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加码 多地装配式建筑产能井喷

2017-04-08 02:27
商品混凝土 2017年4期
关键词:井喷装配式标准化

利好政策加码 多地装配式建筑产能井喷

截止到 2017 年 3 月,国内包括武汉、北京、宁波、潍坊,陕西、安徽等 30 多个省市区推出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

3 月 23 日,南方一位建筑企业负责人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当前装配式建筑市场,他表示,他们正在跟一些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采取联合合作的方式,快速拓展市场。

成本和标准化问题,是众多城市在开发这一片蓝海市场时,需要突破的两大难点。

产能井喷

2016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 300 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

地方响应非常积极。2016 年 10 月,上海市住建委印发《上海市装配式建筑 2016~2020 发展规划》指出,“装配式建筑是上海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到 2020 年,装配式建筑要成为上海地区主要建设模式之一。”

今年 2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要求 2017 年 3 月 15 日起,新纳入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项目和新立项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3 月 21 日,宁波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提出,力争到 2020 年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 35%。

湖南省近日也提出,到 2020 年,湖南装配式建筑比例要达到 30%,长株潭地区 2020 年要达到 50%。

综合来看,政策利好集中在优先供地、财政补贴、建筑费用优惠、贷款额度优惠、政府业绩考核等方面。

官方数据显示,2015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仅为 2%~3%。远大住工副总裁沈丹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装配式建筑已从大家不接受,到现在产能集中爆发,甚至产能不够的阶段。

以北京为例,今年新政出来后,市场需求突然井喷。沈丹表示,企业不得不从天津、河北补给产能到北京。

企业界人士分析,现在各地提出来的目标均高于 30%,所以国家目标一定会提前完成,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成本和标准化待突破

某央企建筑设计院工程师表示,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最显性的变化是在施工环节,采用装配式的方法,可减少工地污染,还能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介绍,目前武汉已经有几家企业在做装配式建筑,国内传统的开发商、建筑商、设计院、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在探路装配式建筑。

在机械制造基础较好的湖南省,当地企业在可装配式建筑上的拓展比湖北更早,目前湖南省已建好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15 个。

华泰证券研报预测,按“10 年后装配式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之比达到 30%”这一目标进行保守估计,到 2020 年,行业总营收将达 3400 亿元,总毛利润 800 亿元;2026 年,行业总营收 1.3 万亿元,总毛利润 3000 亿元。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房地产行业的代表表示,可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与挑战,一方面,现阶段由于缺乏标准化设计,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较高,购房者对装配式建筑认知不够,开发企业考虑成本原因,多不愿采用。

实际上,对行业的标准化,中央层面已在推动。2016 年12 月 6 日,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发布关于《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定了该行业的系列国家标准。有待正式颁布。

对于成本,沈丹表示,这的确需要探索,只有快速实现规模化,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这对企业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布局研发较早的大企业有一定的优势。

来源: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井喷装配式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标准化简述
携手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井喷事故救援医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