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漫谈

2017-04-08 05:03刘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互动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刘辉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预习的作用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效果的反馈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激发兴趣 课前预习 教学互动 及时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7

质量是教学的根本,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当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脚踏实地的改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尽量少走弯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总结中学物理教学的优秀传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改革才能健康发展,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物理学科本身比较抽象,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应是学科间相互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课堂是提供给师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而良好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兴趣的提高。一堂生动而幽默的物理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情中接受和理解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状态时,由于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学生很难理解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分子运动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在课堂上打比喻:你们每个同学都像一个分子,在上课时学生不能随意走动,只能在座位上有一些学习的小动作,这种情形就和固体的分子运动相似。课间同学们的活动范围增大了,但还受限制在校园内,这种情形就像液体的分子运动状态。周末放学每位学生都可以回家,四面八方都可走,他们活动的范围很大,这就像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学生都表现出理解和认识,事半功倍。

课前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活动面向最广泛的學生群体,注重每个人的参与,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识,自学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集体提高、共同进步。具体地说,在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经初步领会的部分时,就可以学习老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当然,也少不了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不是正确。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自觉性。所以,表面看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课,实际上每个人听讲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没有预习的学生,如果再加上基础差,上课时,要想听懂就很困难了,因此他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

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老师的民主、师与生的平等。笔者在课堂实践时,一是经常对学生进行智力激励。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点滴的进步,学生在得到表扬之后,兴趣会得到大大提升。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超越自己。二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平时作业和考试反应出的问题来看,有许多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课堂上有必要把此作为重点,师生通过讨论进行“打假”、“排雷”。这些误区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错误观念,老师根据经验提出来让学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的主观误解。老师可以随机提问,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取出来剖析、讨论,既可以警醒学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无意注意,最大面积地澄清并扫除学生脑中的错误观念。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竖立一面大镜子,请一些学生上前来照镜子,做些动作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解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就会带着激情进入学习。再如在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将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另一端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让学生用耳朵听它拨动发出的声音,又用眼睛注意钢尺拨动快慢.通过眼、耳、手、脑的配合感知几次实验现象的区别,最后才能淸楚的认识到音调和频率关系。又在讲《升华和凝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碘的升华实验,过会冷却后又产生碘凝华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再以主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进入本课的探究教学.一起得出物理现象.教学有法,也无定法.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内外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通过反馈掌握情况,找出差距,改进教法,提高质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将知识信息编码、输出,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控制。但教师的“教”多少总带有主观成份,而所面对的学生却在不断变化,教师必须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差距,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速率,去突破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反馈对于“教”与“学”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在广开反馈渠道,增加反馈信息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大量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适当的加工整理,并作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们不能盲目地求新,一些所谓的“老”的经验仍然是能发挥它的光与热的,故理论联系实际地去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现代教学观认为:我们不能把物理教学搞得那么死,不要什么问题都要书上写了,老师讲了,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可以进一步考虑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中、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物理的问题,也是可以而且应该联系的。联系的面宽广了,学生的视野就开拓些,思想也活泼些,对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就知道得更多些。

猜你喜欢
教学互动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谈大数据分析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