):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和栽培(或饲养)的物种。①数量和分布区有限,或分布省区较多,只是零星存在;②是单种属或少种属的常用物种,国产特有种类,生境有一定的特殊性;③栽培(或饲养)条件要求高,资源减少快,市场较紧缺:来自高大的木本,大型哺乳动物和珍稀的古化石物种;④在医疗、科研、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野生或栽培(或饲养)的物种。

三级(渐危):处于减少的重要常用物种。①分布区较广,但数量不断减少的物种;②生境发生改变,不断影响物种的发展;③开发利用过度,特别是属工厂生产所需原科资源骤减的物种;④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收载,已形成商品的物种,自然或人为的影响,可以预见将来很可能成为濒危的物种。

22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的统计参考《中国藏药》[14]明确是否为青藏高原产藏药品种,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1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6]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17]中的濒危藏药物种进行整理,同时结合藏医药基础理论、野外考察经验及青藏高原五省(区)藏区的藏药资源濒危状况[18],增加了部分濒危藏药物种。为了便于后期对所列濒危藏药物种作进一步分析讨论,本研究分别列出国家保护名录和建议增加的濒危藏药物种。参考青藏高原五省(区)藏区濒危藏药材,其基原植物在中国植物濒危信息系统(http: //rep iplant cn /) 检索到的记为一级(濒危);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载的植物种记为二级(稀有);在《中国藏药》中收载的植物种记为三级(渐危)。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综合上述国家保护名录和建议增加的濒危藏药物种名录中相同的藏药物种,整理得如下结果。

一级:豹、梅花鹿、白唇鹿、野牦牛、藏羚、高鼻羚羊、亚洲象、大花红景天、手参、西南手参、紫檀。

二级:马麝、马鹿、藏原羚、藏雪鸡、高山雪鸡、水獭、黑熊、棕熊、中国林蛙、穿山甲、刺参、黄连、胡桃、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冬虫夏草、匙叶翼首花、独一味、岩白菜、黄精。

三级:长叶云杉、桃儿七、肉苁蓉、胡黄连、雪莲花、川贝母、梭砂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天门冬、粗茎秦艽、秦艽、小秦艽、五味子、华中五味子、诃子、毛诃子、金钗石斛、羌活、宽叶羌活、新疆阿魏、阜康阿魏、西藏延龄草、短柄乌头、唐古特乌头、铁棒锤、甘肃蚤缀、藏党参、伞梗虎耳草、塔黄、毛瓣绿绒蒿、尼泊尔黄堇、鸡蛋参、波棱瓜、茅膏菜、喜马拉雅紫茉莉、马尿泡、乌奴龙胆、高山龙胆、西藏秦艽、长果婆婆纳、甘松。

3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濒危原因分析

31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青藏高原生态气候类型特殊,海拔高,气候寒冷,降雨少,空气干燥。作为藏药的植物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为生长期短,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种群更新和增殖速度慢,一般为多年生植物,药材资源极易遭到破坏[20]。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高原药用资源本身失去了正常生存和依托的环境,影响了其资源正常再生,造成许多藏药种类的资源量严重下降。

32藏药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带来的资源需求量加大

随着国民经济提高,藏药产业化发展,加之许多中药生产企业也大量使用藏药品种,市场对藏药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藏药植物资源掠夺性采挖和藏药动物资源过度捕杀,使藏药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资源量下降。如藏药材红景天对于高原缺氧有独特的疗效,药用需求量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每年大花红景天被采挖量超过3 000 t,长期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目前红景天属Rhodiola多种植物已被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

33对藏药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不足,保护措施乏力

我国虽在药用植物的保护方面已开展部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21]。在青藏高原这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采挖野生药材又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经济来源,对野生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合理化开发、可持续发展等,还未落到实处。如每到珍贵藏药材冬虫夏草的采集季节,数十万当地农牧民都上山采集,且大都将所有发现的资源全部采集,采集强度前所未有。如果继续只重开发而不加以保护,不久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4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策略

41定期进行濒危藏药物种的调查

掌握各种濒危藏药物种的种类、客观储量及濒危程度等资料尤为重要,可为后期制定青藏高原藏药保护品种和保护区域工作打基础。濒危藏药资源处于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应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到青藏高原等藏药植物生长地后,系统调查濒危藏药资源现状,编制这一时期最新的濒危藏药资源目录,调查的重点建议为临床常用藏药,内容包括资源种类、分布范围、数量等,再结合其市场已有的制剂或配方、年使用量、销量、开发前景等情况,综合考量制定最新的合理的藏药植物濒危等级。

42建立濒危藏药的种质资源库

青藏高原的特殊生境孕育了珍贵的藏药种质及遗传资源,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宝贵财富。孙航等[22]对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除喜马拉雅南坡中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外)进行了为期4年的植物种质调查、采集,共完成100 472份种质资源,但仅覆盖了青藏高原植物384%的物种,故进一步的收集保存工作仍需开展。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或科研院所,投资建立适合于高原特有药用植物种类的种质资源库或在国家已建立的种质资源库(如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等),重点对濒危藏药植物的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活性材料進行保存与研究。

43就地保护

拉萨以北城关区夺底乡夺底沟生长着许多种类的高原草本植物,其中包括大量珍贵的濒危藏药,是300余年来的藏医药学的教学基地[23]。第司·桑杰加措和钦绕罗布大师为代表的广大师徒,严格按照传统采药、认药期各项规律,于此进行为期15 d左右的野外实践教学,有必要保护好这块藏药业的教学宝地。就地保护不仅体现了药用植物“道地”的原则,还保证了种质资源的纯正和不退化[24]。建议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药用植物分布情况,建立相应保护小区,尽可能地把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缓解生产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藏药的道地药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健康发展。

44人工种植研究

濒危藏药材的人工栽培研究是不断发展的藏药产业所必需的,也是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如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联合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藏医学院、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等7家单位开展了“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研究”项目[2526]。应注重的是:在栽培过程研究中,一是选择与野生植物生境相似的区域,并能用自然山水浇灌,努力做到接近天然;二是尽量避免使用化肥、杀虫剂、井水和缓流的污染水。要了解高原环境的实地情况,在掌握植物自身的性质、长势、适应能力、生长发育、生存期等特点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和试验各种栽培方法,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走到既保护又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45更新观念,合理开发利用

除贯彻执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之外[27],政府部门还应大力宣传保护青藏高原藏药植物资源的重要性,提倡长远利益和近期效益的合理调节,把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改变向大自然无情地索取的错误做法。如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等多年生草本,要严格按照自然生长周期采收,秋季完全成熟的种子要靠冬季的风播撒,才能延续大范围的自然生长规律。

5结语

近年来,藏医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藏医药也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但是,在强劲发展的背后,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也以同样惊人的速度被消耗,所以,有必要开展藏药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藏族是我国使用矿物药最多的民族,但对于藏药矿物类资源的濒危情况本研究未涵盖,后期可加强藏药矿物类药物的实地考察研究;本研究所整理的青藏高原藏药濒危情况主要针对野生资源,未考虑近年来已成功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的藏药,如藏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等,后期研究可综合考量野生与栽培(或饲养)藏药资源后的实际情况,制定人工成功栽培(或饲养)后的青藏高原濒危藏药物种名录;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藏药材红景天的法定来源为大花红景天R crenulata的干燥根和根茎。除用本种外,西藏还用长鞭红景天R fastigiata (HK f et Thoms) S H Fu等,考虑到大花红景天植物资源已面临枯竭,后期可加大对红景天属其他种藏医常用红景天的研究,扩大藏药材红景天的药源,同时加强其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1]贾敏如,张艺,杜娟藏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J]中草药,2010,41(2):32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中国药典[S]一部2010

[4]中国药典[S]一部2015

[5]卢杰,兰小中,罗建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12):2362

[6]奇玲,罗达尚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贾敏如,张艺中国民族药辞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

[8]Wen Lu, Dong Shikui, Li Yuanyuan, et al Effect of degradation Iintensity on grassl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Alpine region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hina[J]PLoS ONE, 2013,8(3): e58432

[9]罗达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0]盧杰,兰小中拉萨市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127

[11]卢杰,兰小中山南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1):1977

[12]马建忠,庄会富从高山到河谷:德钦藏药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利用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1):67

[1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4]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中国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5]何本鸿,朱敏英中药资源学[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16]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EB/OL][19890114]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bhxh/s/709/content85157html

[17]周秀佳,徐宏发,顺庆生中药资源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8]金晨,刘文琴,张凌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14,11(11):26

[19]Liu Wei, Yin Dongxue, Liu Jianjun, 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Ying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J]PLoS ONE,2014,9(10): e110500

[20]李隆云,占堆,卫莹芳,等濒危藏药资源的保护[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61

[21]张浩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资源与保护[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1):66

[22]孙航,张建文,乐霁培青藏高原植物资源与种子库建设[J].生命科学,2013,25(5):451

[23]旦增曲培濒危藏药草本药材在拉萨夺底沟生长分布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1):42

[24]Nie Xiuqing, Yang Yuanhe, Yang Lucun, et al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shrub biomes across the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J] PLoS ONE, 2016, 11(4): e0154251

[25]Akshay Nag, Paramvir Singh Ahuja, Ram Kumar Sharma Genetic diversity of highelevation populations of an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J]AoB Plants, 2015,7: plu076

[26]李轩豪,赵彩云,刘悦,等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4):562

[27]唐池藏药产业发展与青藏高原濒危野生药材的法律保护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6(3):118

[责任编辑吕冬梅]

猜你喜欢
资源保护藏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江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金诃藏药拿牌前后
金诃藏药获牌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
藏药独一味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