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公告摘报 12 则

2017-04-07 21:36
商品混凝土 2017年5期
关键词:申请号专利权本发明

专利公告摘报 12 则

专利名称:一种加强圆钢管约束的混凝土柱—梁节点

申请号:CN201620585719.0

申请日:2017.02.28

公开(公告)号:CN206110335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圆钢管约束的混凝土柱-梁节点;其节点区钢环设置于上柱身钢管和下柱身钢管之间;节点区钢环内外表面分别焊接抗剪环;梁纵筋通过节点区钢环之间、节点区钢环与上柱身钢管或节点区钢环与下柱身钢管之间的间隙穿过节点区。所述的梁纵筋与梁箍筋绑扎于一起,形成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笼;柱纵筋穿过上柱身钢管、节点区钢环和下柱身钢管,和柱箍筋绑扎于一起,形成上柱身钢管、下柱身钢管、节点区钢环管内钢筋笼。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笼浇筑梁混凝土;管内钢筋笼浇筑柱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的钢管约束混凝土柱—梁节点的构造形式制作灵活,具有提高节点区的抗轴压性能、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的优点。

专利名称:混凝土湿喷机驾驶舱掉头装置

申请号:CN201710074027.9

申请日:2017.02.10

公开(公告)号:CN10658573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正方机械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混凝土湿喷机驾驶舱掉头装置,其包括车架、驾驶舱、旋转座和摆臂,所述旋转座设在车架的中部,所述摆臂的上端与驾驶舱固定连接,摆臂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座上,且摆臂由一驱动系统带动旋转来回旋转 180°,摆臂带动驾驶舱从车架的一端运动至车架的另一端并实现掉头。本发明通过驱动摆臂旋转 180°从而带动驾驶舱从混凝土湿喷机的一端转移至另一端,并且实现驾驶舱的掉头,这样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可以给驾驶员提供广阔的驾驶视野,从而给驾驶员提供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专利名称:混凝土防护板、生态边坡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CN201710065673.9

申请日:2017.02.06

公开(公告)号:CN10659261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防护板,包括位于两侧的连接板以及连接两连接板的用于容纳种植土的弧形板,其中,连接板的边缘上设有半圆形开口的凹槽,相邻两混凝土防护板的连接板拼接时,两连接板上的凹槽共同形成一用于供土钉穿过的整圆孔,在安装时,两连接板形成的凹槽套于固定在边坡的土钉后,螺母套于土钉上将混凝土防护板固定。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防护板,防止边坡表层土体滑落,同时施工方便还避免了破坏自然景观。

专利名称: 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试验持荷装置

申请号:CN201710060976.1

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公告)号:CN10659626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一种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试验持荷装置,包括弯曲荷载作用加载持荷机构和轴压加载持荷机构,弯曲荷载作用加载持荷机构由第一弯曲荷载持荷钢夹具和第二弯曲荷载持荷钢夹具以及滚轴构成,第一弯曲荷载持荷钢夹具夹持在第一混凝土试件和第二混凝土试件的一端,第二弯曲荷载持荷钢夹具夹持在第一混凝土试件和第二混凝土试件的另一端,滚轴安装在第一混凝土试件和第二混凝土试件之间,轴压加载持荷机构由第一轴压钢夹具和第二轴压钢夹具构成,第一轴压钢夹具夹持在第一混凝土试件的两端面上,第二轴压钢夹具夹持在第二混凝土试件的两端面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

申请号:CN201710060792.5

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公告)号:CN10659241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格复合材料(南通)有限公司;上海禹术防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复合材料人行道,其为一种铁路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板式梁的新型人行道,尤其涉及到一种主要构件均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充分利用复合材料各组分材料优点的混凝土梁人行道。包括标准模块和梁端模块,所述梁端模块位于混凝土梁的两端,两端的梁端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标准模块,还可包括梁端避车台模块,所述梁端避车台模块取代梁端模块设于混凝土梁的一端。本发明可以降低桥梁的二期恒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且可减少桥面附属设施的养护维修成本。

专利名称:水泥混凝土预制 AB 块垫层

申请号:CN201710056007.9

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公告)号:CN106592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陈益民

本发明是一种以水泥混凝土为基础材料制作预制块的建筑和道路基础垫层,其特征在于:设置 A 和 B 二种几何块体,利用混凝土材料高刚性特点,互相锲合成片、层层相错位叠,将上部荷载,迅速传至基础土壤;普通垫层的扩散角一般取值为 30 度左右,与之 AB 块的扩散角差49.86-30=19.86 度,效益显著;应用于道路工程,能使道路维护方便可靠。

专利名称:转筒式喷射混凝土定量上料控制装置

申请号:CN201710062970.8

申请日:2017.01.24

公开(公告)号:CN106593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筒式喷射混凝土定量上料控制装置,外筒由一体设置的上部的倒锥筒和下部的圆筒构成,底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外筒底部,在底板上开有出料口,挡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外筒内并位于在底板的正上方,挡板在底板上的投影面积应确保正好将出料口完全遮住,所有隔板以外筒中心呈发散状地竖直设置在挡板与底板之间,并将这部分空间等分,转子为曲面体并含有与隔板数量相等的转子曲面,相邻隔板之间对应设置有一个转子曲面,转子曲面的下端逐渐向外倾斜并最终确保所有干拌料经转子曲面直接落入出料口,不得残留在底板上造成卡滞。结构简单、造价低、占用空间小、安装便捷、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实现了对混凝土上料的定量控制。

专利名称:现浇混凝土墙体用防火保温免拆模板系统

申请号:CN201710057916.4

申请日:2017.01.23

公开(公告)号:CN1065929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赵军

本发明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用防火保温免拆模板系统,属于建筑材料保温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有机保温板材层、无机防护层及无机保温板材层。无机防护层包括第一无机防护层和第二无机防护层,第一无机防护层设置于有机保温板材层的内侧面,第二无机防护层设置于有机保温板材层的外侧面,无机保温板材层设置于第一无机防护层与第二无机防护层之间。本发明所述系统通过有机保温板材层与无机保温板材层连接,实现了保温与结构的一体化,使得所述系统同时具有保温隔热、防火及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用措施既能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保温性能好,易于安装,且整体强度高。

专利名称:钢筋混凝土道口铺面轮缘槽盖板结构

申请号:CN201710054142.X

申请日:2017.01.22

公开(公告)号:CN10659234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肖保明;济南三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道口铺面轮缘槽盖板结构,包括橡胶密封条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为“门”状结构件,设置在钢轨的内外两侧,支撑板与钢轨和道口铺面形成的空腔相适应;支撑板覆盖有保护钢轨螺栓,保护钢轨螺栓包括预埋螺栓和钢轨螺栓扣板;橡胶密封条包括外侧橡胶密封条和内测橡胶密封条,在外侧橡胶密封条和内测橡胶密封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铺面加强护角钢;外侧橡胶密封条固定在钢轨外侧的支撑板上,内侧橡胶密封条固定在钢轨内侧的支撑板上。有效防止散落颗粒、灰尘、雨雪直接进入轮缘槽,对钢轨螺栓进行防尘、防锈覆盖保护,延长道口铺面使用寿命和减少铺面螺栓、扣件的养护次数和费用。

专利名称:一种巷道交岔点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

申请号:CN201710035533.7

申请日:2017.01.18

公开(公告)号:CN10659348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交岔点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它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搭接架,支撑架与搭接架通过对接装置相连。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承载力高、施工简单、后期返修率低、性价比高,能够应用于深部软岩巷道交岔点。

专利名称: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硬化程度实时反馈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CN201710031344.2

申请日:2017.01.17

公开(公告)号:CN106556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硬化程度实时反馈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振动测试仪,振动测试仪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激振器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固定锥的一端连接,固定锥的另一端插入试件中固定连接,试件设置在塑料试模中。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检测混凝土硬化的方法不能实现对混凝土硬化程度实时反馈的问题。

专利名称:一种竹复合管—钢管内外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

申请号:CN201710045383.8

申请日:2017.01.17

公开(公告)号:CN106592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竹复合管—钢管内外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截面由外向内依次为竹复合管(1)、夹层混凝土(2)和内钢管(3)构成,竹复合管(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隔离层(11)、竹纤维增强复合层(12)和外防护层(13),竹纤维增强复合层(12)由 1 层及1层以上的浸渍树脂胶的竹材纤维连续均匀缠绕在隔离层(11)外壁固化而成,竹材纤维的纤维方向与竹复合管(1)环向呈 -45°~45°,外防护层(13)涂覆在竹纤维增强复合层(12)的外表面,内钢管(3)位于截面内部,夹层混凝土(2)填充于竹复合管(1)与内钢管(3)之间,内钢管(3)的内部空心。该结构承载力高、刚度好,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与耐久性能,截面惯性矩大,混凝土用量节省,工程造价经济,并且充分利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竹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竹材韧性好、纵向拉伸强度高的材性优势。

猜你喜欢
申请号专利权本发明
一种积木玩具信号传感器的新用法及积木玩具遥控器
专利名称:一种铜或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精炼用精炼剂
一种微动位移传感器
一种汽车传感器用组合式PCB电路板
制浆造纸化学品相关专利申请与公开信息
论实用新型专利权终止对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
——兼评专利法第九条
论FRAND原则对标准必要专利权行使的限制
论专利权无效判定的基础
专利权与生命权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陆勇案引发思考
一种镁盐制备高分散氢氧化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