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EPC工程项目采办工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7-04-07 09:57庞海涛
石油工程建设 2017年4期
关键词:供货商出厂运输

庞海涛

中石化中原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国际EPC工程项目采办工作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庞海涛

中石化中原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在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中,采办是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加强国际EPC工程承包项目采办管理工作,是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基于国际EPC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通过项目投标及执行阶段所涉及的相关环节,重点分析了国际EPC工程项目中采办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对国际项目采办工作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采办管理;国际EPC工程;成本;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走出去能源战略的实施,我国石油石化系统在海外参与的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总承包项目也越来越多,EPC总承包项目是指一家总承包商(或承包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直至交付使用的全面、全过程的“交钥匙”式承包。EPC项目的一个核心要素采办工作,直接关系着能否实现预期的工程效益,特别是在不完全熟悉的国际环境中,采办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加强物资采办管理工作中的质量、交货期限和成本等环节的控制,对实现EPC项目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1-2]。

1 项目投标阶段存在的采办风险及防范措施

1.1 设备材料成本偏离合同及图纸要求

由于标书研读不仔细、设计标准不熟悉、技术要求不完善,造成设计工程量的缺漏,从而造成设备材料采购成本增加,偏离合同及图纸要求。

例如苏丹某管道项目投标阶段,由于通讯材料的设计资料不完善,技术参数不齐全,供货商很难提供准确报价,不同供货商的报价差距很大,影响采办报价。

为此,总承包方应加强标书研读,完善信息,避免理解偏差:

(1)组建专业的投标小组,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并进行澄清,形成书面资料。对项目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预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设计人员加强学习不同国际标准,建立常用国际标准库,避免对设计标准理解出现偏差。

(3)加强与业主间的沟通,设计资料中设备参数尽可能详实细化,降低设备材料采购成本的风险,确保采购质量,保证工期,满足合同要求。

1.2 国际设备材料价格浮动较大

大多数国际EPC工程合同是固定总价合同,不允许因为材料价格上涨而调价。从项目投标、中标、合同签订到具体实施,历时较长,采购价格受政治、经济、市场需求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投标时的采购预算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国际原油价格起伏以及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等,都会对价格造成重大影响,成为承包商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3]。

针对国际材料价格浮动,提前做好价格调整准备:

(1)了解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拟定调查提纲,选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市场进行详细调查。调查人员了解材料市场价格的浮动趋势和价格走向,在投标报价时对某些受市场影响较大的设备材料价格,选取合适的价格风险系数。

(2)扩大采购询价渠道,加强与供货商的沟通,根据多家供货商报价,了解材料价格。

(3)提前了解供应商最大供货批量、最小采购批量、材料加工周期、供货周期、运输包装方式、运输路线及周期等,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和工程计划进度选择合适的进货时间和批量。

2 项目执行阶段存在的采办风险及防范措施

2.1 设计出现重大变更

设计是项目的龙头,是制约后续采办、施工的重要因素,设计进度将直接影响后续采办工作的顺利进行。国际EPC工程项目设计一般采用国际标准,对设计标准吃不透,工作进度慢,设计所用技术参数保守或设计标准偏高,均将导致采办询价工作滞后,采办成本增加,周期延长。为确保项目施工进度,大多长周期设备的采购工作需提前进行。如果设计文件批复进度慢,而在初步设计报批时,设计方未同时递交长周期设备购置清单,那么将直接影响下订单的时间,致使交货延期,严重制约项目施工进度。

另外,设计方对合同文件的理解与业主的设计理念有偏离,将影响设计文件的编制和批复进度。业主对设计提出重大变更,引起采购计划变更,采购成本将大幅增加。

例如,苏丹某场站项目中,设计方对精密过滤器的设计文件不断升级更新,使询价工作迟迟无法进行,设计文件中过滤系数要求很高,增加了采购成本,使得交货期严重滞后,从而影响项目投产试运。此项目中,业主在审批发球筒的设计文件时,提出设计压力由9.5MPa变更为13.0MPa,由于设计压力的增大,采办成本增加十多万元。

为此,采购部门应加强与设计方的有效沟通:

(1)采办部积极与设计方沟通协商,优化设计方案及参数,避免出现偏执和生产厂家受限的情况。

(2)督促设计文件的批复进度,争取缩短批复周期,在项目主合同签订时,注明业主对设计文件的批复周期,超出合同规定时间,做好索赔准备,及时提交业主批复。

(3)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应事先向业主提出书面澄清,在得到批复后,向业主书面声明变更所引起的项目成本增加及工期延误,在得到批复后,进行详细设计及后续工作,及时保存与索赔相关的依据。

2.2 对供货商实力考察不全面

在国际EPC工程项目中,设备材料繁杂,供货商数量多,供货周期长,所以出现供货风险的可能性较大。供货商供货风险主要包括供货不及时、供货质量缺陷、出厂检验未检出的瑕疵、不能及时提供备件、现场技术服务不全面、售后服务不及时、交货资料未满足业主要求等。

例如苏丹某场站项目,化学注入橇的备品备件不齐全,上线服务不及时,现场服务不全面,影响项目投产。部分设备交付的出厂资料不满足业主要求,影响材料现场报验、安装使用。

为此,总承包方应加强对供货商管理:

(1)对有意向的供货商进行实地考察。对于从未合作过的供货商,要加强对其资金、信誉和供货能力方面的调查了解,并到工厂实地考察,确保生产能力和资金实力。

(2)供货合同条款需具有针对性,内容不可泛泛。大多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不明确,尤其在违约、质量检验和索赔争议等条款中需详细列明双方的责任义务,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条款。

(3)供应商需按时提交设备生产进度报告。对长周期设备,安排专人进行督办、驻厂监造、监督设备生产过程工序检验及后续包装等工作,杜绝不合格设备材料到达现场。

(4)对在其他项目中出现过供货事故或者存在其他不良记录的供货商,要将其加入黑名单,在以后的项目中杜绝与其合作。

2.3 设备材料验收环节控制不严格

材料出厂验收是材料出厂前控制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重要环节,将材料问题暴露在材料出厂前,确保出厂的材料质量及数量符合要求。设备材料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FAT工厂验收,部分核心关键型设备的验收,一般业主会要求国际认证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参与,如摩迪,BV等知名的国际认证检验机构;而大部分设备材料是由承包商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到场进行工厂验收,驻场监造人员根据采购合同编制监造和验收大纲,依据采购合同要求及材料完工资料,对材料各项性能检测、外观检测和材料的包装进行监督检查。将材料存在的质量及数量等隐患问题,发现并控制在材料出厂之前,以免长途远洋运输到场后才发现材料问题,影响项目工期。

例如,加纳某天然气处理厂项目的水处理系统设备,运抵施工现场设备报验时,发现设备内部焊缝存在明显质量问题,设备出厂前,采办人员对设备进行出厂检验时未发现上述问题,以致设备到场后联系国内生产厂家临时进行整改,延误设备就位安装。

针对设备材料验收环节,总承包方应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

(1)重视采办管理及监督,制订材料检验方案。明确材料检验事项及相关注意事项,加强材料外观检查、性能试验和数量的核实等,以此对供货商进行监督,对验收人员加以要求。

(2)提高采办人员的工作执行力,增强责任心及风险意识。严格按照采办管理规定及材料验收要求执行,验收人员需对材料验收、包装和发运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3)加强采办人员对设备材料专业知识的掌握。设备材料的检验涉及很多专业技术知识,采办人员在精通采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掌握设备材料专业技术知识,配合技术人员控制材料质量,避免隐患。

(4)注重影像资料的留存及书面资料的完善。验收过程中对各环节随时记录影像资料,以备后查。

2.4 设备材料出厂包装不符合运输规定

国际EPC项目国内组织采购材料的运输不同于国内项目,它涉及远洋及长途陆路运输,对材料的包装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做好包装保护防范措施,使其符合长途运输包装的相关规定,确保包装材料质量[3]。

例如,加纳某天然气处理厂项目行政区彩钢房材料中有大部分是木质材料,材料在国内生产厂家出厂前未做任何防潮防水措施,直接装入集装箱内,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远洋运输,运抵现场后开箱验收,发现材料已严重受潮,部分材料已无法使用。

针对材料包装环节,总承包方应细化设备材料出厂包装环节管理:

(1)熟悉并掌握海陆运输的包装规定。采办人员需研读规定中的各项要求,以便在材料包装时进行有效的监督。

(2)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国内供货商往往不重视包装环节,降低包装材料质量以节约成本。所以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包装要求。

(3)借助货运代理的经验,完善材料包装,以免材料包装影响装运。

(4)建立有效的沟通。材料包装运输过程中突发情况很多,采办人员需与供货商、货运代理公司及项目施工部进行多方面沟通,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5 设备材料运输环节控制不严

货物运输是国际EPC工程项目采办过程受外部因素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也是风险最大的阶段。由于自然条件、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运输周期及货轮中货物放置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往往会出现设备严重受损的情况。

加纳某天然气处理厂项目玻璃钢管,由于选择的货轮海运途中停靠港较多,以致实际海运周期已远远超出计划的两个月海运周期,其中一批次玻璃钢管海运周期近四个月,严重影响地下管道安装的施工进度。另有一批工程设备材料,由于在海运途中,遇到大风浪天气,货轮上的项目球罐罐板将甲板上的集装箱撞破,部分材料落入海中。此事件的发生,对项目工期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了采办费用及材料补采运输的工作量及风险。

针对长途运输,总承包方应加强设备材料运输环境分析和管控:

(1)加强采办人员的国际贸易知识学习。采办人员需掌握国际贸易方式,了解货物运输保险,灵活运用保险,转嫁货物运输风险。

(2)建立国内远洋运输公司信息台帐。以项目所在国港口为目的港,了解船运公司在国内各大港口启运的货轮信息,掌握相关运输费用、运输周期、货轮出险概率、安全系数等信息,以增大材料运输货轮的选择范围。

(3)加强散货船甲板装货监督,避免甲板装货。

(4)熟悉各种物流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货运代理公司保持联系沟通,综合考虑运输费用及运输周期,结合材料需求情况,制订合理高效的物流运输方案。

(5)编制材料运输计划。根据项目施工计划,结合采办进度要求,编制材料运输计划,预计发运时间,预定运输方式,根据施工计划变动,及时调整运输计划,确保材料如期到场。

2.6 设备材料进口清关速度慢

国际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在资源匮乏、大部分依靠进口的国家承揽工程,存在货物进口清关的问题,清关环节顺利与否,直接影响项目能否如期进行,关系着货物是否会发生高额滞港费。由于对当地的法律法规、进出口流程、港口选择等调研不深入,清关单据不齐全,或者选择的清关代理经验及实力不够,导致清关时间过长,造成设备材料滞港无法及时运抵施工现场。

例如,加纳某项目采购车辆,运抵加纳特马港后,由于特马港港口海关要求的批件未办理完成,造成车辆在特马港滞留,产生滞港费用。工程设备材料进口时,办理免税信,免税信需要国家财政部、贸易部等诸多政府机构审批,办理时间至少45天,办理进度迟缓,导致大部分设备材料滞港。

总承包方应加大设备材料进口清关力度:

(1)加强项目前期当地市场调研,充分了解项目当地的进口许可制、进口管制、进口检验制度、关税体制、进口清关程序。

(2)委托当地货运物流公司作为清关代理,选择组织机构健全、资质齐全、资金雄厚、业务范围广、清关及公关能力强的清关代理。

(3)单据齐全及准确无误是清关的关键,港口进口规定时常在变,及时与清关代理沟通,确保在材料到港前,将信息准确的单据准备齐全,并交清关代理,做好材料到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4)编制材料的进口清关计划。基于材料的运输计划,完善材料进口清关计划,注明计划到港时间、委托清关代理、单据情况等信息。

2.7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不严格

现场材料管理贯穿于现场施工全过程中,主要包括材料出厂资料的整理收集,材料装卸、材料进场验收、入库、保管、出库等环节。在现场材料管理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做好材料到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首先,将合格的材料出厂资料收集齐全,以免影响到场材料报验的顺利进行。其次,严把材料、设备验收质量关,杜绝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最后,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合理安排材料放置场地等,保障材料到场后顺利卸车,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

(2)编制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及台账。主要包括材料入库、保养维护、仓储、出库、盘库等相关规定及手续,确保每项工作的执行都有章可循。

(3)制订仓储材料装卸车规范及装卸安全措施。严格规定装载车辆、捆绑物的选择,装车卸车要求及安全措施,避免所用工具不当而造成的材料质量受损,或是操作不规范造成安全事故。

(4)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材料到场时,联合相关专业负责人参照材料的技术要求及出厂资料对材料进行验收,保证材料质量及数量。

(5)加强现场材料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

3 结束语

上述问题是国际工程项目采办执行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也是采办人员执行力度薄弱的环节,需加强防范及控制。为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程序文件,做到有章可循;加强采办管理监督力度,提高采办人员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与拓展专业知识及相关规定,培养复合型的国际项目采办管理人员。只有落实好每个工作环节,降低项目管理风险,才能提高国际项目的管理水平。

[1]汪求中.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2]张苗苗,张水波,王越.国际EPC交钥匙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08,31(12):54-56.

[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4版.王勇,张斌,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Risk assessment and its precautions for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EPCprojects

PANG Haitao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Zhongyuan Corporation,Puyang 457001,China

Procurement manage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EPC projects.Enhancing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EPC projects is crucial to reduce enterprise cost,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get profit.Based on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from international EPC project management,the author analyzes on major risks existing in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EPC projects and th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o be taken throughout relevant processes in tendering stage and implementing stage,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EPC projects.

procurement management;internationalEPC project;cost;risk;precautionary measure

庞海涛(1975-),男,山东东明人,高级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硕士,现主要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Email:panght.osec@sinopec.com

2017-03-28

10.3969/j.issn.1001-2206.2017.04.021

猜你喜欢
供货商出厂运输
高效编制油气管道EPC项目采办竣工文件
销售管理及供货商选择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芯科成功收购全球ZigBee模块 领先供货商TELEGESIS
2014年9月17日氯化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硫酸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钾肥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液氨出厂参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